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胡塞尔现象学明见性领域及其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胡塞尔的最初设想 ,现象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或者说服务领域是知识领域。而知识领域只能是一种具有明见性的领域。具体来说 ,就明见性领域而言 ,存在着从意向领域到生活世界的转向 ;就其实现方式而言 ,则存在着从多重直观到发生解释的过渡。这一方面体现出胡塞尔的现象学所经历的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即本质的、描述的现象学向发生现象学即构造的、解释的现象学的特殊转换之内在要求 ,一方面也标识着 ,在其多重的自身给予方式方面 ,“明见性”对胡塞尔来说已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的标题 :他的思想的每一阶段都是在寻找知识的明见性基础 ,然而明见性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 ,它必须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和策略 ,得到合理性的给出与辩护。  相似文献   

2.
“世界”问题作为现象学的基本课题,是海德格尔在探讨存在意义道路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其前期的基础存在论中,海德格尔把存在问题回溯到源始的经验世界中,而在意蕴状态下照面的“世界”实际上是“存在”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意义整体,存在的意义起源于生命的源始境域——世界.海德格尔借助解释现象学的方法,通过对实际性生命的解释,使“世界”作为一个关联意义的整体形式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解释循环问题,描述论者不得不接受“笛卡尔假定”,认为个体使用名称的能力与其关于名称意义的知识相当。历史因果论者对此提出质疑,但也没有在其理论建构中尽然摆脱“笛卡尔假定”问题。实际上,个体一般拥有关于名称意义的多个有待于确定为真的信念———知道信念,只有在交流的语境下,个体才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语言诠释确证其某个知道信念为真,从而获得关于该名称的知识。为此,存在一种通过解释个体如何确证其知道信念来为描述论“笛卡尔假定”辩护的可能。根据关于名称意义的形而上学研究,通过对个体如何确证其知道信念的三种相互关联的解释,可以构造一个关于知道信念确证的解释链条,寻求为描述论“笛卡尔假定”辩护的空间。同时,结合名称的指称和解释功能之分和克里普克式直觉的认识作用,有可能以意义契合解释个体对语言诠释兼容性的把握,为进一步消解对“笛卡尔假定”的担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明见性,它意味着现象学不预设任何前提,力求回到事情本身,或者说让事情自身显现。但在本文看来,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事情的自身显现与事情的向意识的显现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张力。为了消除这种张力,胡塞尔开启了现象学的先验转向,将事情的自身显现还原为事情向意识的显现,并且最终还原为意识的自身显现。这样一来,现象学的明见性原则就同主体性原则合二为一。不仅如此,胡塞尔后期还引入了发生现象学的维度,希望通过对内在时间意识的发生学描述,最终化解明见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但是,胡塞尔最终仍然没有能够成功地化解这种张力。  相似文献   

5.
戴维森认为,一个意义理论的证据就在于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条件,而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结果证明是他用该语句表达的意义和他的信念的函数。为了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这个问题,戴维森引入了“宽容原则”。他通常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这种原则:(1)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对于他们共同环境的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2)假定说话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真信念;(3)假定说话者是理性的。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戴维森并没有论证全能的解释者关于其环境的认识的确是真的,并且对引起信念的对象的本质没有给予保证,因此仅仅依靠宽容原则,尚不可能确保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是理解和解释“意义”的理论或哲学。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 ,对各种各样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活动的最主要方面 ,因而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建筑领域 ,随着对意义的普遍关注 ,“理解”和“解释”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参与作品审美意义的生成 ,这不仅导致了当代建筑审美意义的多元取向 ,而且更主要的是导致了建筑审美活动中生命意识的自觉和凸现。  相似文献   

7.
以现象学改造阳明心学,须坚持胡塞尔现象学回到“原初给予的直观”这一根本原则。此一原则在中国哲学中具体落实为以“本体”概念为核心的“原生现象”。一切在原生现象基础上流变而来次生现象,亦必须“还原”到原生现象这种“原初给予的直观”中予以重新理解。依此理解路径,阳明心学中“良知”的真实内涵也就须统摄于“本体”之中,而耿宁所并列划分的良知三义说亦需要进行重新理解与厘定。将良知第一义的“向善”禀赋与第二义的善恶分别意识还原收摄到“良知本体”中来,将经验意义上的良知现象学提升为先验意义上的良知现象学,不失为阳明学现象学化进程中的一条可能通道。  相似文献   

8.
死亡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死亡之于存在意义的投射具有三个维度:建构死亡自身的源始根据,即存在维度;终极可能性问题的生存论筹划,即此在维度;历史性能在的死亡现象学还原,即人之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洞察死亡,可以将诠释学和现象学融汇于同一参照系。而海德格尔在死亡思想意蕴上的变迁,则是存在意义在这三个维度框架中的交错重现。  相似文献   

9.
双义或多义,是对任何符号文本的解释中常见的情况。一旦出现多解,它们之间必须形成一定的共存关系。意义一致,就会出现“协同解释”;双解矛盾,就会造成“反讽解释”;意义流动方向性的来回修正,可以造成“解释循环”;而在许多情况下,关于同一事物的同一个解释,可以设法修正两个不同的认知差,这两个解释很可能互相不能取消,由此形成“解释漩涡”。解释的不稳定,是解释丰富性的源头;而解释的基本动力,来自于意识要求填补认知差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一种源自笛卡尔式的信念 ,胡塞尔现象学追求一种在其理论自身中 ,能支持所有其他主张的基础。这种终极思考表现为 :将一切不言而喻的东西 (成见、前设 )看作是可疑的、难以理解的 ,应当悬搁的。但是 ,世界的存在是预先给定的不言而喻之唯一整体。从此如何把世界存在这种普遍的不言而喻性 ,转变成一种明晰的、可理解性 ,就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唯一诉求。这一诉求在海德格尔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它遗忘了意识之存在问题 ,而将“主体”预设为根据 ,它对世界的存在之阐释的指向是“天空” ,而不是“大地” ,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深邃源于大地本质上的“自行锁闭” ,在我看来 ,他的精神视域离马克思比离胡塞尔更近一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意识形态学说确立了一种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的诠释方法论原则,事实上开创了一种新的诠释学即实践诠释学,从而实现了诠释学领域的重大革命。马克思实践诠释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突破了“理论指导实践”“意义先在”以及“释义学循环”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形成了基于“实践选择理论”的实践反思法、基于“意义生成”的理念生成法以及基于“意识形态批判”的经验析取法。要合理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诠释学,必须正确处理好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分别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实践哲学以及问题哲学等完全等同于实践诠释学。  相似文献   

12.
米歇尔·亨利首次提出"有多少Schein(显现、假象),就有多少Sein(存在、是)"是现象学的"第一条原则",并将其解释为:研究Scheinen(显现)的现象学相对于传统Ontologie(是态学)具有优先性。由而这一原则也被亨利理解为:"只有有多少Schein,才有多少Sein"。然而实质上,亨利在诸多方面误解了这一原则的原初含义,也就使得这一原则所蕴含的丰富的现象学含义迄今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实际上,这一原则是理解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一把钥匙。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里,"第一条原则"一直被解释为:"只要有多少Schein,就有多少Sein",它不仅完全没有如亨利所说,与其他现象学原则"回到事情本身"和作为"原则中的原则"的直观相冲突,反而一方面可以纲领性地指导人们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真"概念以及现象学直观与还原思想之精髓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们理解海德格尔如何借助这一公式,完成了从胡塞尔"一般体验学说"的意识现象学向是态学的现象学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生成语法最简方案推导理论无法解释多元wh问句中的“优势效应”消失现象。基于最简方案最近吸引的“经济原则”和Pesetsky等关于标句词C包含格特征的假定,文章认为疑问标句词C有选择性地对wh短语进行最近吸引和特征一致匹配,通过这种“二择一”操作,多元wh问句中的“优势效应”消失现象就获得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十分重视历史现实,但他未从现实实存的人生纠结的角度看问题;只有从纠结的角度才能更真实地说明存在的构成性,只有通过现实的纠结,虚无化才是可能的,通向存在的道路才能开启。各种纠结所达到的虚无化,所生成的存在真理,都不可能是终极性的,要提防把某种构成视为实体而形而上学化。纠结是绝对的、永恒的、永无完结的。理解现象学的艺术本体论,必须有一种整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是否能够引出一门现象学的意向伦理学?这个问题可分成三个步骤来论述:首先,胡塞尔的“充实”概念对整个哲学都具有基本的意义,但它带有一个胡塞尔无法解决的困难。其次,这个困难在海德格尔这里得到了某种解决,他用实践的“充实”概念取代了理论的“充实”概念。最后,借助于海德格尔而获得的对情感满足的理解可以用来建构一门现象学的意向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论日:已明、浑然随化,必然引向对于理论主张的剥落,如此,则所重视的就不再是对于诸如善恶、是非、美丑之价值和意义的争辨,所注目的仅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当然按庄子的意思这应是一种万事万物潜相通转的存在。对于现实存在的注目,自必引向对于现实人生问题的关注。也就是说,当庄子用“以明”来摒弃了对于意义界的种种不同设定以后,他便直面于生存的一些基本问题了,重视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该如何生存的问题。换句话说,不是去纠缠那些不无虚幻的种种说明和解释,而是致力于去把握一种自然而真实的存在。《养生主》正是说的一个人在社…  相似文献   

17.
“游戏”和“对话”可视为哲学解释学的“原型”,它们在伽达默尔那里既有现象学的意义,又有辩证法的意义,二者相互交织,互为参证,共同承担起对理解的理解,对解释的解释。本文力图从现象学和辩证法这两个角度出发去揭示它们在哲学解释学中的深刻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8.
塞尔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批评现象学犯了视角主义的错误,并将其困境解读为“现象学的幻象”,认为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这种幻象的典型。塞尔的这个解读没有足够注意海德格尔有关语言意义与存在意义的区分。从自然主义视野看,海德格尔将语言意义追溯至存在意义的做法看起来预设了意义的存在,并且陷入了某种循环之中。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借此循环进一步揭示出意义的时间性结构。反之,通过考察自然主义意义观的基本思路可以发现,意义与真之间也存在某种循环定义或论证的关系。自然主义者没有看到现象学思考的着力点正是此意义与真的相互交织处。与自然主义被动地陷入“循环-定义”不同,现象学主动地接受并展示这个“循环-结构”自身的意义。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此意义结构的一个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19.
文本物质层面与文本意义的关系是一个较复杂的论题。文本意义通过“媒介”而被阅读获得,海德格尔界定的艺术作品的物质性影响巨大,但在空间关系上存在混淆,不能成为普遍分析的依据。胡塞尔的兴趣并不在艺术作品的本质分析,而在于通过对意向作用——意向对象的结构分析建立纯粹现象学。应考虑回到经典现象学立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深刻研究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关系,明确规定了三者同一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但是,自《哲学笔记》问世以来,对于三者同一的含意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分歧。中国解放后,对这一问题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特别近十年来,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正在不断深入。如提出“广义”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证三者同一;从一般与个别、实质与形式等辩证关系来分析三者的差别和联系;开始研究三者同一的实质内容和意义问题等等。本文着重谈谈三者同一的含意,实质内容、意义和这一原则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