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ARCH-LM检验、GARCH模型、Granger引导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前后沪深两市A指收益率序列与B指收益率序列和非预期收益率序列的Granger引导关系,给出沪深A、B股市场信息传递路径,并且指出从信息流动角度来说,A、B股市场整合的方式是从A股市场向B股市场的内幕消息的传递和从B股市场向A股市场的投资理念的趋同。  相似文献   

2.
深沪A股市场短期过度反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94年至2003年深沪两市的A股日数据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深沪两市A股市场在短期内不存在过度反应的反转修正,但随着累积时间的增加,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变化的显著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国证券市场A、B股的波动性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市场A、B股的波动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深圳市场A、B股的波动间则不存在显著可信的因果关系.对于A、B股市场间的关系以及深沪两市的差异,本文从信息传递和交易者构成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借助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利用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沪深A、B股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美元-人民币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月度数据,就各因素对A、B股市场的影响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股市场主要受到来自国内的因素如利率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影响,而B股市场则更多地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这种差异在沪市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认为,只有进一步加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继续推进汇率改革和提高市场的国际化水平,A、B股市场的整合才能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A、B指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2月19日及2001年2月28日至2004年12月31日两个阶段上证A、B指间及深圳成分A、B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股市A、B股分割状况有所改善的结论,并从信息的构成、处理、转化、传递的角度对沪、深两市的差异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深沪股指收益率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1991年1月1日至2005年2月18日的股票指数作为样本,运用EGARCH(1,1)模型,研究指数日收益率波动的性质特征,并探讨了不同阶段股市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反映。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指数收益率序列具有结构特征,各阶段沪、深两市指数收益率均与滞后一阶高度相关,且两市指数收益率均具有信息不对称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A、B股市场分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引入到分割市场的股票定价分析.通过交易量和换手率两个指标来构造行为市场组合.并以此为基础测算股票的行为贝塔.研究发现,A、B股市场噪声交易者风险均较为显著,且噪声交易者风险对于股票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噪声交易者风险越大,股票收益率越低.由于沪市与深市的市场特性不一样,噪声交易者风险对于两市B股的折价率影响不同.在沪市,A、B股噪声交易者风险之差与折价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B股折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在深市,噪声交易者风险对B股折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燕明 《统计教育》2009,(11):24-29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以1996年12月16日至2009年5月27日的两指数收盘价为样本,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来检验两时间序列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所选取观测交易日的沪深两市对数收盘价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两市股指收益率变化的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短;沪深两市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两市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在不同时期,沪深两市波动的联动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市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运用GARCH模型族对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股市波动性的特点。通过比较发现,对于沪、深两市股指收益率的波动性,EGARCH(1,1)模型和EGARCH(1,1)-M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同时还对两市股指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金融实践问题中,如风险管理、最优投资组合选择、衍生产品定价和套期保值等,准确估计各市场收益之间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BEKK模型时上证A股指数与深圳A股指数的收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深沪两市的相关性是时变,且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一、投资者结构的变化1.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总体情况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人数经历了两个高速增长期,即1991~1993年和1996~1997年。1991年沪深两市A股的开户数为37万户,1992年增加216万户,增幅高达483.8%; 1993年沪深两市A股开户数激增至775万户,比1992年增长258.8%,是1991年的约21倍,可见短短两三年我国证券市场就吸引了数百万投资者参与。1994年和1995年的增速明显放慢,到1996和1997年的大牛市,入市人数继续猛增,1996年底沪深两市A股开户数为2293万户,较1995年底增长85.2%,新增开户数为1056万户; 1997年比1996年虽有所增…  相似文献   

12.
欧理平 《统计与决策》2017,(11):148-152
文章以2002-2013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所得税改革、实际税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带息资产负债率与企业实行执行税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国2007年所得税税制改革以后,上市公司的带息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且2007年以后企业对资产负债率调整力度减弱.  相似文献   

13.
利用ETF类基金进行股指期货套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研究了利用ETF类基金进行股指期货套利的一种方法.首先选择基于A股市场投资组合的ETF类基金模拟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在确定ETF基金组合的基础上使用GARCH(1,1)拟合模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其次,基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进行套利分析,分别讨论了ETF的一级市场套利和二级市场套利;最后,定义了套利收益率并选择广义极值分布对其进行拟合,给出了相关分布参数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合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以165家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危机发生前3年的预测模型,并通过检验样本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ARMA-GJR-GARCH模型研究我国股市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并引入了沪、深两市收益率的时变性协方差,以及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上海股市过去2期的收益是深圳股市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然而深圳股市过去股市的信息不能提高上海股市收益的预测能力。文章还利用每天的最高价格最低价之差的自然对数所得序列作为波动率的代理变量,以及Diebold mariano检验,发现引入协方差和将两市联合研究的模型比未加协方差和单个研究的预测能力要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GARCH模型的沪深地产股波动性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GARCH类模型在预测波动率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股票和房地产两个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选择沪深两市地产指数的收益率做波动性研究.丈章运用GARCH类模型对沪深地产指数收益率的波动进行了枯计和预测,结果表明沪深地产指数收益率的波动不存在杠杆效应,投资者投机目的较强,M-Z回归和损失函数评价结果显示,GARCH(1,1)-M模型的样本外预测刚效果是最好的,但不能准确预测非常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分析师推荐评级调整价值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12家主要券商研究机构的证券分析师推荐报告为样本,基于2000-2004年的沪深A股市场的全部股票价格与交易量数据库,采用三种不同的市场超额收益率模型和事件研究法,研究了我国证券分析师评级调整前后累积超额收益率、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股市的长记忆性问题,本文在比较各种长记忆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分析方法来检验我国股市的日收益率的长记忆性。结果表明,我国沪深两市的日收益率序列均有长记忆性,并且深市的长记忆程度比上证长记忆程度强。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沪港台股市在收益率波动上存在相关性。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Chi-plot图检验两种方法分别对沪港台股市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沪台股市的收益率波动存在双向传导效应,沪港两市的收益波动仅存在显著的港市对沪市的单向“溢出效应”,而沪台两市传导效应相对较弱。但沪港台三市的收益波动均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20.
董琪  董莉 《统计与决策》2023,(19):153-158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技术,以股票流动性作为资本市场的考量指标,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以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其作用机理与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资本市场释放了利好信息,能提高股票流动性,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了股票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