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199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系统地探讨了FDI在华区域分布、投资成本与进出口地区结构的关系,并就FDI对各区域的差异拉动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研究结果显示:FDI在华区域分布与外贸地区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同构性,且FDI对出口的拉动效应在各区域均大于进口,FDI对东、西、中部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差异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研究了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利用1989~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吸收能力的视角对FDI的制造业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人力资本、国内研发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趋势,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在吸收能力指标的考察中,只有人力资本明显推动了FDI的制造业产业结构效应,国内研发、出口均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检验中没有发现FDI对内资企业总体上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3.
韩刚 《统计教育》2008,(7):52-54,59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是我国利厨外资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着眼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模型测算技术水平,引入吸收能力代理变量,对我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表明了FDI对我国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更好地发挥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娟 《统计与决策》2013,(3):174-178
基于144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吸收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检验了行业特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正效应,且行业特性在其中发挥显著调节效应,相对其他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吸收能力对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力可能更大.实证结论表明,企业应当尽力增强其吸收能力并以此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以应对全球竞争.  相似文献   

5.
贾晓峰 《江苏统计》2002,(12):11-13
文章从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的成果及效益分布、科技进步及人才分布、自然资源的分布、所有制的分布、经济的外向度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结构的现状,并论述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2003~201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江苏省的发展过程中,FDI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并且技术溢出的效果存在区域差异:苏南最高,苏中次之,而苏北无溢出.进一步的分析指出,人力资本、科学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FDI技术外溢效应有正向影响.因而,可以通过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投入,增强其吸收能力,促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2008年吸收的FDI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5%.本文基于长三角16城市历年统计数据,通过运用相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FDI的业绩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FDI在长三角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相应的解读分析,建议长三角地区在制定FDI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注意在扩大长三角地区FDI规模的同时,注重引进成效;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优化FDI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TFP,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就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工业TFP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DI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FDI对工业TFP的影响既作用在区域内,也作用在区域间。FDI与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TFP、技术进步显著正相关,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FDI与本地区技术效率改进显著正相关,与相邻地区技术效率改进负相关,且间接效应远小于直接效应。建议进一步加大FDI的引资力度,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FDI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十分明显,通过构建地区发展差距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模型对山东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行评价,揭示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华东华南地区FDI影响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吸引的FDI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集中在华东和华南两个地区.文章基于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两个地区FDI流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影响两地吸引FDI的因素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两地在吸引FDI方面各有所长,华东地区的相对优势主要表现在港口、国内市场辐射能力、教育水平等方面.而华南地区在开放度、人均收入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农户两生命周期模型,将东中西部农户家庭金融行为(储蓄、投资和借贷)纳入统一框架进行分析。运用GMM估计方法对东中西部农户家庭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投资、住房投资和储蓄方程进行分别估计,针对分析结果,文章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杰 《统计与决策》2017,(21):108-111
文章以1997-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普通面板基准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污染光环效应”,且东部大于中部;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就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下,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当门槛变量越过相应的门槛值时,有利于FDI降低碳排放强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FDI弹性,分析了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并根据差异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引进FDI项目时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相关统计模型进行改进,结合我国东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构筑了相关模型,并运用邹至庄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定性定量地揭示出了我国分收入和分地区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差异;提出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模式改革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中国西部地区FDI流入势头强劲,但依然面对诸多挑战。由于东盟国家资源禀赋、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和工业发展阶段都与西部地区相似,东盟国家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对手。将危机后两者FDI流入进行对比,并利用修正后的产业级差模型分析了各地在承接FDI的竞争地位。结果表明,仅从产业层面比较东盟五国与中国西部省份,后者更有优势。同时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新形势下西部吸引FDI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地区生活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等是影响西部地区FDI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乐为  伍宇欣  王菲 《统计与决策》2023,(13):132-137
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改进的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同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效应的增强不仅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正向积极影响,还会提高相邻或地理属性相近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此外,这种空间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积极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于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双向FDI协同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利用FDI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保亮 《统计与决策》2005,(24):129-131
本文对西部地区利用FDI的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有效利用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的检验方法,对东中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的因果关系以及贡献率大小,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