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协整检验的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建立协整模型检验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协整关系.依据协整检验结果,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文章认为通货膨胀与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赵天荣  李成 《统计研究》2010,27(2):72-76
 加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利率政策其要件之一就是确认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二元VAR-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实证检验证明,从长期来看,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但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之后1980-2007年间的有关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就人民币名义汇率、美国经济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影响做了实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与美国经济和人民币名义汇率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名义汇率和美国经济均是中国对美出口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方差分解则表明美国经济状况是影响对美出口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压力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提出广义的、独立于模型的汇市压力定义的基础上,从外汇储备作用于汇率变动的模型分析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非均衡的现状,并对外汇储备与汇率升值压力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近期内人民币仍应保持稳定的结论.并引发了笔者的利用外汇储备避险机制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长,对我国的货币供给造成的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分别对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M1、M2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通过对基础货币施加影响将对市场货币供给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婷  田野 《统计与决策》2012,(21):161-165
文章运用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中国吸收FDI的影响。从全国层面上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与FD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区域角度,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吸引来自美国和欧盟的FDI,并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较大,但日本和香港的情况则相反;人民币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会减弱FDI的吸引力;中国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对FDI流入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合国内多位学者对流入中国热钱规模的计算方法,结合汇改后国际收支情况,对进出中国热钱规模的计算加以修正改进,并以此计算所得结果作为进出中国热钱规模的衡量指标,应用二元GARCH模型对其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热钱增量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两者间存在由后者到前者的单向信息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缅昆  沈能 《统计研究》2012,29(10):39-44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以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国际商品价格作为变量,对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了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与国内通货膨胀保持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回落的结论,并根据实证分析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否是当前通货膨胀生成及回落的重要原因。同时,文章提出治理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应以调整对外经济政策为主,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4—2009年间中美两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月度数据,并结合ADF单位根检验、Engel-Granger两步法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等方法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名义汇率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单变量模型和两变量模型下相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动不具有解释力,而且三变量模型下国内外消费价格指数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动也不具有解释力。此外,还对购买力平价在中国失效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前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再通过建立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价格上涨会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上升;美元贬值会使得石油价格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石油价格与工业经济三者保持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等方法,实证检验2005年8月至2008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下,贸易顺差可带来广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萎缩的形势下,我国应确立人民币稳定的汇率目标,保持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研究方法,就货币供应量、中国与外国实际利率之差、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通货膨胀率等可由政策调控的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上述因素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且中外实际利率之差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左喜梅 《统计与决策》2022,(19):145-149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15.
马杰  张灿 《统计与决策》2011,(16):94-97
文章选取金砖四国作为外汇储备增长规模的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四国外汇储备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建立含有不对称汇率制度的新兴市场RS模型,在Rs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反映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指标(国外资产负债总额/GDP)。实证结果表明:机会成本没有国际贸易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大,一国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有助于减少该国外汇储备量;文章还发现除了巴西外其他三国还受到不对称汇率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协整方法分析出口额、进口额、国际收支波动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检验外汇储备规模与以上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用HP滤波法对各基本经济要素进行了处理,然后根据滤波后的数据推导出了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相似文献   

17.
文章构建了含国际竞争价格人民币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03~2010年的月度数据,检验了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汇率传递.Almon变换后的多项式分布滞后(P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竞争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短期很低,长期相对更高.较小的汇率传递侵蚀了中国出口企业利润,降低了支出转移效应,大大削弱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尽管自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缓慢升值幅度已达到10%,但高额的外汇储备及不断激增的贸易顺差仍然成为欧美国家逼迫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的主要理由,文章基于利率,CPI,外汇储备规模及贸易顺差这些国内经济变量,建立了对汇率的回归模型,验证了利率变动对汇率的显著影响.并进而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分别探究了利率变动在即期汇率,相同期限不同人民币衍生品.不同期限的NDF舍约间的信息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加成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非对称ARDL模型,以1991-2013年为区间,通过边限协整t检验、F检验及Wald检验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在长、短期内都有显著的非对称性;本币贬值对消费者价格上升的影响大于同等程度升值对价格下降的影响;对称ARDL与非对称ARDL中的汇率与消费者价格均有协整关系,但前者忽略了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高估了汇率传递,使建立在对称ARDL基础上的通货膨胀预测存在严重偏误,影响了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  相似文献   

20.
李强 《统计与决策》2012,(17):126-128
文章通过构建消费者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五元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无论是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都将导致CPI上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助推CPI上涨,但是外汇储备增长不是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