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积极开展减排工作,并于2009年底宣布新的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文章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并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碳排放强度下降对我国出口贸易冲击存在J曲线效应,即在碳排放强度下降前期增加出口成本,降低出口;而在后期由于刺激创新,扩大出口。因此,为应对碳排放强度下降对出口贸易的冲击,需采取相应的刺激出口贸易措施来防止其过度波动;同时采用财政支持、加强合作等手段,促进降低碳排放强度相关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黄杰 《统计与决策》2017,(21):108-111
文章以1997-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普通面板基准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污染光环效应”,且东部大于中部;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就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下,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当门槛变量越过相应的门槛值时,有利于FDI降低碳排放强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中国碳排放的产业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2004~2007年数据,测算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运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行业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这些行业按照碳排放强度的高低分为三组,最后针对各组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旅游碳排放强度为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我国省域旅游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区域差异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2年我国旅游碳排放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中部地区旅游碳排放强度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区域内部差异是引起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碳排放强度地区主要集聚在西北地区,低碳排放强度地区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各省2000~2009年的年均碳排放量将全国划分为重度、中度以及轻度排放区域,在此基础上对三大区域的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是影响三大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共同因素,最后从全国整体角度对碳排放强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关系作一探讨,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与能源消费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与产业结构呈现N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状况,运用IPCC推荐的参考方法,对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各产业行业碳排放量分别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排放特征.研究表明: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09年碳排量是1995年的2.3倍,其中工业部门碳排量比重占主导地位;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02年以来有所反弹,人均碳排放持续增加.湖北省碳排放特征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STIRPAT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碳排放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STIRPAT模型,选取人口、城市化率、人均GDP、工业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能源消耗强度、煤炭消费比例、石油消费比例等8项因素作为自变量,以1980年到2009年的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碳排放预测的STIRPAT模型,并结合拟合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碳排放的解释作用,指明了碳减排应重点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STIRPAT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直接碳排放效应和间接碳排放效应用来测算综合碳排放效应.通过行业的碳排放量和行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分析测算出直接碳排放系数,再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完全消耗系数乘以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两者相加得到综合碳排放效应,此种方法成功的回避了投入产出表编制量少及以往研究中缺少对二氧化碳吸收方面的弊端.并且通过2004-2012年碳排放量和人均产业增加值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得出实证结论:2005年、2007年及2012年中由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作用使得建筑业人均产业增加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就会综合引起碳排放量变化了21.29、25.80及25.69百分点;建筑业间接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较大;并且农林牧渔业消减了总效应的30.57%、8.19%和9.44%.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完全分解分析模型和比例偏差模型建立一个混合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排放系数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比较稳定;(2)虽然在1996~2005年间,能源强度是驱动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它对减排的影响贡献度呈降低趋势;(3)从长远来看,产业结构变化对碳减排的影响强度将持续增加;(4)经济活动水平对碳排放影响的增长强度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出2002-2007年度中国隐含碳排放总量和分部门的排放量,并应用结构分解法研究了排放强度、生产技术、国内需求结构、贸易结构和经济规模五个因素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放强度和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动是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生产技术、贸易结构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从部门结构上看,贸易结构因素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分布特征的变化,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贸易结构的变迁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小;另外,虽然直接碳排强度明显下降,但受碳排强度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共同影响的完全碳排强度却几乎没有变化,反映出能源政策在各部门的实际效果受到生产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2005-2012年陕西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能源强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相对微弱;经济规模的扩张是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陕西省碳足迹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志学  孙敏 《统计与决策》2016,(10):124-127
文章收集2010年各省市的碳排放量有关数据,借鉴谭丹、黄贤金(200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计算出全国各省市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按照碳排放总量的高低将30个省市划分为高、中、低碳排放区域,并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碳排放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排名均存在明显不同.针对存在的不同,文章从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环保技术三个成因方面进行统计观察.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溢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若实现区域差异化碳减排,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外溢性。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国2000-2012年30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数据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利用Moran’I空间自相关统计量检验了历年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自相关检验的基础上,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对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历年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人口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这四项因素是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OECD行业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1),编制了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利用所编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规模。结果表明,中国2005年对外贸易出口隐含碳21.48亿吨,约占碳排放总量的38.8%;进口隐含碳16.81亿吨,相当于碳排放总量的30.4%;碳排放贸易余额4.67亿吨,为碳排放总量的8.4%。与之相比,利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测算结果受到"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该效应占到出口碳排放量的20%,反映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在分析对外贸易隐含碳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相关统计数据和LMDI分解技术,对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熵变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技术进步,其次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效应最弱,即产业系统“技术熵”的作用强于“结构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和欧盟居民消费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的隐含CO2排放总量为25.09亿吨,2005年欧盟25国居民消费的隐含CO2排放总量为46.1亿吨,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中国与欧盟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差异由两个地区在人口、人均消费数量、消费结构和单位消费碳排放四个方面的差异共同决定。未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消费结构的升级都将导致更多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消费者接受度和认可度作为智能旅游行业耦合效应的衡量指标,使用我国2005-2015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智能旅游的行业耦合效应.研究显示,智能旅游的行业耦合效应较弱,但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经济开放度等是影响智能旅游行业耦合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偏离份额分析法(SSA)中区域内部结构与划分差异所带来的敏感性影响等问题,构建了区域内部偏离份额分析法(ISSA),以弥补SSA中内部产业竞争力比较的不足;结合SSA与ISSA法构建了二维综合分析模型。并对广州市服务业十四个细分产业2005~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法,对中国制造业1995-2007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了碳排放脱钩指数,对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着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部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但强脱钩年份较少;在强脱钩向弱脱钩的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效应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据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