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现世性”(worldliness)在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学说中具有空前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身兼美籍阿拉伯裔,既为学院教授同时又投身于巴勒斯坦人的解放事业的人文知识分子,什么是他所理解的“现世性”,对我们今天讨论当今时代的文学、哲学与学院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可以概括出中国传统文学的三个文化特性:其一,作家的官吏化造成了作家的非职业性、官场风气与官宦价值观对文学的渗透,致使作家思想不自由、写作时间与精力有限、作品数量偏少等缺陷;其二,"现世主义"态度使作家注重现世人生、缺乏宗教热情与来世关怀;其三,"非个性主义"倾向造成作家作品社会描写过剩,个性表现、自我解剖与忏悔精神贫弱,对内心世界与灵魂痛苦的深度探索不足.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伦理的要求既包括现世性的要求,又内含终极性要求。其中,现世性要求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功利主义或称效益精神,终极性要求则体现为以人为本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现世性价值集中表现为通过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倡导合作规模经营等途径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其终极性价值则在于对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肯定和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现世性价值要求与终极性价值要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禅宗的参悟是一种当下的个体体验,参悟后的境界是纯主观的觉知,作为自性的感悟,难以用一般的概念和思维逻辑表述清楚.只有在不裔世俗的生活中保持心性本净,不为物移,才能达成任性随缘而自由无碍的境界,成就最高的禅悦.禅与儒家文化精神的内在理路具有某种相通性:在追求"任性随流"的彻悟中实现自性的完美,并形成了注重现世、追求精神富有和因循传 统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论杨廷筠思想之矛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明清之际最虔诚的中国天主教徒,杨廷筠的思想充满了矛盾.他既想要维护儒家思想传统,又深深被天主教思想所吸引.他接受了天主教思想中的人性和超性、肉体和灵魂、现世与来世之区分的思维模式,也接受了天主学说、十字架学说、三位一体学说、原罪学说等等.但他又保留了儒家"仁"的思想、伦理思想、圣人观等等,从而使他的思想体系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6.
孔子现世世界的宗教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是不是宗教是一个争论已久、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其有别于殷周社会对“帝”、“天”的宗教性崇拜观念的伦理道德性特征却是学界不争的共识。本文从文化诠释学地角度,分别从敬远的理性态度、诚敬的道德修养、不懈的现世追求三个方面分析考察奠定和巩固此一特征的历史根源———孔子现世世界的宗教情结,进而探讨其可能具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贞 《阴山学刊》2002,15(4):51-55
"乐"脱胎于远古的巫术礼仪和图腾歌舞,从字源学考查,可以找到"乐"(yue)和"乐"(le)的密切关系.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之"原罪"意识相比较,乐(le)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人格的自觉和执著于现世人生的标志.它与西方人"两个世界"的宗教意识相异,却与宗教的功能--安顿人的精神--相同,这是中国"乐"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羽 《北方论丛》2002,14(2):85-88
在新诗的萌芽和发展期,出现了大量摹写飞鸟或抒写生命漂泊情态的诗歌文本,可将其称为新诗的"飞鸟"情结.它受泰戈尔同名诗集<飞鸟集>(stary Birds)的影响,是社会变异期最易产生的一种文化情结."飞鸟"情结浓缩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现世情思,弘扬了"飞翔的快乐"、"自我的诞生",构筑了新诗特有的一种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9.
在认为中国与古希腊都存在现世主义与中庸两种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周作人展开了中希文化进程的同构性想象,并企图复兴中国"孔孟时代"与古希腊相似的"灵肉一致"生活,重建国民性。然而,由于文化的误读与虚构,这种文化复兴与国民性重建的"宏伟构想"最终陷入了理论与现实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名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实践中的泛文本化现象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在论文集《世界、文本与批评家》(1983)之中,他提出了自己的"现世性"文本观,并用原属性联系和从属性联系这一二元对立对自己的文本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一独特的文本观对经典的现实主义文本观和结构主义文本观提出了商讨,突出文本与现实世界的多种联系,强调文本的功能和文本在世界的定位状况,为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报应观与佛教果报观的差异及文化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报应观具有伦理性、家族性、现世性和功利性 ,保持印度精神的佛教果报观具有戒律性、个体性、出世性和精神性。中国传统报应观的终极关怀是果 ,企图通过好因获得好报 ,断绝导致恶报的因而力行可获善报的因。佛教果报论的终极关怀是因果之外的涅般木 境界 ,关注因是为了从因上断尽导致生死轮回的业报 ,最终摆脱因果 ,彻底解脱。差异产生的原因 ,在于古代中国和印度文化中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关注领域、生命意识和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2.
资本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最大限度实现自身增殖的逻辑本性使资本内在地具有不断创新的冲动和能力,这使得资本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现世价值.资本是现代社会最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植根于同样的逻辑本性,资本的创造本能在发展中不断出现合理性的"越界",这使资本的趋势不可避免地陷入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悖的历史逻辑.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待资本应具备的合理态度是,既要承认、利用和发展资本,又要引导、规范和驾驭资本.  相似文献   

13.
《东南学术》2012,(5):1+28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发展最具潜力的学院之一。学院秉承"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理念、倡导"立德固本、成人成已"的精神,努力建成在省内外同类院系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相似文献   

14.
许地山在早期曾有浓厚的宗教思想.<空山灵雨>等散文是其精神变化的源头.关心现实的疾苦,怀有个人救赎和人间救赎的愿望,执着现世爱欲的哲理思考等,是他散文的基本精神表现,是其"生本不乐"的潜在的精神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代邪教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海内外邪教活动猖仅,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引起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综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邪教往往借正统宗教之名活动,具有很大欺骗性,因此,把握邪教特点、正确识别邪教,就成为公众抵制邪教煽诱、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当代邪教的四个特点:反正统性、反现世性、反社会性和反政府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现世乌托邦主义"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洪秀全、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认为洪秀全、康有为虽然在思想史上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但他们思想逻辑存在着高度的同一性.而且,虽然他们表面上都以激进的反传统姿态出现,但其理论的精神实质仍然没有超出中国圣人革命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支遁对郭象“逍遥义”的批评与承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遁对郭象"逍遥义"的批评包括两个方面:从玄学内部看,他抓住并利用郭象言"性"却不严格界定内涵的理论缺陷,颠覆了其"适性"说的立论逻辑;从佛教立场出发,支遁认为,以践行现世伦职为实质的"适性"并不能使人当下逍遥,更不能使人获得解脱,惟有破除"二执",方可达于涅槃彼岸。支遁的批评虽颇具颠覆性,但同时他对郭义所涵括的"分"、"有待"、"无待"、"冥"等重要范畴和观念亦深有承继。  相似文献   

18.
陶庆 《人文杂志》2006,(6):55-63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早期政治生活中,就已经产生了原始政治文明,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至上性、抽象性与不可分割性。原始政治文明中人民主权的直接转化为现世政治权威的路径已不再适用国家政治生活,但人民作主的政治文明理念从此嵌入人类政治生活的内核。国家产生以后,人类行使政治权威的现世工具是国家主权,它与人民主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认识和处理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分离与回归的循环路径,才能触摸人类政治文明与宪政的“神秘”轨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从人生价值论中国文化和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文化和历史的差异之深层原因在于人生价值观。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源初性基点。中国人从天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中构造出人文性与现世性的人生价值观,由此演绎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与张翎的《阵痛》两部小说以家族伦理寓言神话,女性情感体验与历史记忆,对两性个体人性的复杂嬗变进行批判与反思;两部小说诠释纯洁的母性关爱伦理是人类“完整的人”的人性善根,男性“大我”赌性顽疾和着金钱物欲的变异对现世代人性的破坏力。从家族基因遗传对民族性与人类性进行开掘,呼唤现世代人类心性的“母性归属”。以母亲强大自我内在性的、超验性的人性张力,揭示母亲以大地般的坚韧与顽强、博爱和圆融,迸发出的母爱精神的“永恒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