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是一种民间工匠的集体艺术创造,但她同样折射出汉代的时代精神。铺陈美则是汉代艺术共同的美学风格,也是汉代画像石,包括陕北汉代画像石突出审美特色。以铺陈美的艺术风格,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人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深刻地表现了汉代艺术整体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2.
汉代艺术在继承了先秦艺术思想的同时,受到中西文化交流和南北文化融合影响,又多了一层人的自信精神。作为汉代雕塑的一种艺术形式,汉俑是这个时期造像艺术的典型代表。受到祖先崇拜思想影响和周汉礼教的约束,汉俑造像在历史与现实、神与人的纷繁交融中,体现着汉民族自信浪漫、自由活泼及简洁雄浑的性格,极富魄力的汉俑造像,见证了汉代艺术的辉煌,并散发出两汉艺术大气而浪漫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宁调元十分重视诗序的创作,其诗序可分为赠别类、宴聚类、唱和类等多种类型,性质和功能多样;其或提示时间,或点明地点,或记录事件,或介绍人物,史料价值较高;其意境开阔,气势宏伟,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引人入胜,艺术特色鲜明,堪称我国近代诗序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咏春诗流行于唐宋两代,但两个不同时期的咏春诗在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唐代咏春诗以喜春为主题,充满了热情和欢乐的色彩,气势雄浑,基调高昂,空灵清新,辞采明丽;宋代咏春诗主题则以伤春为主,充满离愁别恨,气势哀婉,基调低沉,深蕴哲理,语词凄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楚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以线条为主的生动造型、怪诞诡谲的形象组合和以红色作为主色调.文章认为,其生成原因在于楚国特殊的生活形态、尚巫好祀的复苏和南方的地域环境.  相似文献   

6.
《陌上桑》与《木兰辞》是乐府民歌中的奇葩,千古流传,经久不衰。文章从民歌主题、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两篇经典作品殊途同归的艺术魅力,彰显了我国古典文学中传统写作手法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中国近代建筑史和世界建筑史的角度为孙支厦定位,并通过典型实例初步探讨其建筑艺术特色,由其建筑作品的历史变迁引发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壁画艺术,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承古象雄文明和本土本教文化的内涵遗风,外溶中亚、西亚、南亚文化之优势,内纳卫藏多康之精髓,下启佛教后宏期文化之先河.以审美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大体量的规模型制,多彩多姿的表现内容题材、绚丽浓烈的色彩渲染,细密精工的线条勾勒、装饰性极强而又多变的构图,优美婀娜、律动感极强的生动造型、入木三分的民间世俗风情描绘.成为佛教后宏期文化中独具民族风采、地域特色,本土神韵格调的一朵奇葩而蜚声雪域净土,从而开创了藏传佛教后宏期美术的一片新天地.古格壁画的艺术特色和开放性格代表了后宏期藏传佛教美术发展中的又一个文化高峰.  相似文献   

9.
舒曼作为德国著名的诗人和音乐艺术家,在其传奇一生当中创作了数量众多并且十分受听众欢迎的作品。在舒曼的诸多作品当中,《诗人之恋》是一部在作者恋爱时期创作的经典。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曲风和创作意境,在世界音乐史上竖立起来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在整个时代不断变化的背景之下,作者的这些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反映时代变化大趋势的作品也帮助了一批批爱好音乐的青年树立起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民族文化和时代使命的全新观点。这些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仅通过这位诗人的优美词句展现在世人面前,也通过整部作品的独特声乐风格,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加深刻印象。本文将根据《诗人之恋》当中的曲风和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分析其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 19世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自由民主的渴望及对未来美国的信心。在诗歌的形式上 ,他大胆地运用自由诗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其两首作品的分析 ,将对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的互补考证,探讨秦代时历史思想的需求以及"相术"的经验联合所衍生的肖像艺术。短期的秦帝国在许多方面造成中国文化的突破,肖像艺术的形成也是其中之一。秦始皇帝的陶俑,继承了墓俑传统,但同时用墓俑的"旧瓶"装肖像的"新酒"成为统一天下的英雄"功臣肖像"。在郦山附近所陪葬的秦始皇的武官、文官陶俑,各有个体的面貌。此一造形具体人物的目的有二:让此一帮助始皇统一天下的可靠禁军继续保护他的永生;使参与统一天下而保卫统一者的英雄永垂不朽,以纪念统一天下之大事。不过此种"纪念"并不是给民众看的"纪念馆",而是用以祭告秦国先王神人。这两种目的,同样兼含丧葬信仰以及历史思想两种需求。由此中国文明便产生了肖像艺术。  相似文献   

12.
秦皇汉武之间的儒学、儒生、儒籍处于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儒家学派更注重于器物层面上的发挥,表现出实用功利性的特征,发生了从儒学到儒术、儒士到儒生、儒籍到儒经、民学到官学的四大转变。这种转变自现实层面来说,仍然缺乏封建帝王实现治平的实践模式,只是发挥了教化和缘饰的作用。自儒学自身发展而言,偏离“道”而求延续的生存方式提升了其学说的地位,使儒学资源在两汉时期得到全面整合,并初步探索了与其他学派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思潮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对西方传统艺术以摹仿、再现客观自然现实为基础的艺术精神与理性认知为目的的写实美学原则的反动,其结果是完成了对客观自然物象的消除与解构;而解构和消除客观自然物象的过程,就是绘画理论和实践向抽象方式的探索与发展,其结果便是抽象绘画理论和美学精神的直接产生.文章着重梳理和探讨了西方现代绘画理论向抽象方式的探索与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情感、家庭、政治层面探寻汉武帝与两位皇后间的关系。情感上,两位皇后将全部的爱倾注于丈夫武帝,武帝未能做到;家庭中,帝、后虽为男主人和女主人,但皇室家庭中的特殊因素会影响到二人间的关系;政治层面上,帝后关系更是君臣关系。文章通过对汉武帝时期帝、后关系的探讨,不仅能窥探有汉一代的帝后关系,更可窥探到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相关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5.
刘剑丽 《南都学坛》2003,23(6):17-18
南阳汉画像石动物形象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寓意,反映了汉代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信仰。  相似文献   

16.
秦汉唐锦绣宫博物馆是以中国古代性文物展示为主,以改变中国人"谈性色变"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康的性观念为目的而建立的独具唐文化风格的专题性博物馆。通过研究国内外性博物馆展示形式对比,从空间区位的划分、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色彩的运用、光的运用、多媒体的运用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秦汉唐锦绣宫博物馆展示形式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力争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的汉越民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时期中国南方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汉越民族关系,由于大汉族主义思想膨胀和越民族上层贵族中民族主义思想的抬头,所以汉越民族关系常以矛盾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冲突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汉越民族交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服务于丧葬礼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画像石大多嵌饰于墓室及其附属地面上的祠堂、墓阑等建筑之上,它们既是组成这些墓葬建筑物的构件,又是配饰其表面上的刻画装饰。装饰纹样是汉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了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而且比较全面遵循了艺术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从内政外交和选拔人才方面,简述汉武帝的历史功绩。又根据班固的评论,指出他的主要缺点。同时对电视剧《汉武大帝》做出评价,基本肯定;略有不足之处,也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