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建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3):1-9
道德情感是道德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极致形式 ,在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德性论对道德情感的功能期待过高 ,导致对个体修养的过分依赖而忽视社会制度层面上的道德安排。人的情感是易变的 ,人际沟通是困难的 ,加上道德环境的恶劣和道德控制的失度 ,都会影响道德情感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道德情感培育不是一种自发的修身养性活动 ,而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社会性活动。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从个体层面而言是道德的内化和人格的提升 ,从人际互动层面而言是隔阂的消除和理解的实现 ,从社会层面而言是整个社会正义感的凸现 ,三者从微观、中观、宏观不同角度 ,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3.
宁登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35-39
孟子哲学是求善的哲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他的崇高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的处世原则,"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他的一贯精神.这种道德情感一方面是对当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和反叛,另一方面也是与其严格的道德自律、"孳孳为善"的精神追求分不开的.本文对孟子的研究,是将标志其本质特征的道德情感置放于当时社会历史进程和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之中,试图一方面动态地考察深刻影响他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辩证地审视他的深层心理结构,展示成就其道德情感的强大意志力量,从而把早已被"蒸发"为干巴巴的哲学原理与政治信念象征符号的孟子还原为处于多维文化视野之中的生命之躯,当作一个时代的文化心态来展开解剖,从而有助于更深刻真实地认识孟学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近代西方道德情感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 ,道德理性主义根深蒂固 ,理性几乎成了道德的同义语。十八世纪英国产生的道德情感理论 ,一反道德理性主义的常态 ,提出了丰富的道德情感理论 ,它标志着西方伦理思想由伦理理性主义向道德情感主义的重大转折。在此对近代西方道德情感理论产生的条件、主要理论主张、理论得失进行了全面论述 ,旨在为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提供某种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1):63-68
道德情感在道德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但是 ,如何正确估价道德情感的作用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却表现出不同的思想主张 ,主要有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 ,在现代则有法律至上主义的思路。我们分析这些主张和思路 ,对于正确理解道德情感的作用 ,充分估计道德主体的能力保证及其局限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6.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50-55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道德理性主义根深蒂固,理性几乎成了道德的同义语。十八世纪英国产生的道德情感理论,一反道德理性主义的常态、提出了丰富的道德情感理论,它标志着西方伦理思想由伦理理性主义向道德情感主义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7.
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设,因为只有诉诸情感信念的道德,才是现实的道德。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特质导致了道德理想设计与道德实践的悖离,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回归是当代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离也要求用道德情感来消解,塑造人己两利的现代人性;普遍伦理的呼唤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基本道德情感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特色。在儒家道德情感论中,道德情感既是个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相贯通的中间环节,也是社会进行道德示范、道德奖惩、道德规导等道德教化活动的必要条件。儒家伦理思想对道德情感的阐发是多维度的,往往使之与“情欲”“心性”“人道”“天道”“天理”等概念相互交织,并且借助“仁爱”“孝悌”“恻隐”“羞耻”“荣辱”等众多概念来表达其丰富内涵。由于重视和强调道德情感,儒家伦理思想没有仅仅以空洞的道德理想、抽象的道德命题、玄妙的道德精神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因为能够关心道德生活中的“人之常情”而显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借鉴儒家重视和强调道德情感的伦理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9.
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关于当前道德建设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本文认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前提是批判地反思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性,而当前道德建设的归宿是走向对道德情感的强调。只有解构理性道德,弘扬道德情感,才能建立起充满人性的“主动道德”,才能把当前的道德文化建设引向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道德情感功能辩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启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道德情感功能是人的精神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道德本质力量得以实际显现的途径之一。道德情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有评价反应功能、信息交流功能、协调维系功能、导向激励功能、提升人格功能。道德情感的作用性质具有二重性,作用过程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其积极作用的程度和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在肯定道德情感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注意防止并克服片面强调、无限夸大道德情感功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91-93
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结果,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定势是教育者接受思想教育的前提,形成良好品质的开端,也是持之以恒地实践道德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情感--在德育中常被忽视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作为三大心理因素之一,在德育中常常被忽视.从情感教育的两大误区入手,着力从理论上分析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为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应努力以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为核心,使德育充满情感,使情感充满关怀. 相似文献
13.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情感德育论中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1-6
孔子的情感德育理论认为,德性的养成,是一个以自然情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情感的感发,再以"礼"对其进行适当的规约与引导,最终达到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完全认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完全内在为人的内在德性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德育理论的这一特点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艳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35-38
在儒家的视野中,道德情感是道德自觉得以成立和维持的基础,是其原动力,人性善和天人合一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敬与静的修养工夫是实现道德自觉的途径,而身、心、家、国的相互转化,是主体认识和发展自我、实现道德自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伟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3)
欲望和感情是人的现实存在和生命基本样征,并表现为人的现实需要和利益.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或宗教学说,或是宣扬理性压制欲望的禁欲主义甚至绝欲主义,或是宣扬对欲望不加节制的功利主义、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是对自然感性认识和处理的偏失.以理性主义控制欲望冲动和调节情感,恰当调节个体的需要和利益,达到个体与社会利益的相协调,并使内在生命自然处于和谐;通过不懈的博学明理、躬身践履的理性主义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是成就和实现道德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的安顿,侧重于个体的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即音乐既是情感的唱响,又可节制情感。在孔子的视域中,音乐情感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其所谓"成于乐",即道德人格的实现与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的逐层推进。 相似文献
17.
赵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146-1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个体道德素质,道德人格的完善是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关键。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和主要内容,深化德育改革,培育现代道德人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