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核、考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评价方式。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和原则,建立新的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日常行为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鉴于此类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其考核也应该有所不同,改革考试要注意: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素质与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改变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导向,采用多种方式考核,考核学生把握和运用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真实水平,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需要确立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行为养成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案例高校广东药科大学在本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改革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先俊 《学术界》2005,(4):282-284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从课程、教材和教学等方面进行创新。汪青松教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的重要成果。一、建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体系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大力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探寻改革举措的过程中,必须从解决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易造成学生双重人格、导致学生知行分离以及忽视各门思政课不同特点等弊端出发,把握考试改革的目标是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统一、知行合一等原则,基本思路是以复合型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单一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中的最后一门,它是在综合了原"98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崭新课程."原理"课程综合化改革取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综合化改革后的"原理"新课程体系体现出了许多崭新的特点.认识并不断深化研究"原理"课程的综合化改革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荣 《南方论刊》2013,(9):70-7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突显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建立符合本课程特点、体现多样性和全面性要求的综合考核机制,对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及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达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的及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穆玉凤 《理论界》2002,(4):51-51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在广大中学生当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有丝毫放松和消融。《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陈睿  于广东 《南方论刊》2007,(8):63-64,6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前提是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总结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教训,要坚持和遵循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充分认识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侯波 《社会科学家》2005,(4):186-188
21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介绍了在实践中对该课程教学所作的改革探索.这一改革针对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对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模式、手段以及评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创新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群众与国有企业之间因利益调整而产生的矛盾有增加的可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大力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不断创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预见性、针对性、示范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然而,怎样改革?改革什么?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教学体系构建、智慧课堂推广、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全方位系统地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理工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理工类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从而导致实践教学随意性强、流于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困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探索和构建符合课程需要和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理顺管理体系,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构建“知”、“信”、“行”相融合的考试内容体系;采取考卷测试、实践检验、表现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实行分数、评语相匹配的成绩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加强并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做好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携手并进,同向同行是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土木工程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现课程思政改革难度较大,因此专业课的教学改革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案。文章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为例来以点带面,结合该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多维度、多角度进行深入思政元素发掘,优化改革课程内容与方法,采取线上线下的实践教学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并基于OBE理念引入效果达成评价的准则,构建挖掘—融合—效果达成评价的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体系。以此教学理论体系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进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内容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了解决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特别是学生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疑惑和顾虑,从中职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出发,初步探讨了如何重建适应目前中职教育背景的学生课程考核体系。在探讨中提出了四个建议:充分认识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着重学生的职业素养考核,确定正确的考核目标;考核形式要适应考核目标的变化,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课程考核体系的持续化,保证学生综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课程考核体系的个性化,以适应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初步探讨了上述四个建议的具体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课程作为知识传授的工具"[1](P32-33)这一命题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明显,而是走进了课堂为主、书本至上、教师中心、内容驱动、分数评价的误区[2](P61-62)。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和培养出来的人为谁服务的问题。所以,教育主体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客体的关注、现代教育介体的利用、教育环体的整体优化成为提升思想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目前高校课程考试工作中存在弊端的剖析,提出要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开展课程考试改革,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成绩构成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考核内容能力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