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画·做饭     
我没有正式学过画。我父亲是画家,年轻时画过工笔画。中年后画写意花卉。他没有教过我。只是在他作画时,我爱在旁边看,给他抻抻纸。我家有不少珂罗版印的画册,我没事时就翻来覆去一本一本地看。画册以四王最多。还有,不知为什么有好几本蓝四叔的。  相似文献   

2.
命运笔     
《金色年华》2009,(12):1-1
命运之神有一支金笔。当一个人诞生在世界上,他会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名字。以后,每当这个人脸上出现一次笑容,他便用金笔在纸上画一个圈。  相似文献   

3.
一生的爱情,不过是三个瞬间。第一个瞬间,发生在大二的课堂上。她与邻座的他聊得十分投机。他知道她是武汉人,快下课的时候,他问:“我以后到武汉玩,去找你,好不好?”她说:“当然好。”顺手撕下一张笔记纸,草草画张地图给他。  相似文献   

4.
新年将至,他却感觉不到一丝快乐。妻子去世一个月了,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消极地生活着。朋友们劝他几句,他却冷冷地丢给人家一句:“我心已死!”就在这时,他意外地收到了一张贺年卡。他实在猜不出还会有谁给他寄贺年卡。贺年卡的图案很简单,洁白的纸上画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叶子上方印着五个字:“默默的祝福”。打开贺年卡,是几行手书钢笔字──“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只要你知道,这世上有人在默默地祝福你。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新年与你同在!”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心…  相似文献   

5.
朱赫 《老年人》2004,(7):22-23
浏阳城里,一位名叫何亮的花甲老人,历经数年绘画出了一幅长1500厘米、高150厘米的《浏阳古城图》。此画气势恢弘,跨越千年,将浏阳自唐仁宗到道吾山建中华护国大玄寺起,历经五朝六代的一段历史,以及浏阳花炮和其它特产的文化史实,连同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一齐融汇其中,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被誉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是见证浏阳千年历史的壮丽画卷。何亮构思创作这幅巨画,5年前就开始了。1999年,他与妻子双双下岗,生活陷入困顿。为解决温饱,他以长补短,操起画笔,专心在家作画,然后请朋友帮忙,在市场廉价出售。他每日画花鸟、画山水、画…  相似文献   

6.
正7月以来,黄山市遭受连续性强降雨,各区县均不同程度受灾,歙县受灾最为严重。灾情出现后,涌现出了一幅幅抗洪抢险救灾的感人画面。安徽省三八红旗手、黄山市歙县徽州剪纸非遗传承人吴笑梅将这些感人画面记录下来,精心构思设计,创作了一系列抗洪剪纸作品。吴笑梅用薄薄一张纸、小小一把剪刀,艺术再现了全国人民万众  相似文献   

7.
卿闲 《老年世界》2014,(15):25-25
那时不懂,总觉得时光是一根绵长的绳子,扯不尽。它松松软软堆叠在角落里,生了尘。父亲则不同,他的时光是一把锋利的刀。光芒四射,披荆斩棘。他拿着他的刀,常常是霜露沾衣.带月而归。犹记得那些夏日晚上,父亲拖着疲惫而回,愁容满面。他心心念念的是他的花生地,那时光与杂草可着劲地赛跑。父亲不得不加入这场赛事。吃过饭收拾停当后,他就在小院里放上一张小桌,凉一大杯开水,再搬上一把椅子,拿一把蒲扇,这一刻才真正停下他的忙碌。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齐白石曾在南京、上海举办过一次画展,带去的二再余幅画很决被抢购一空。为了满足一些盛情难却的需求与渴望,有时他不得不临时泼墨作画。虽然他感到有些累,但是精神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9.
<正>老舍先生和齐白石老人是好朋友。有一次,老舍以《芭蕉叶卷抱秋花》为题,求白石老人作画。老人年事已高,记不清蕉叶新拔是向左还是向右卷着,北京又没有多少芭蕉可供观察,于是老人含着笑说:"只好不要卷叶了,不能随便画呀!"为此老舍十分感叹白石老人作画这样严肃,永远是要看见真东西,而后独出心裁,设计画稿。  相似文献   

10.
名人的幽默     
有一次,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一尝有名的德国蘑菇,但服务员听不懂他的法语。他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递给那位服务员。  相似文献   

11.
汪易扬 《公关世界》2016,(6):104-108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河北画家马志华因热衷于独创的“彩线画”而与我建立了一段热络的艺术交流关系。“彩线画”即以绒线为材质作画,乍听起来不免给人以“工艺性”的感观,但认真读完他所创系列“彩线画”作品后,却发现了他竟是如此善于利用绒线的线感及其特具色彩感而巧妙地呈现出一批具绘画感的现代艺术作品。当然可能由于作为艺术品收藏的生命力,这种“彩线画”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还是希望那独特的艺术创作才智回归到绘画领域中来。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了让他上大学,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大学毕业后,没有多加挑选就到了一家那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饮料公司。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以前特别爱吃狗肉,一闻到狗肉香气,腿脚就不听使唤了。乡亲们知道他有这个怪癖嗜好,常烹调五香狗肉请他饮酒尝鲜。郑板桥虽以“诗书画”三绝闻名江南江北,但他很穷,常常身无分文。人家请他吃了狗肉,无银两酬谢,即挥笔狂书墨宝或者泼墨作画送给主人,以表谢意。  相似文献   

14.
正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据说,他曾将自己的一幅绘画草稿丢进废纸篓里,然后被佣人倒进了外面的垃圾桶里。最后,这张皱巴巴的绘画草稿被一个流浪汉捡到了。这个流浪汉将这张皱巴巴的草稿画卖了,从此,过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晚年的毕加索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专心作画,很少外出参加活动,更是拒绝媒体的任何采访。在他居住的不远处,有一所小学。学校里,有一个绘画课外兴趣学习小组。许多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就会来到绿荫荫的草坪处学画画。  相似文献   

15.
孝会遗传     
张海虹 《老年世界》2009,(17):22-23
第一次去找阿春办事,在他办公桌上,我发现一张A4纸大小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坐在太师椅上的老人特写,虽然猜到是同事的母亲,还是随口问了一句,阿春说:“老娘。”从此坚信,眼前这位大大咧咧,甚至五大三粗的同事阿春,该是个孝子。  相似文献   

16.
倒过来试试     
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工夫不够,生性又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便登门求教。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  相似文献   

17.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他想作画,一出手就能震惊艺坛,作品动辄千万元;画腻了转而去写书,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引无数文人竞相赞叹;就连写作之余不务正业跑到电视上骂人,也能迅速博得一片叫好声:话如匕首,刚好刺在了世人的七寸……这位集画家、作家、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民国范儿第一人”等等头衔于一身的人,就是“老小孩”陈丹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无非图个乐子,不好玩,毋宁死;别人撞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得到,却被他信手拈来的“成功”种种,只不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8.
法国有一位叫奥里昂的老人从20岁起就决心做一名画家,他一直勤奋地画呀画呀,几十年来如一日,但他的画却无人问津。终于,40年过去了,在他画了第9998张画后,他卖出了平生第一张画!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长项或日优势。成功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又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相似文献   

20.
父亲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或上万元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