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在其晚年所作的重要笔记,也是马克思晚年留下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它不仅数量很大,而且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其中,除了《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很早即为人们所知而外,其它的笔记,即《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第一册)一书摘要》、《马·亨利·萨姆纳·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和《约·布·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一书摘要》则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应有注意和重视。1920年,列宁曾派当时任苏联马恩研究院院长的梁赞诺夫去国外收集马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中对农村公社的再研究和《历史学笔记》中对世界历史的再研究,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些思想既不是如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做纯粹的"西方社会理论"加以抛弃,从所谓"单线论"转向"多线论";也不是仅仅一般地确认社会形态演进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限于指认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某些历史条件可以跨越某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新思想实质上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原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正是以这一突破为理论支撑的。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对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出准确的评价,并对他同恩格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观点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1873—1883),孜孜不倦地从同时代人的人类学著作中摘录了数量惊人的“人类学笔记”。他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哲学分析和人类自然进化史的研究,开辟了对人类社会史的研究。为了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准确地评估其理论价值,鲁越、孙麾、江丹林合作推出了他们的力作《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准确、系统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理论问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该书完整地展现了马克思晚年的思想轨迹 马克思晚年在他曾为之呕心沥血的经济学研究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钻研那些似乎和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要对五种人类学著作所做的笔记,在70年代公开发表以来,强烈地震动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这是因为“人类学笔记”证明,马克思在晚年仍然对真理如饥似渴地追求,使人们目睹了他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迸发出来的思维的闪光.这些堙没了近一个世纪的笔记还证明,马克思在垂暮之年,在失去终身伴侣和爱女以后,仍以病弱之躯鼓起生命的余力,沿着陡峭的山路进行着意义重大的攀登.马克思这些“人类学笔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理论画卷.这里有原始社会、原始文化、原始道德、原始宗教这些典型的文化人类学问题.也涉及更为广泛的、重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对我们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里就几个目前受到关注的问题扼要地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前苏联和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主题是探索所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未来前景问题";笔记与大致写于同一时期的晚年马克思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 <给<祖国记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等书信、手稿有共同的理论主题,它们都是晚年马克思思考和探讨东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未来前景问题的重要文献.实际上,通过深入、透彻的文本研究可以发现, "人类学笔记"的真正主题并非探索上述问题,而是探索人类的原始社会及文明时代的起源.澄清这一点,有助于正确评价笔记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恢复马克思思想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通过研读马克思晚年所写的四本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界的人类学研究,对原始社会有关“原始群”、“人类的童年”、“血缘婚姻”、“母权制和父权制”以及原始社会的分期等问题谈了作者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8.
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历史地位,国内外学界曾流行多种看法。本文按照"笔记文本的个案研究——笔记间关系的辨析——笔记主题的判定——笔记在马克思同一主题的理论探索活动中的地位的指认——笔记与马克思社会理想、革命实践的关系的辨认——笔记与马克思其他主题的理论探索活动的关系的考察——笔记历史地位的界定"的方法论思路,对"人类学笔记"的历史地位做了重新界定:笔记是为直接配合晚年马克思"根据世界人类学最新科学成果,系统探索和制定唯物史观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理论"的唯物史观创新计划而作的准备性材料,它们实质上是为晚年马克思系统阐明唯物史观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理论、写出一部系统阐明上述理论的历史哲学著作做材料、思想上的充分准备的,而就其终极理论使命、价值目标而言,它们也是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革命实践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术界对人学的研究,在严格的意义上讲,是从本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开始的,对人的实践、主体性、本质、人性、自由和人权等的研究都把人学突出出来,并使之日趋走向热潮,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大成果。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从目前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存在着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人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上缺乏科学界定,往往既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又与唯物史观处于交叉之中;在人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展开上,缺乏科学的规定性,往往用社会发展规律取代人的发展规律;在人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晚年笔记和人类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晚年笔记和人类学的关系,是自美国学者劳伦斯·克拉德发表马克思晚年笔记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以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相关文本为依据,既有力地论证了笔记和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著作之间、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研究和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实证研究之间的原则区别,具体地说明了笔记的指导思想、哲学思维仍然是唯物史观,也充分肯定了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对验证和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推动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重要意义,肯定了笔记与人类学、民族学等具体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全面说明了笔记与人类学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领域内,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曾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过广泛的争论,但却未引起哲学界的应有重视.于是,当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公开问世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困惑.本文认为,马克思晚年走向“人类学”,决非是为了建立一门人类学的科学,以便沟通他早期的哲学人本学和他后来掌握的关于原始人发展的经验材料之间的联系,而是为了阐明史前社会的本质和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包含了丰富的两种生产思想。它是两种生产思想发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了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两种生产思想,不仅不能完整地理解两种生产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而且也不能真正把握两种生产理论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笔记”只是马克思晚年众多笔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代表他晚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理论空间。将马克思晚年笔记称为“人类学笔记”掩盖了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真实动机,甚至导致了晚年笔记与《资本论》写作无关乃至对立的论点。实际上,马克思晚年的大量笔记完全是为了从世界市场视角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孕育、萌芽、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建构一种空间上覆盖世界各国、时间上包括世界历史各个时代和各种形态的全球史观,从而完成《资本论》体系的后半部分———“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因此,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与《资本论》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那种中断、甚至放弃《资本论》写作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晚年曾对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一些大胆的构想,这些构想是与他早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真思考相联系的。本文拟从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考入手,探讨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晚年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在生命最后时期所进行的一次思想和理论上的伟大长征,是他在贫病交加、伤痛缠身的情况下,为完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勤奋拼搏的光辉记录。这部由五本摘记和评注所构成的人类学笔记,真实地再现了马克思晚年的理论志趣和思想风貌。其中原始社会史问题作为唯物史观的起点,在笔记中占的比重最大,是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兴奋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是对马克思的《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最好的解说和发挥。因这部分内容已为大家所熟知,就不再赘述了。鉴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在马克思的笔记中,除了原始社会史外,也隆起另外几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下面仅就这几个问题,对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内容作一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16.
17.
18.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研究述评周勤理论在一个国家的满足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被突出出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过程中,有过这样一种现象:晚年恩格斯的理论成就受到高度评价,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成果却被长期忽视。梅林认为马克思的晚年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慢性死亡”,他甚至引用了恩格斯在燕妮逝世那天说过的一句话:“摩尔也死了”,来证明马克思晚年由于健康的原因和感情上的沉重打击,而不得不停止理论上的探索。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梁赞诺夫在本世纪20年代向世人首次公布马克思晚年主要著作成果时,曾用“不可饶恕的学究气”来评价。西方学者虽然比较早地注意到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戴世平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历史与理论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