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学出版社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型大学出版社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很值得人们思考。文章从根植大学、创新出版、出版个性化和放眼数字出版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高校教材出版的竞争环境以及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出版方面的竞争劣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今后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少儿读物出版势头迅猛,2004年达到7989种,近1.8亿册,而该年少儿读物的销售总量却比上年锐减2.8亿册,销售金额亦减少11.4亿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少儿读物出版普遍存在盲目性。除35家是专业少儿出版社,全国573家出版社中有130家出版社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共523家涉足少儿读物的出版。这当中不乏不具备参与少儿读物出版竞争实力或自身优势并不在此的“抢蛋糕”出版社。其次是营销观念及营销手段滞后。出版社作出的少儿读物出版决策并非都以少儿读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倒是传统的发行观念依旧起着主导作用。出版社营销部门在…  相似文献   

4.
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服务教学科研,大学是大学出版社生存的土壤,出版社立足于出版优秀教材、学术精品,是服务教学科研的最好方式。无论出版体制改革如何进行,大学出版社都应以“扶助高等教育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要提高图书质量,首先,必须在出版社全体职工中形成重视质量、保证质量的意识,使提高图书质量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其次,出版社要对图书出版过程和生产结果加强全面管理,实施对重点环节的控制.要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社还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工作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才危机成为制约大学出版社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大学出版社企业精神的实质是大学出版精神,它是企业精神、出版精神与大学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大学出版相异于其他出版的特质所在。大学出版社人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出版核心价值观的缺位与偏差以及大学出版精神的缺失。塑造大学出版精神解决人才危机必须用梦想吸引人才,用文化凝聚人才,用精神提升人才。  相似文献   

7.
英国牛津版《技术史》是科技史领域的世界名著。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学者即组织翻译。6所工科院校出版社经历重重困难,用9年时间联合出版了后3卷简本。20世纪初,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组织了翻译出版,仅用3年时间7卷精装本全部出齐,为繁荣国家学术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大学出版社)成立于2007年6月8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的首批企业性质的出版社之一,注册资本500万元。出版社广揽出版精英,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目前拥有员工5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4人。  相似文献   

9.
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大学出版社)成立于2007年6月18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的首批企业性质的出版社之一,注册资本500万元。出版社广揽出版精英,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目前拥有员工5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4人。  相似文献   

10.
改制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体制上的改革,又是思想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大学出版社改制后应从选题资源、人才资源、作者资源、信息资源、品牌资源、营销资源等方面,来占有并开发利用更多的出版资源,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传媒产业整体遭受到巨大冲击,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我国出版业.一方面,图书销量萎缩直接造成出版社经济效益下滑;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现行出版管理体制与出版产业化、市场化要求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引发了我们对当前出版社改制的方向、力度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化发要求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2.
阐述大学出版社要依托学校学术科研特色和优势,在作者选择、选题策划、内容、编写体例、装帧以及图片等方面综合考虑,出版高质量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策划工作不仅要适应和满足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而且要为党和人民占领好这块意识形态阵地。大学出版社在出版策划中要坚持特色 ,树立品牌。出版策划要以市场为导向 ,做好市场调查 ,对出版前景和热点进行分析和预测。出版策划尤其要关注优秀文化成果的积累和建立 ,要使各类优秀教材和精品出版物品牌突现  相似文献   

14.
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策划工作不仅要适应和满足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为党和人民占领好这块意识形态阵地.大学出版社在出版策划中要坚持特色,树立品牌.出版策划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市场调查,对出版前景和热点进行分析和预测.出版策划尤其要关注优秀文化成果的积累和建立,要使各类优秀教材和精品出版物品牌突现.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是图书、杂志的生产者,读者是图书、杂志的最终消费者。一方面,如何使出版社生产的图书、杂志能迅速而又及时地送到读者手里,另一方面,读者想看什么样的图书、杂志,需要使者 信息,这些情况如何能比较准确而又及时地反馈到出版社那里是现代出版流通体制研究的重大课题,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出版大国,其高效率和现代化的出版流通体系不仅具有日本本国的特色,而且为繁荣日本文化和推进日本出版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任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图书出版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对市场定位、选题方案、制作过程、宣传推介、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进行全程策划,是出版社提高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图书出版运作的现代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科技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继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设立"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以来,各部委、各省科技出版社纷纷设立专项科技出版基金,用于资助优秀科技专著的出版.回顾了各科技出版基金设立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共同的特点,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常琳 《源流》2011,(3):60-61
作者:赵俪生高昭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9月内容简介本书是赵俪生《篱槿堂自叙》、高昭一《回首忆当年》两书的合辑。《篱槿堂自叙》曾公开出版过,好评如潮,这次新版,增补了三分之一多的内容,读者可以看到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出版失范现象泛滥,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造成极坏的影响。为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发起了"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研讨活动。学术出版业这种以自赎为内核的自救姿态,表现了出版人的觉醒。尽管受限于学术生态等社会大环境,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实际效用可能大打折扣,然而其补偏救弊之深意不容忽视。随着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势必形成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的良性互动,迎来学术出版业的春天,从而推动我国学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如今出版走向了市场,财政"断奶"而带来的生存危机让出版人反思,这使出版社在进行准确定位和精心打造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形象广告等现代营销手段塑造自身形象。然而,究竟什么是出版形象广告?它都有哪些类型?当前我国的出版形象广告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运作出版形象广告,使其收到出其不意、事半功倍的最佳宣传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直面回答。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笔者在论文中对出版形象广告所作的阐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