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育”融合具有典型综合性特征,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落实中,“五育”融合理念体现得尤为突出。立足“五育”融合视角探讨高校劳动教育知行合一实践,意在充分了解“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知行合一实践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解决措施,提高“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知行合一力度,优化高校劳动教育质量。通过实践分析,“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知行合一实践需通过明确劳动育人目标、营造良好劳动教育氛围、丰富高校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加大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力度,积极提升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有效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知行合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桂欣  姜慧  潘威 《人才瞭望》2023,(21):74-76
<正>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高校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校育人任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五育并举”理念开始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本文以“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特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为中心,分析五育并举在高校特色育人模式中的适用性,探讨高校如何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局势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我们的职业教育也要紧跟形势进行全面和深刻地改革,尤其是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高职院校的“五育并举”应向“德智体美劳”的融通式发展转变。这种融通式发展,既要厘清“五育”之间的融合逻辑,也要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的长效机制,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专业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时代新人。文章首先梳理“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内涵,然后指出“五育”融通发展的内在遵循,最后构建面向“三全育人”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实践遵循,本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导向,以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五育融合”和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面的内在契合性,多维研究当前影响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的因素及原因,探究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育模式和实践路径,对促进辅导员成长、助力大学生“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是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五育”并举的时代诉求和二者教育目标的契合性为促进其耦合性提供了逻辑可能。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劳动教育耦合的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其耦合的成效性,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的综合育人探索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了“五育融合”理念,分析其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理念及其优势。最后,提出“五育融合”引领高校体育课程综合育人的创新路径,具体为:设置学生讲解环节、创造虚拟实境学习体验、引入相关知识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及设计创意运动项目,以此实现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立国之根本,乃是百年大计。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应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一切工作之标准,在重视教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在落实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应不断丰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对应用型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创新研究。培养学生向德智体美劳方向全面发展,为我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高生活水平质量培养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刘蕾 《人才瞭望》2023,(9):47-49
<正>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及具体落实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五育并举”的培养原则,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在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以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社会已经逐渐成熟,当今全球正在大力推动新一波产业技术变革,深刻调整了经济结构,加速产业升级。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也承担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的重任。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既要守得住讲台,又要走得进乡野;既要培养知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又要培养本领过硬的民族地区建设者。这就需要民族地区高校统筹构建“学”“思”融合、“研”“产”融合、“教”“育”融合、“知”“行”融合的“四维融合”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加深教育影响,在横向上拓宽教育视野,实现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贯通,做到教学、科研、育人“三位一体”,切实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2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里面明确提到“职业院校要注重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和劳动教育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育人的新引擎。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也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重要使命。而在新时代发展下,各大学校需要充分地发挥出劳动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与育人功能,切实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以便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在现阶段发展中,大学生劳动教育正面临挑战,需要高校能正视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积极主动地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和实施路径,从而培养出更多优质量的人才。鉴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探索全新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下,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育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应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心理育人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认同感与接受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其还可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使思政工作“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成为可能。心理育人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理念方法上的借鉴,增强育人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育心与育德的充分结合。基于此,本文将具体探究心理育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然而,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劳动教育成效的凸显。本文旨在以博雅书院为例,探索“5+1”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为解决劳动教育中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提供教育路径,进一步优化书院成立以后的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五育"是中学教育的五个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和生存,才能求得"五育"的整体效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公民,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英语学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呈现三方面问题。第一,实施现状研究以全国范围广泛研究为主,缺少针对地方高校的范例研究;第二,体系研究多以“跨界”与“通融”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研究为主体,时代发展、地方文化及高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整体生态体系研究并不突出;第三,劳动教育的生态属性及生态系统构建研究逐年增多,但聚焦地方高校的生态体系研究较少。研究发现,生态劳育及劳育生态内涵阐发可为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调查发现,江西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生态困境主要表现为课时不足、课程类型单一及师资薄弱,且在现有课程建设中缺少时代发展、地方文化及高校办学特色,可通过增加课时、优化课型、培育师资、以及融合新媒体科技、地方特色文化、高校办学特色等手段系统构建江西高校劳动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然而,在高校的劳动教育实践落实中仍存在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劳动教育实践形式单一、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深入,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现实问题,这对劳动教育实践的落地实施和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探索劳动教育实践的新路径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重点以某高校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化思维推进案例为探索,探究通过项目化的需求识别、策划、实施与监测、评估、总结等五个阶段,以期实现劳动教育实践的新路径,及取得的经验与成效,以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在网络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内容更加开放、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坚持做到“敢于亮剑”、力争实现“虚实结合”、真正形成“从独白走向对话”,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三全育人”是新时期全面加强高校思政工作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更是高职院校育人体系转型的重要命题。将“三全育人”理念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更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优化的现实要求。本文主要对“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创新意义及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促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既是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是推进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00后”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新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都与以往大学生不同,如何做好“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群体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探究“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深度落地,需要对其实施状况进行客观且全面地把握。本研究对山西工商学院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调研,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理顺课程内容,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凝练校园劳动文化,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深化专业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丰富学生评价方式,推行“档案袋”评价法;增强劳动教育资源保障能力,建立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