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X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制度试点,做好1+X课证融通是制度实施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重要手段。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互结合,继续推动教育改革方案进一步前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速产教融合的步骤和过程,通过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为了推动高职院校1+X课证融通的继续实施,需要考虑到如何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衔接相互融合在一起进行有机匹配。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要阵地,在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产教融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本文从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1+X证书制度实施价值所在,并结合当前1+X证书制度进展现状,基于产教融合视角,创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推进书证融通机制,分层分类培养个性化、特色化、职业化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提升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2019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1+X证书制度”的试点方案文件,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即“1+X”证书制度。“1”是学历证书,“X”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该制度的引导下,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开始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1+X”证书制度的分析研究,了解了“1+X”证书制度下,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情况以及教学现状分析,提出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育机制不足以适应新要求、“1+X”证书缺少社会认可,学生参与度不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拓展教师资源、构筑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提高“1+X”证书社会认可度,激发学生考证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需要高校及时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泰州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对“1+X”的内涵认识有了清晰认识之后,从优化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重修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对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所做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老年照护是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不断提升康养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推动护理专业与社会发展相匹配,推行“1+X”证书制度可以打破传统职业教育专业的束缚,使得护理人才可以在完成本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跨越专业学习其他必要的职业技能,这对从事老年照护专业学生而言更为重要。老年照护涉及内容多,包括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社交再构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培养学生多项专业技能,增强其社会竞争力,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养老康养事业发展要求。基于此,本文以老年照护为例,探讨“1+X”课证融合路径,以期为护理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培养幼儿教师而设置,教师通过《语文素养》课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笔者试图从具体的学科角度谈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素养》"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对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以及创新与丰富课程教学方法有重要价值。UI界面设计课程是互联网发展下衍生出来的一门课程,“互联网+教育”形式在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法是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文章结合“互联网+”背景分析了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了具体的改进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发布的职业教育文件中多次出现,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结合新时代会计职业内涵变革,以成立区域职业教育学分认证联盟、搭建“专业课证融通+区域文化育人”模块学分认定运行机制、形成地方行业标准为目标,探索区域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力求促进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区域、区域与国家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立足职业院校,试点学分转换模式,探索学分认证联盟,提高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快速发展使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项目化教学法因其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将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与网络进行结合,以突出项目化教学法的优势,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让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是"短、碎、快",可以促进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在大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文章对相应概念进行梳理的同时,还阐述了碎片化英语学习促进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信息化发展飞速的今天,高校外语的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了信息化的趋势,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的被大学课堂所接受,尤其是在法语的二外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笔者将通过对微课概念的阐述和特单的分析,结合第二外法语的学习特点分析做好精品微课的必要过程,此外还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才智.人事人才》2019,(19):164-165
围绕实现高校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和培训,采用"互联网+就业"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实现从被动就业观到主动就业观的转变。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及其就业辅导处"冯老师就业工作坊"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线上信息推送+线下一对一资源对接服务、线上学生预约+线下精准温度服务、线上学生需求分析+线下辅导专题支持服务模式的具体特点,提出"互联网+就业"精准服务模式实践中存在的反馈信息搜集科学性不足、流程执行力欠缺、微信推文题材内容缺乏清晰定位、辅导教师数量与能力有待提升问题,给出针对性建议,为"互联网+就业"精准服务模式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才智.人事人才》2019,(24):238-239
文章以助推吴江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分析"互联网+"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指出当前吴江全域旅游发展的亮点和瓶颈因素,并就推动吴江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引流能力等针对性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它赋予了学习新的模式。本文采用偶遇式问卷法和访谈法,运用对比分析法,从发展混合式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混合式教学在南京市仙林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旨在探索出有效解决混合教学模式目前发展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各个高校着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也变成高校教学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信原理》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领域中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在“新工科”大背景下,基于对相关专业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等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探索此类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华娟 《人才瞭望》2017,(14):154-155
人力资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背景下,泉厦高速公路公司职工培训可通过基于“互联网+”的E-learning、M-learning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职工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大幅降低职工培训成本.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同时能够有效破解终身教育办学困境、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终身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本文以姚优教云课堂为例,提出基于“双向多维”视角助推区域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建立自上而下的保障机制、完善“五维”教学机制、开展自下而上的“数字+终身教育”活动,为构建服务全民学习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余姚样板、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终身教育数字化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当前独立学院《网页设计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并分析当前《网页设计基础》课程现状,主要介绍慕课在《网页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的应用,目的在于提升《网页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水课”泛滥,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足等现象,基于OBE理念以项目为载体、线上线下相融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方式融入、软硬环境融入、教学评价融入、OBE理念融入及课程思政融入等,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改革实践表明“五融”铸就“应用型金课”成效显著,是解决知识增量而学时下降困局之利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工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首先从新工科建设背景入手,探究如何在《经济管理基础》通识课的教学中把课程思政、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和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其次在《经济管理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对照新工科维度提炼思政元素;接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最后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