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的光辉历史、宝贵的经验和优良的精神传承下去。要充分发挥“百年历史”的教育功能,把“历史”教育与“历史”结合起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行”;坚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党史素养,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党史学习教育贯通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当中,坚持创新教学主渠道,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百年党史中蕴藏着大量的劳育资源,积极开发系统化的党史劳育资源,是高职思政课劳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职思政课党史劳育资源的系统化开发应遵循政治规范性、价值引领性、学生主体性、职业训练性的基本原则。聚力线上线下资源库开发,推进多学科协同开发,加强跨界合作开发,注重区域本土化资源开发,是高职思政课党史劳育资源系统化开发的有效路径。通过推进理论性教学、探究型教学、实践域教学、情境化教学、议题式教学,党史劳育资源可以在高职思政课得到创新应用,成为高职思政课劳育建设的重要引擎,赋能高职思政课改革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史教育教学是对党史的经验事实和理论智慧集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问题意识”内化和塑造是助力青年学生学深、学透、学实党的历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当前青年学生在党史教育中依然存在对党史学习中实质问题的剥离化、表象化、虚无化、狭隘化等误区,需深究学理依据、探究问题根源、找寻解决之道。用“大历史观”思维审视百年党史、回到党史的特定语境中领悟原味党史、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党的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践行中追寻现实价值。文章从逻辑、现状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探寻学生“问题意识”培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密不可分,党的历史是革命传统和精神智慧的传承与发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想要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作用,为现代化社会建设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改变思政教育途径,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学生认真学习党史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本文分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究党史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通过具体实践发挥出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研究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相关研究始于2007年,在10多年的时间里,众多学者对高校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的必要性、风险及不足、实现路径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的进程。未来高校在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上将更多注重自身高校特色、注重大思政课与百年党史的融合、注重实载体与虚载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故事的讲述与传承,而包含《现代汉语》的文学类课程体恰恰是讲好故事的沃土。挖掘《现代汉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传承民族文化是时代教育任务,更与当前大思政教学观不谋而合。因此,将《现代汉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教育的现实出路。站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视域下,关注《现代汉语》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思政素材的深挖掘与活利用,及时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聚民族复兴力量才是教育的理想归宿。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通过教育的延续将民族文化、语言魅力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强化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功能,对新时代大学生有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担当责任、启发现实功能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环境还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应该从加强思政课堂主阵地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做好社会实践工作、打造优秀新媒体网络平台四个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发挥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功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三个角度对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衔接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接着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对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脱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随后,文章就脱节原因进行了分析:应试教育制约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上不重视衔接;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在教育实践中缺乏衔接的途径。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高中政治课与大学“思政课”衔接的三个对策,分别从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四个方面加强衔接。  相似文献   

9.
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基于此,本文在“三教”视阈下对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三教”视阈下开展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其次分析“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现存问题,最后探讨“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两路”精神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将“两路”精神融入交通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是弘扬和传承“两路”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应然之举。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两路”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存在重视不够、协同不强、方式单一的困境,按“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通过抓大方向、建大师资、办大课堂、搭大平台等途径,发挥好“大思政课”在铸魂育人与传递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获得感,是指高职学生从思政课学习中所得到的:知行合一的体验感,格局渐开的成长感,羽翼渐丰的满足感,醍醐灌顶的顿悟感,成就积累的幸福感等。高职学生获得感的产生,受社会评价的传导性、课程影响的隐延性、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老师教学的局限性等方面影响。为克服负面影响,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需要多方努力。通过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创设“参与式”共建课堂,拓展“沉浸式”参赛模式,完善“全过程”评价机制等,聚合学习的外驱力与内动力,全面提升高职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从而扩大思政课对学生成长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双重价值,是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有力支撑。不断推动党史教育融入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有利于丰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体系,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党史教育融入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和具体路径,引导研究生学党史,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指导研究生生涯成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养成教育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是两个课堂相融合教育的关键。只有传承红色基因,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才能回答好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旅游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现状着手,研究分析如何推动思政课教学与职业养成教育的关系和意义,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旅游职业养成教育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起点谋划党史学习教育各环节总体安排,深刻把握“一个总体要求”,创新实施“三道加法”,细化落实“九项任务”,推动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有序有效。通过积极创新与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对新形势下高校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在价值观引导和人格塑造方面,“大思政课”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格局进行研究探索,分析“大思政课”与传统思政教育的区别,阐述现代教育理念与“大思政课”结合的必要性与当前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的现状,并给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格局的建构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为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提升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必然之举。关键在于明确高校思政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领航地位,发挥思政课的领航作用。高校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了“何以必要”的问题。思政课能够领航课程思政,是由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所决定的,回答了“何以可能”的问题。构建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方法引领、师资队伍引领于一体的现实进路,回答了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推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涉农高职院校具有培育“三农”新型人才的职责与使命。脱贫攻坚作为“三农”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形成了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成果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具有较强的契合性,是新时代涉农高职思政课育人的关键内容。从其价值意义上来讲,脱贫攻坚融入涉农高职思政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情怀与担当,形成贴近高职学情的思政“金课”。在思政课教学中,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立足高职专业特点和学生学情,综合运用脱贫攻坚经验、精神与先进事迹等方式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盐城市为例,研究地方红色文化如何融入“00后”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分析研究盐城地方红色文化现状、盐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盐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以及其实际价值,探讨在“00后”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时导入本土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传统的职业教育正融入数字化理念进行改革。职业院校的思政学习,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为践行这一要求,职业院校应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聚合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延伸教学环境,将“听党话、跟党走”的道理讲透、讲深,使得大思政视野宽起来、课堂大起来、内容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高校推行“四史”教育,不仅是落实党中央政治任务的基本政治要求,更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举措。高校思政教育同“四史”教育联系密切,二者本质属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方面契合度较高,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行性。鉴于此,本文应从课程化、活动化与立体化等维度入手,助力“四史”教育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提高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