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当下表现形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文化自信、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共识、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文化话语权.立足于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现实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将一元主导与尊重多元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包容并蓄与批判超越相结合、多维解读与恪守边界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构建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增强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引领作用和积极拓展我国价值观对外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以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网络传播环境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导,需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发展方式多样化相结合;二是坚持加强网络媒体建设与完善网络管理机制相结合;三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负面信息过滤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生动载体,具有承载、传递和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功能。由于当前榜样自身存在认同困境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不够等内外制约因素,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要发挥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需建立榜样生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契合机制,突出民族性与时代性、党性与人民性、中国特色与人类共性的统一;建立榜样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整体推进机制,突出由"权威主导型"向"互动引导型"的模式转变;建立榜样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引导保障机制,突出社会引导与制度保障的结合。只有实现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成培育、宣传传播、学习践行"三大环节中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芳  张静 《理论界》2020,(2):50-5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利益与价值、自利性与社会性、内在的功能秩序、内在精神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单纯依靠教育养成式的价值引导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法治强化式的强制规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法权要求,是当下及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秦彪生 《云梦学刊》2016,(4):138-141
中国体育精神是体育领域的中国精神,充分反映了当代体育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足基础、根本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当代中国体育精神,将中国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信,促进人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风险社会的到来及其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是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无法回避的现实境遇。化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风险,需要积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存量,而要累积社会资本,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是必然选择。当下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通过强化法治教育、转变治理模式、完善相关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法治建设等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奠定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和社会现象,网络直播在受到网民青睐和资本关注的同时,也存在内容质量不高、违规监管不力等问题,这影响了网络直播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学界对网络直播的关注较少,缺乏对网络直播实践的总结凝练和理论指导.文章运用文献研究、网络调查等方法,对网络直播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平台类型、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和规范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网络直播在其产业链构成、用户特征、平台类型、内容生产和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独特规律,在政府引导、社会监督、企业创新、网民追捧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直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时代,迅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与亲民的交流方式激发了公众舆论参与的热情,致使网络舆情呈现出公众意见表达自由、群体喧哗频繁、舆情管理复杂等特点,在此背景下,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对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价值.网络舆情引导管理与议程设置具有内在契合性,通过分析议程设置基本原理,以杭州保姆纵火案为案例剖析,围绕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提出强化责任意识、完善互动机制、提升媒介素养、落实监管及防控措施、培养专业人才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电子游戏互动传播的研究,对于影视剧创作与游戏内容创作之间的相互借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针对目前高科技影响下娱乐内容传播新趋势的一种关注,互动传播的特征研究在未来娱乐产品的内容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仪式在社交媒体场域大范围传播,对强化国家认同、丰富集体记忆、凝聚价值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一种传播逻辑严谨的政治仪式,需要传递动静结合、塑造相对具象、用户“在场”拟态的传播场景。特别要完善符号释读叙事,通过对现场细节再标记、对关键信息再确认、对关键场景再传播,进而回应政治仪式与传播意义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注重政治仪式直播的适宜性、兼顾政治仪式情感的互动性、珍视政治仪式传播的公共性,不仅有利于规范政治仪式的传播秩序,更便于观察政治仪式直播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算法推荐下公共议题的形成和传播普遍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需求匹配与规则选择的议题生成阶段、智能推荐与内容适配的议题分发阶段、协同过滤与互动扩散的议题扩散阶段、主动屏蔽与被动消失的议题消解阶段。算法平台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过度迎合用户娱乐和本能需求,导致"娱乐至死"的转向和网络信息内容走向浅薄低俗的趋势;二是算法平台客观中立的表面下是商业资本的监视、规训和操纵;三是算法平台公私领域界限模糊,公共议题的公共性被侵蚀。政府应规范信息秩序和传播生态,引导公众和平台有序地传播信息和理性地交往互动;算法平台要兼顾人文和技术,坚持新闻伦理,优化算法机制,发挥技术优势;公众应激发公民意识,提高算法素养,共同促进公共议题健康、有序、合理地传播。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兴的媒介技术和产业,网络直播因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迅猛的发展速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同时也因失范传播引起社会广泛诟病,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治理之道必要而紧迫。归纳梳理网络直播的失范现象可见,存在自我式传播失范和传播主体间传播失范两种框架。网络直播的失范治理,应坚持先管理再治理、自律和他律同行、内向式建设和外向式管理并进、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理念,从技术控制、人文规约、社会法治这三个路径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3.
何殿 《江西社会科学》2023,(10):199-205
随着新型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场成为信息传播、意识形态碰撞的新阵地,导致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为占据新传播格局下的信息传播制高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新时代以来,新型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在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效果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形传播、立体传播、有效传播、主导传播,使其入眼入脑入心,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这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凝聚和激发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是集微信息、微社区以及微媒体等多种媒介形态为一体的新传播时代,它不仅蕴含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蕴含着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作为新传播方式的实践主体之一,大学生在微平台中的人际关系逐渐异化,其交往已丧失了传统交往的伦理蕴涵,这不仅使现实生活领域日益遭受挑战,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美德的养成与完善。鉴于此,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避大学生交往价值功利化、加强微平台中隐性德育的渗透、加强网络精神共同体的构建等方式,或许是大学生超越网络交往异化,形成网络共同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构建和谐伦理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冠疫情背景下网络谣言的法治化治理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的基础.新冠疫情谣言传播呈现出渠道立体化、内容碎片化、扩散速度实时化、动机多样化等传播特点.谣言治理中存在惩处力度不足、政府单向主导化治谣、言论自由和网络谣言界限不清、“塔西佗陷阱”和“老谣新传”等治理难题.基于法律与政策关系、多维共治理念、比例原则、法律普及和技术治理等法治理念的考量,建议提高网络谣言治理的立法层次和系统化程度、培育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规范谣言司法治理的谦抑性、增强技术手段下辟谣平台和谣言预警机制建设、建立信息透明公开的社会沟通机制,维护舆论的正向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王充  徐晓风 《社会科学家》2023,(12):154-160
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作为元宇宙数字世界社交活动的载体,集成了沉浸式情景建构功能、高度的人机交互功能以及确定性意识协作功能,构建了开放、多元、自由和真实的多维社交场景,实现了人的生命和意识的飞跃,延伸了人的价值观的物理存在,拥有了价值观交换体系,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属性。运用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架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是回应广泛而深刻的数字技术变革、传统传播方式日渐式微以及数字生存条件下思想多元多变多冲击环境中跃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以新形势为牵引,需要遵循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七层价值链的规律,依据元宇宙社交的网络协议簇,形成虚拟和真实空间的价值共享机制,进而提出运用元宇宙社交网络社区架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的策划。在靶向精灌中提供动力支撑、在改进治理技术中筑牢法治保障、在增强虚实互动中创设新型表达、在促进人机结合中丰富人文内涵,以此构建带有价值倾向性的元宇宙社交社区架构,形成虚实世界价值观层次的有效共振。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 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典型案例与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对集中,其中要求公民对自甘风险行为自行担责是鲜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路径对策,包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内容的实际运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裁判依据的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具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面对网络社会发展新态势,由于未能充分顾及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载体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过程互动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传播受众在信息传导中地位的空前提升,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却效力,进而严重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对空前变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亟需通过加强对传播主体的思想教育提升其认识水平、以严格监管来规范传播载体建设、建立多元立体审查机制对传播内容严加甄别以及增强全体网民的媒介素养与净化网络空间等手段,切实提升传播实效,进而完善互联网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效力,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传播体系?增强话语的适应力与附着力,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正确认知新媒体格局下传播生态格局的变化,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变革传播话语,优化传播语态,建设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开放的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人们讨论和传播公共事件的重要平台。为了保护正常的言论自由,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法律应当对传播不实言论的网络谣言现象予以治理。从加强网络谣言治理效果的角度看,应当完善相关法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立法,从严责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相关主体。同时,治理网络谣言应当从根本着手,要切实消除滋生谣言的社会条件,给普通网民提供甄别一般网络信息与不实网络言论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