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足区域文化,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已成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特色馆藏文献数据库,是地方性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流行趋势。钦州学院图书馆结合馆藏特色,发挥区域优势,确定科学的体系结构,组织高素质的建设队伍,构建刘冯文化特色数据库,提高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水平,将对进一步研究刘冯文化,促进图书馆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时代要求融合更加紧密,形成鲜明特色,见到显著成效,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展使然,也是高校大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自觉担当。新形势下,需要树立一种理念,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思维;实施两个融合,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加强三项投入,提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保障;运用四类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层级;发展五种形态,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外语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日跨文化交际和学生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至关重要。铸牢文化自信亦是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本文在梳理课程思政以及文化自信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实施,跟踪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以期切实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4.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深度落地,需要对其实施状况进行客观且全面地把握。本研究对山西工商学院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调研,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理顺课程内容,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凝练校园劳动文化,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深化专业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丰富学生评价方式,推行“档案袋”评价法;增强劳动教育资源保障能力,建立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能加强大学生自身民族自豪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大学生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本文以《旅游接待业》课程为例,进行基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旅游接待业》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从教材建设、教学过程、课程考核进行课程融入文化自信培育的教学实践,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构建《旅游接待业》课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实施保障体系,力图构建专业课程建设内涵文化自信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是高校中重要的一个专业门类,也是目前高校改革的重点学科之一.尤其在当代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各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对人才培养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本文对江西A大学外语院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对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验要求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要求开发和实施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我校将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教学方式方法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由于该课程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教材,没有传统的经验可借鉴,拟结合我校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寻求校本课程有效点,从内容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策略上进行实践与探索,倾力打造综合实践活动课亮点。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中开展劳动教育,响应了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有着必要且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双主线四维度”的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劳动元素,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校企”师资共同授课,构建持续改进型专业课程+劳动教育闭环系统等举措,将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提高融入专业教育,使高职学生在具备职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职业荣誉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和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对于推动教育强国和科教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作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高职专科学校,需要不断深化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学前教育师资和促进学前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了更好地帮助高职专科学校进一步厘清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思路,明确办学与发展的方向,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本研究以T校的实践经验为例,通过从专业办学理念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重构、“GUK+”深度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对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以期为高职专科学校解决学前教育专业办学中的问题和困境,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更好地培养高职高专人才的能力,需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改革。本研究从课程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构建特色的课程标准体系、合理的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化学平台课程的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办学理念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向引领,主要体现了高校发展的愿景。而课程思政建设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因此将彰显高校教育教学思想的办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高校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向,与课程思政存在内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目标一致、路径融合、内容互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目前,办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存在教师参与性不高、认知与能力不足、教学资源配备有限、评价方式有待完善等困境,需要教师首先树立将办学理念融入课程思政的意识,将办学理念融入课程各环节、教学各环节、注重实施效果,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真正效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体育是高校教育的必修科目,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优势,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来实现思政教育,改革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体育文化、评价体系、师资等,还要推动各部门协调配合,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的实现,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构建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具有重大的时代和实践价值,拥有共同的实践属性、一致的育人目标、相同的务本崇实原则等理论逻辑。现实路径主要有:打造以“劳动”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精品课程;善用“大思政课”,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中融入劳动价值观教育。评价维度主要从目标、过程和成果三个维度来展开。  相似文献   

14.
杨慧娟 《人才瞭望》2017,(16):91-92
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优化创业教育,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置专业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利于学生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为社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便于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中,推动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生态学观点论述了钢琴教学生态课堂的概念和原则,并提出了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展开研究后认为:生成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是构建高校钢琴教学的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并对这两种教学法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职业锚和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探究劳动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构建劳动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作用模型。利用问卷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劳动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高校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特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出劳动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意义,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双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双语课程评价体系大多为结果导向,且没有充分体现双语教学的特色.本文引入了CIPP评价模式,构建了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大学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对双语教学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且注重信息反馈和双语教学课程的持续改善,该评价方法对于完善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提高高校的双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完善学校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互融合的立德树人协同体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新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也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为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就要做到:一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守思政工作正确方向;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头脑,构建思想铸魂体系;三是培育思政工作品牌,打造思政工作特色;四是完善思政工作项目,夯实思政工作根基;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思政教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影视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开展影视教育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培养及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感知力和想象力。国内少数民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但少数民族地区受到民族、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开展相对落后或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少民地区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研究旨在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影视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为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民族特色本科院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提供借鉴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高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正面临转型发展,着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深化改革,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从设施设备、信息服务、课外实践、实训立项、学科竞赛、学分制度等六方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并提出组织、场地设施、经费、制度等保障措施,希望能为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