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韩语专业的建设与实践,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产教融合是应用韩语专业建设与实践的重要模式,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存在软性条件不理想、政策制度不健全、供给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针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韩语专业建设与实践存在的问题,采取强化教学条件、完善相关制度、调整专业布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平面设计基础上,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形势下,紧跟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产生的新经济形态的最新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卓越工匠价值塑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江苏省数字创意产业人才需求,为服务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向数字文化创意产业、AR人工智能等高端岗位群,培养能以数字赋能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创作、实践、传播和服务的“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智慧工匠人才,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众多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将基于产教融合机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以来,产教融合成为广大职业高校积极探索与践行的新道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着力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依托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电子商务专业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电子商务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其人才培养直接对接企业与社会,所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就业创业效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因素较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要根据影响因素寻找提升路径,助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产教结合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一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优秀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为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提供了可能.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及社会的极大进步,使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望.探索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是家政学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对家政学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融合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合作,促进家政学专业课程改革;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落实校企协同育人成效;加强政-校-企三方的通力合作,解决校企协同育人落地问题,企业主动提供人才培养多元资源,经费投入稳定、物质保障等,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满足本科院校中的全新育人需求,产教融合逐渐成为了高校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方向与目标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院校来说,以产教融合为基准,开展高效化的教学模式更新与改革活动,已经成为了这些学校的重点工作任务与目标,能够有效解决专业教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基于此,本文以酒店管理这个专业为例,结合产教融合下的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困境,提出了有效的改革策略,包括注重人才建设,共育双师队伍、树立全新观念,深入产教融合、坚持求同存异,提高学生能力、建立基本法规,完善顶层设计、深化校企合作,更新合作机制这几方面,希望能够借此为酒店管理专业推进产教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是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工程人才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重视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并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分为新工科和课程思政融合素材的选取、增强教师对两者的融合意识和提升课程教学与现场实践的紧密程度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对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培养“数字工匠”成为新时代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与智慧社会的核心驱动要素。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思考如何有效挖掘和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让他们在数字经济潮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以数字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及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邓永霞 《人才瞭望》2023,(15):14-16
<正>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是2022年南宁市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才会议精神提出的人才工作战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随着经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如何为服务壮美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人才城建设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项目为例,  相似文献   

10.
孟庆兵 《人才瞭望》2023,(15):69-71
<正>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实际需求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行业需求。地方高校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学校与企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政府引导作用、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等策略,地方高校能够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瓶颈。这样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还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因此,探索和构建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解决就业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新时期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背景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协调产业需求、人才供给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部分应用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将“校企协作,工学结合”等产教融合理念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中,探究其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国家与社会培育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应用型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实用型人才,提出产教融合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教学特征,明确应用型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实践导向与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特征。同时,探究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从教学、产业角度深入分析产教融合的内涵。结合相关理论要点,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明确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需要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就业支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以及促进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产教融合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策略,以期促进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永明 《人才瞭望》2016,(12):186-187
教学实践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高校向技术类型转型,并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广播编导专业来说,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可通过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水平、优化设备资源分配、实践操作规范化、加强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来培养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将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其中就包括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现如今大量新技术融合到新闻媒体中,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发展背景下为播音专业的发展提高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播音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高校作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想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所培养出的播音人才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就必须快速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以及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专业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数学是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提高学生数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为满足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工程认证的建设要求,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已不能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学习通教学平台,通过重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以及构建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对高等数学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了我校软件工程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在国家、社会对于研究生培育质量的高标准下,专业型硕士培养需兼具“学术型”“实践性”“职业性”三大方面,需面向国民经济社会主战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提出产教融合是培育专业型硕士的有效路径。因此,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探究和分析凸显其实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仪器分析》课程是高等院校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受众广泛且影响深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新工科建设任务要求下,本文分析了工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所面对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挖掘该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教学条件如何建设,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改革、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吉林工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高校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模式以及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房健 《人才瞭望》2021,(7):15-18
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技术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摇篮是高校.为迎合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众多高校新设置了大数据专业.大数据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立足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实际,调查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及存在问题,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  相似文献   

20.
王敏 《人才瞭望》2023,(8):42-44
<正>作为当前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方向,新工科的出现给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众多高等职业院校以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作为工程专业发展的基点,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人才输出的重要渠道,是我国工程行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工程检测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在当今时代的影响下,工程检测优秀人才十分稀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工程检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