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市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和枢纽性作用,而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发展引致智慧治理成为新的发展态势。在智慧社会建设背景下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系统梳理新发展阶段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相关治理现代化评估文献的基础上,从多元共建、平安市域、社会共享、智慧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业务》2022,(20):12-13+75
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是整合城市社区治理资源、统筹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系统性工程,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体现。坚持党对社区治理的全面领导是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3.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新时代下,基层社会面临的矛盾、风险和隐患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全面剖析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网格治理、维稳管控等典型业务场景存在的难题,创新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并针对矛盾纠纷化解等典型业务场景提出应对策略,助力提升基层治理的速度、精度、温度。  相似文献   

4.
潘妃 《办公室业务》2024,(7):127-129
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了党建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基于此,文章总结了贵州党建工作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探索出网格化、多元化、数字化等赋能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以期为相关党建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省江油市做了有益的体制机制探索,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本文通过观察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思考实践价值,进一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监督、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能否成功推进,这也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精英自上而下的政治吸纳,强化对基层经济、社会团体的组织嵌入尤为必要和迫切,对于促进基层治理中领导力的内生性供给、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天津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但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天津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切实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信息技术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享性等特点,在整合社区资源、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区块链技术,由政府主导,加大新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规范监管体系,能提高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交流沟通效率,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也有助于打造高效的智慧化社区。基于此,文章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化社区治理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2],基层治理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治理的成效。所以,要将基层治理放在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中更为重要的位置,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是要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同治理的格局。因  相似文献   

11.
张栋 《决策》2023,(8):53-55
<正>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创新打法,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高举“一面旗”、织密“一张网”、搭建“一平台”、泡好“一杯茶”新打法,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特大城市作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地方治理层面的承接载体。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文章以我国西部特大城市陕西省西安市为例,提出西安市社区治理现代化面临着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治理难度增加、城乡社区发展不均衡、城市社区类型多样和冲突多元、社区治理模式不统一等方面的挑战,应从制定城市社区整体规划着手,依托党建汇聚各方力量、通过社区教育促进社区软实力提升、借助科技助推社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现西安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会霞 《领导科学》2022,(12):104-107
市域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在层级结构、制度政策、治理空间及科技人才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是,我国城乡二元分治结构、政府部门的职责不清、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的不足、“城市大脑”功能的不完善等,使市域社会治理在探索与转型相适应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其应对、化解和处置,需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治理理念。具体来说,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治理,促进市域社会治理整体性发展;构建高质量的权责体系,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的合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筑牢市域社会发展的安全屏障;打造城市“最强大脑”,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和支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显著成效凸显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本文将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治理载体、行动体系和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发挥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是从制度层面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使得加快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备受关注。社会体制改革理应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关键之举。本文从制度层面入手,着重论述基层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在改善社会治理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将浙江建设成为"平安中国示范区",这是浙江省在新时期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要以重大工程为抓手,建成包括基层机构、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基础服务、协商平台等社会治理重大设施项目,进一步优化全省社会治理的基础性设施支撑,有效解决社会治理和服务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正逐渐成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促进数据整合和智能分析,并加强公众参与,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能和响应能力。因此,文章旨在探讨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导向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管理工作、提高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从聚焦基础数据能力、打造社会治理中台安全“底座”、形成业务共性及通用能力平台产品三个方面,充分结合重点人员分析预警、社区事务分类识别等典型场景应用实践,构建了“数据+平台+应用”融合模式,为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等服务能力提供了探索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赵福昕  孔陇 《领导科学》2023,(6):97-102
重塑基层社区治理逻辑思维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思路在领域建设、价值遵循、发展目的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当前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目的要求和执行结果相悖,具体体现为精细化治理要求与基层减负放权的实践逻辑相悖、民主协商制度与治理共同体聚合力不足相悖、智能高效治理要求与数字鸿沟难以跨越相悖。基于此,应通过党建引领以提升社区治理管控效能、主体联动以强化社区治理服务效能、科技赋能以激发社区治理创新效能、文化渗透以释放社区治理的绿色效能等,将“四维蓄力—四重效能”作为重塑基层社区治理格局的路径选择,将构建有序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作为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布局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市域既是国家治理体系运转的重要节点,又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在纵向结构上实现上下贯通,让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搭建权责明晰、层层联动的纵向治理架构;要在横向结构上实现全域协同,形成多元主体基于"协商同意"的新型市域社会治理秩序,在合作共治的框架下横向动态研究制度的运行绩效,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将政治的引领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自治的基础作用、智治的支撑作用有机融合,立体化推进社会矛盾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