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将美育融入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与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出新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从美育视角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和融合,深入梳理当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实现路径,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增强政治素质、加强道德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打下基础。随着各类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国家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美育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育对于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品格素养起着重要作用,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紧密关联性。本文通过对美育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剖析二者相关性,阐述当代背景下美育内容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用价值,为方法研究与教育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段精辟论述,为高校德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院从2001年开展了学生“两课”学习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即大学生德育“四六”评价体系。此项改革已先后在四届在校学生中进行试行。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一做法,在上海高校德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专题交流。为了更…  相似文献   

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导向、开发作用。我国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内容结构,同时要积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努力为祖国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灵魂,并贯穿其全过程。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是新形势、新时代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揭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载体,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OBE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生为本,协同育人,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推动大学生个性化成长,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从OBE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进行了全方位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冯琛 《人才瞭望》2016,(2):45-46
当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人群.然而,他们在生活及心理方面自理能力较差,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程度较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式,可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与学生父母沟通和联系,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科学有效的"家校双向合作"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合作的状态,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缓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与成才观的有效途径。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结合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探索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教育,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德育目标。文章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构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高校中的共青团组织承担了团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要职能,发挥着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在时代背景下,研究共青团组织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高校面对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依据协同创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能力和精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中“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与理论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机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宿舍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主要也是对人的教育和管理,它是整个高校德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要重视大学生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扎扎实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大学生宿舍中去。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员参与的广泛性、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教育理念的人本性的特点。从现实情况来看,“大思政”格局下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育人模式陈旧单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现实困境,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扎实推进“大思政”格局的构建,高校在统整多方资源上,构建“三全”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在利用教学模式上,活用、巧用专题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大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稳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载体之一,针对网络文化新时代赋予的特征及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创新途径,以期望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有效而完备的教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主动融入社会,了解民生,体察民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恩与奉献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材料工程系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提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志愿者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内涵、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在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但目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呈现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目的不明确、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方式过于死板的特征。因此,积极分析出现的问题原因并且做出相应对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思想,其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关注度、接受度和认同度。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合”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可用于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致中和”思想可用于处理师生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关系,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