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阐述家校合作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几种主要的家校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现在的网络背景下,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在进行着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我们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上也一定要不断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在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上也一定要勇于创新、做出改变。在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的学校教学一定要利用这一个很好的机会和背景,来帮助学校和学生们的家庭们做好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网络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的家长们充分地参与到学校的活动当中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家庭知道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又可以加强学生与自己家长的交流。在家长的监督与管理下进行更好的学校教育的学习,这种模式是非常好的。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情况,分析其中的优点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者要对农村小学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引起重视,要采取合理教育措施改变现阶段不良教育现状。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要创新德育理念,完善德育内容,建立多元化德育评价机制,注重加强家校合作。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下的德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德育素养,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长远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的教育还不够,需要家长与学校合作,共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来讨论如何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更好的明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瑜 《人才瞭望》2017,(6):152-153
我国的家校关系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尤其是在中职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普遍停留在反馈和解决问题上,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更需要家校共同合力.协同教育就是在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论”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资源,共同促进学生教育而产生的.因此协同教育是研究家校关系的新思路和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如何开展好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弘扬新时期大家访活动、召开别具匠心的家长会和巧用私人订制的家作记载本这三个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探究出发,创新家校合作艺术,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共育未来。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几乎家家都没有互联网设备。在新时期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以及组织作用,同时也应当有效进入互联网优势,探索家校合作发展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通过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8.
冯琛 《人才瞭望》2016,(2):45-46
当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人群.然而,他们在生活及心理方面自理能力较差,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程度较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式,可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与学生父母沟通和联系,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科学有效的家校双向合作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合作的状态,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大量年轻人口外出打工的情况,大量农村的小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留守儿童的情况。因此,对农村留守小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应加大重视。家校共育的模式对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价值观,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意义,并结合自身德育教学经验,提出了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如何整合资源,推动家校协作,实现高校和家庭共同育人,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以地方高校作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家校协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优化家校协作,在实现共同育人方面形成合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策略是一种介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一种具有中正色彩的育人模式,它充分展现中庸思想的调和,展现我国关于育人思想的共育、同育的特征。从具体实践出发,家庭传统的“唯学校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社会中对于“协同育人”的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凸显我国协同育人上的缺失与不足,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成绩、精神状态等多维度障碍,利用“三元循环”的内在特殊性,协调统筹各方关系,从家校社共育制度构建、多元行动嵌入、教育合力开展,做到“2+1> 3”的实际效果,避免“双减”政策流于形式化。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较大的问题,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时常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学生的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引起重视,应尽快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避免因为时间的加长导致问题加重。以此帮助学生及时疏导非生理性的健康问题。但是区别于普通病症,心理方面的疾病不容易表现出来,因为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大多都不会选择找辅导员或者是父母寻求帮助,而是采取自行承受的方式。对此,本文提出在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上,引入家校社联动机制的策略,分别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主体,提出了干预的政策,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