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切实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地方营商环境优化,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探讨"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关系逻辑,必须对放、管、服各自的功能和内涵加以系统把握,并分别与营商环境优化目标进行耦合与匹配。通过对B市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发现:地方"放管服"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遵循服、管、放的总体逻辑,技术赋能促进地方营商环境优化提质增效,制度创新保障地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权力规制确保地方营商环境优化目标得以根本实现。由此,"技术赋能—制度创新—权力规制"是一个可适的逻辑框架,能够解释"放管服"改革视域下地方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失灵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和市场共同调节的市场经济。如同市场调节存在失灵一样 ,政府失灵也同样存在。现有理论已充分论证了市场失灵问题 ,但对政府失灵问题却少有论证。政府失灵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引起经济、政治的不稳定性发展。为此 ,本文仅就当前我国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优化政府行为 ,克服政府失灵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彩红 《北方论丛》2021,(3):137-146
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进展,与放管服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紧密关联。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都包含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和内容,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评估指标中多数也与行政审批有关。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在多维度取得了转折性进展,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手优化营商环境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按照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有为政府”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行政审批和后续监管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从注重数量变化向结构优化改革转变,同时在放管结合上着力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已经从原来的招商引资转向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逐步走向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惯例的道路。建设良好营商环境对地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天津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发达省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先进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同时,指明了天津营商环境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制定过程不科学,政府服务效果打折;二是缺乏大企业生长厚土,加剧实体经济困境;三是政府急功近利,招商引资效果不佳,四是人才政策长期缺位,人才新政难以形成新优势。天津应参考先进地区,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规范政策制定过程,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政策创新力度,营造便利招商引资的一流软环境;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人才政策体系等方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带动天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了冲击,刺激地方政府举债。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2016年“营改增”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不仅会直接促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扩张,还会通过税收竞争、土地出让和支出竞争间接影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且这种间接影响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另外,“营改增”对高水平转移支付地区的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深化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优化官员政绩评价体系以及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是严控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的基石,深入研究营商环境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政策措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政府角色”“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三个维度下的七个方面,探讨营商环境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及其提升路径,发现:营商环境对就业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高就业水平的组态存在三种驱动路径,分别为“效率-资源供给”推动型、“公平-法治环境”驱动型和“开放-市场公平”引领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共资源供给和市场公平在提升就业水平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发展起步较晚的地区,政府效率和政府关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发挥各地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就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基于矫正政府失灵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如市场存在失灵一样,政府在试图弥补市场缺陷时本身也会出现失灵。对于市场经济刚建立不久的中国来说,政府失灵更是在所难免。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矫正政府失灵的必然要求,是当代政府行政改革的普遍趋势,标志着公共行政价值范式的革命性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行政理念的变革,提出服务理念已经成为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范式,其次论述了政府失灵原因及其矫正理论,最后认为中国政府设定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且从矫正政府失灵的视角从“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8.
迟发展国家的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这些国家又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由于政府行为在人类社会行为中的主导地位和市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失灵”,故政府行为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主角。而在迟发展国家环境保护问题更为突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当行为将对该国环境造成根本性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迟发展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出现了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弱化现象。为此,我们应在实行政府行为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政府环境保护行为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9.
曲海燕 《东岳论丛》2023,(4):137-144
县域营商环境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内,以县级政府作为供给主体,影响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外部要素综合体,具体包括县域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基建环境等要素。新发展格局下,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是畅通国内大循环,链接国际大循环的必然要求。顶层设计提供的政策依据、产业集聚提供的比较优势、消费潜力提供的市场需求为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创造了机遇,非正规经济活动与权力寻租的负面干预、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主体需求的期望差距、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不足则为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带来了挑战。由此提出强化市场监管与产权保护、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及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等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财政分权更多体现委任制的特征,地方政府行为以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导致地区间财政收入的竞相竞争,挤占环境规制公共产品的财政支出,造成财政收入与环境规制呈反向替代关系,环境规制失灵。为减少地方政府竞相竞争带来的环境规制失灵,应将环境规制实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责任转移到较高层级的政府,并对贫困地区实施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以推动贫困地区环境规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营销对于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积极介入其中,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从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导致市场失灵的准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三个主要因素来看,政府部门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存在必要性,然而由于成本与收益分离、内部性标准等问题,政府也会“失灵”.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政府行为应处于一定的行为边界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目的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实情况 ,深入剖析我国政府在“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转变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各项义务 ,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府失灵是世界各国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简要概述政府失灵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及其与政府失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在有效解决政府失灵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着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改革和完善政府的体制,并以第三方力量的独立性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伟 《天府新论》2004,(Z1):16-18
从运行型政府失灵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西方运行型政府失灵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这对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良性运转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改革仍不彻底,必须继续推进和深化。本文从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提出了合理界定政府财权和事权,增强地方财政持续发展能力;控“费”强“税”,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彻底解决非预算问题;建立富有弹性的财政调控职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开征社保税;深化税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放管服”改革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撬动作用。文章从政府自身、主客体关系和外部驱动三个维度逐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适用范畴,并基于四重逻辑关系构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运行框架,凸显秉持开放创新、注重原则特色相统一、把握新发展格局重点等新特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激发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主要包括:深化简政放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构建多层监管维护市场主体权益,加快规则对接促进高水平开放,将优化服务贯穿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7.
政府制度性制约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农”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困扰。“三农”问题的根源主要在“政府失灵”。政府与市场是驱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轮子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是必然的 ,对市场经济我们眼下还不能有过多的要求与责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矛盾的主要方面自然在政府一方。 1 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就是“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需要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寻求提高政府有效性的途径。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 ,“三农”问题 ,乃至中国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叶敏  张建雷 《学术月刊》2023,(11):110-122
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浙北某县的发展经验,试图提出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的概念,以刻画发达地区县域政府经济发展行为的新形态及其变迁逻辑。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型试图强调这样一种地区发展模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政竞争的环境下,以土地为单一的要素竞争优势已难以为继,为持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县域政府在上位政策体系提供的大框架之内,试图将辖区内的全要素(土地、产业、环境、政策)进行系统化“盘活”,以最大化地塑造地方发展的竞争优势。这种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式代表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区发展形态,县域政府试图加强对地方发展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治理来提升地方发展的整体效率和对多元目标的兼顾。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参与式管理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惠  贺炜 《河北学刊》2008,28(1):134-137
农村社区的参与式管理是多方治理相结合的产物,既不完全是社区农户的自治行为,也不完全是政府的治理行为。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要求,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同当地农村社区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过程,最后对地方政府职能边界进行合理界定,以期在地方政府和农村社区的功能互补与功能分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机制,推动西北地区农村社区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项制度建设,“行政协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理论上厘清地方政府“行政协商”的定位、内涵与建设的方向等问题有助于制度建设的深化.从定位上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具有两个层次定位:政府职能转变与协商民主.从内涵上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行政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政府部门;第二,行政过程从“任务型行政”向“协商型行政”转变;第三,行政目标兼具社会性目标与政治性目标.地方政府的“行政协商”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地域性问题、主体性问题与代表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地方政府“行政协商”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