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证券分析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脉关系收集公司与行业信息,将各种来源的资料和信息转化为分析师报告,但分析报告的信息效用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持股比例和收益回报波动对分析师跟踪的信息含量增加效应具有放大作用,公司信息透明度对上述增加效应具有抑制作用。在信息需求较大、信息供给较差或收益风险较大情形下,分析师报告的信息含量增加效应表现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晓玲  刘中燕  任宇 《江淮论坛》2012,(6):63-68,75
分析师关注的经济后果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对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无显著影响。该研究结论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增量证据,有助于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加深对证券分析师监督职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政府干预和法治环境共同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治理环境。本文在LLSV学派比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说明地方治理环境与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所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越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国有上市公司所处地区法治环境越好,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表明法治环境是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程度也成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动因。  相似文献   

4.
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反应,并对不同行业环境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内资本市场会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反应,引起交易量和股价的波动,但除交通运输、电力、采矿业等的环境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相关外,其他行业及总体样本的股票价格都不受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制造和电力等行业的重污染与非重污染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通过样本配对发现披露与不披露或有环境负债信息的公司之间股票价格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市场监管部门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有效指导、监管和激励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披露之后的各类补充公告与更正公告被形象地称为"年报补丁".通过系统地考察年报补丁公司的财务特征及公司特征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发现补丁公司的业绩较同行业的无补丁公司更差,但不同类型的补丁公司业绩较差的原因不尽相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较快,但利润总额的增长较慢;且资产负债率更高.在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更高时,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对较差.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年报补丁都损害了定期报告的权威性、可信度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必须首先了解哪些公司出具年报补丁的概率更高,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年报补丁现象建立一套有效的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是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旨在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制度安排,通过影响对管理层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力度,进而影响其披露的质量.文章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环境绩效信息的因素,并针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及时性是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本文以2003-2009年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盈余预告及时披露策略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坏消息而言,公司管理层更倾向提前披露好消息.同时,采用这种及时性策略时,对于信息披露的表述也更为清晰.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小、非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以及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都倾向于选择该及时性披露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能帮助资本市场信息使用者基于时点和内容表述来判断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而且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西部经济的高速发展,是资源的减少、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信息披露成为每个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将内容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我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年报环境信息状况进行了调研。在研究中发现,西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以补充信息披露为主,尽管每年环境信息披露呈上升趋势,但是披露内容零散、简单,总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3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1207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度量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通过经营现金流量模型、生产成本模型、酌量性费用模型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模型,度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水平.最后通过构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检测内部控制能否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实现对假设的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盈余质量越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张梅 《东南学术》2011,(6):116-125
本文以2001—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私有信息交易理论,分析审计质量如何影响股价波动同步性,以及"国退民进"浪潮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正相关,并且这种正相关性仅存在于正向盈余管理的情况中,而在负向盈余管理的情况中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明显。同时,"国退民进"浪潮显著减弱了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不但丰富了审计质量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加强信息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中英文权威期刊中发表的资本市场开放下信息中介与市场信息环境为主题的文献进行述评和展望。首先,基于现有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影响、境外投资者的作用、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影响三方面展开,总结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其次,指出信息中介是资本市场开放改善信息环境的重要途径,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后分析师、媒体和审计师市场信息中介的反应,及其对市场信息环境的作用。最后,对资本市场开放与信息中介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为后续完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结合沪港通、深港通具体情境构建了未来研究框架,为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9,(10):223-230
随着国内外财务丑闻事件的频频爆发,我国学者对财务报告真实性及控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愈发关注,我国财政部和有关监管部门也颁布了一些政策规章,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奠定了基石。分析探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内控缺陷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动性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可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披露质量均和盈余管理负相关。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来有效约束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实证检验表明,公司的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能够发挥投资者的保护功能;仅通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频率还远远不够,关键是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没有成为投资者保护的有效促进因素,反而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对此,应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监管,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实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A股市场10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主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企业家风险偏好对企业盈余质量的主效应以及产权特征对企业家风险偏好与企业盈余质量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家风险偏好与盈余质量负相关,且这种关系对正向盈余操纵显著;在企业家风险偏好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过程中产权特征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坚瑞 《东南学术》2024,(2):86-96
以数字化转型强化内外监督,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夯实社会发展“绿色基石”的新方向。借助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信息披露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内部控制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不同情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在高管绿色认知水平低的企业、非高耗能行业领域以及制度环境不健全区域中,上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政府与企业应协同发力,强化企业内部治理能力与外部监督力量,提升企业碳管理水平,推进数字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证券分析师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证券分析师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而他们所做出的预测往往是有偏的,也必然影响到资本市场配置的效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在被关注公司的行业选择上存在"趋同效应", 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和财务信息高度重视,但对公司的治理信息则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来自深圳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文  崔刚 《兰州学刊》2009,(10):49-53
文章以深圳A股市场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降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促进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连接证券市场资金供给与需求双方的桥梁,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如何度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未达成共识。股份全流通后,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制度是实施监管的基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需要从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构建全流通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信息报露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信息的有效性是市场有效性的前提。强制上市公司作出信息披露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手段。要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必须改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质量,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杨世鉴  韩传模 《河北学刊》2012,32(5):144-147
预测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地减轻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帮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未来价值作出判断。为了保证预测性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而预测性信息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又使得信息披露的监管难度增加。同时,由于制度背景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中外预测性信息披露在方式、内容及态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借鉴国外监管方式的同时,应建立适应中国预测性信息披露环境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