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产生比喻义,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强度;一方面是人的思维定向、兴趣和情感等文化心理状态."取象类比"思维在戏曲行业词语比喻义上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大量的戏曲行业词语的词义通过类比使词义得到扩展,逐渐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一般词汇当中.  相似文献   

2.
“寻常词语艺术化”是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的。虽然限于当时修辞的发展水平,这一课题在提出之初有其缺陷性,但是瑕不掩瑜,“寻常词语艺术化”这一理论终究在汉语修辞发展史上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指引后来者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既有精确词语,又有模糊词语。精确 词语和模糊词语是相对而言的。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要求表达精确,也就是说要使用精 确性的词语。但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 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因为模糊词语有时比精确词语更适应交际 的需要,更具有特别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旧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词语”是现代汉语中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词语,与古代汉语中已不为今天现代汉语所采用的“历史词语”有别。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旧词语”产生的上线。“旧词语”的产生,自有其历史变迁与文化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汉语新兴词语模层出不穷,研究时既应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也应研究每个词语模的个性。近两年非常流行的"X门"和"被X"无论是结构特征和语义演变机制,还是语用效果和发展动因等都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但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认为景教经典充满儒道释味,虽然不乏一些介绍景教借用其他宗教词语的文章,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甄别这些词语的来源,更不用说分析这些词语在景教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从词语角度出发,选取了唐代景教文献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核心词语进行考察,重点分析这些词语的来源,以期探讨这些词语对景教在中国传播的本土化策略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出位"这一当前热门词语纳入文化视野下,通过文化寻根以及该词现行词义表现,探讨其背后文化因素的变动,对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的"出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大陆在制定吸收境外投资政策和港台投资者在考虑向大陆投资时,都视大陆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一项特殊而重要的因素。虽然在十年来的投资过程中,双方都实在地感受到了这种因素的影响,但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这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往往被估计过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涉及到对大陆和港台合作前景的评价,因而有必要对大陆经济体制现  相似文献   

9.
刘彩霞 《阴山学刊》2009,22(4):46-49
“乌”族词的形成源于乌鸦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又蕴含了汉民族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乌”族词可以分为形象词语和象征词语两部分。形象词语又以视觉形象居多。象征词语包括借物征取义和借谐音取义两类。  相似文献   

10.
论词语的文化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负载着文化信息。透过词语,可以窥见民族文化的状况。本文着重分析了词语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有着时代色彩。词语的时代色彩以其理性意义作为基础。决定一个词语是否具有某种时代色彩,除了同其理性意义发生关联外,还与词语的使用状况密不可分。词语的时代色彩从不同角度可以举例性地分为远古、近古、近代、“文革”、当代等类别,还可以分成对象依赖型和对象非依赖型两种。使用时代色彩词语须注意合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语言环境,还要注意时代色彩不同的词语不能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12.
化振红 《兰州学刊》2007,(9):197-200
中古汉语专门词语向词汇系统的扩散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向书面文献的初始扩散、向行业关联文献的近距离扩散、向普通文献的全面扩散、向书面文献扩散的尾声.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分别是:高度自由化的言语创新;规范整理导致大规模汰选:行业关联文献成为词语扩散的桥梁;经书面语多次遴选后的词语分化以及行业色彩的淡化.  相似文献   

13.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同样负载着文化信息。词语的联想意义是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中西文化不同,词语的联想意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不同文化间词语联想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词汇的活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琼 《学术论坛》2005,(11):194-197
认知词汇有其独特的知识信息、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和激活方式。根据词汇习得过程和添加理论,词语释义和词语造句可以加深词汇信息处理、扩大信息产出、活用词汇、丰富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双语符号的转换过程中 ,对源语结构作些调整或增减词语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实例说明汉英翻译中的词语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汉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之续篇,考释《汉书》词语46个。这些词语绝大多数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所收录,也不见于仓修良主编的《汉书辞典》。只有个别词语虽被《汉语大词典》立为条目,但要么其书证远后于《汉书》,要么没有收录该词在《汉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词语的翻译 ,认为文化词语的翻译不必意译 ,有时直译加注更能保留原语的风格和情调。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文化载体,语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同样负载着文化信息.透过词语,尤其是文化词语,可以窥见一国民族文化的状况.词语的翻译策略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手段,但对于文化词语而言,异化翻译似乎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9.
专名词语的数量十分庞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词汇类聚。本文以现代汉语专名词语为对象,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从语言词汇的宏观视野出发,对专名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概括,从而构建出汉语专名词语的层级性体系,即专名词语基础层、专名词语中间层和专名词语扩展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意义分为言内意义、语用意义、指称意义。指称意义为语言符号最基本内容,是其他意义的基础,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再现指称意义。由于英汉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两者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思维方式、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翻译中完整再现指称意义并非易事。通过对词语的指称意义与字面意义之间的差异、语境对词语指称意义的制约、词语指称意义翻译策略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