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6,(3):32-37
黎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因其独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服饰。杞方言作为黎族的一个支系,探究其服装款式可以丰富黎族服饰研究。从款式的角度对杞方言女装进行深入分析,对襟上衣各部分花纹图案丰富多彩;偏襟上衣受汉服影响出现收腰结构;筒裙裙头、裙身和裙尾刺绣各不相同;肚兜是杞方言女性特有的服装,并对各地区服装款式的异同性进行了论述,解析服装款式特点,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黎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唐代服饰的空前繁荣,表现出古今中外服饰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显示出开放性的引进和吸收,无所顾忌的改革与创新.唐代女装款式上由遮蔽而趋暴露,服装款式开放,追求时尚,服饰图案上由简单趋于复杂,服饰色彩上由简朴趋于奢华,色彩丰富而艳丽.唐朝时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封建文化已经达到高峰.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推动唐代服饰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首先是关于在黎族中划分“支系”的问题。在封建社会里,黎族因分布地域、生活习惯、语言和服饰等的不同和差异而被封建统治者蔑称为“生黎”、“熟黎”、“生铁黎”、“熟铁黎”,等等。解放后,多数学者根据黎族语言的差异,把黎族分为“侾”、“杞”(或“岐”)、“美孚”(或“美阜”)、“本地黎”和“德透黎”(近几年才出现)等五大名称,并且都在后面加上“支系”两字。我们认为,把黎族分为“支系”欠妥:第一、不够科学。如果因为语言、服饰有些差异,就可以构成什么民族支系的话,那么,是否可以把讲着许许多多不同方言的汉族,例如讲粤语、闽语、蜀语等,称为汉族的“粤族支系”、“闽族支系”、“蜀族支系”呢?特别是“德透黎”支系的用法更加不妥。“德  相似文献   

4.
印度僧伽服饰传到中国汉地后,历经朝代更替,在汉地自然因素和本土文化的多重影响下,僧伽常服的制式与穿着方式,与印度僧衣相比较,出现明显的改变。汉地僧伽常服作为佛教服装的一个类别,已不只是僧伽区别于普通人的身份标志,也是人类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日传统服饰传承现状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影响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因素,明确指出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服装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陆云 《学术探索》2002,(6):97-100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 ,是一本活的、内涵极为丰富的云南民族服饰文化教科书 ,是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活化石”。在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资源宝库中 ,蕴藏着丰富、凝重的服饰文化价值 ,有着取之不尽的服饰文化资源。研究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文化资源 ,对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服饰包括人们穿戴的衣服和饰物,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文化最为直观的表现,同时服饰文化存在着历史的延续性和不同文化的共融性。与服饰文化相对应的服饰观念是思想、文化、历史、时代、心理、审美等诸要素的综合反映,在这些诸要素中思想又占据着支配的地位,它规定了服饰文化深层次的本质内涵,而宗教信仰是构成思想要素的重要部分之一,它们与服饰文化存在着必然而不可忽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黎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人口120万,聚居海南岛的三亚、通什、东方、琼中、白沙、乐东、昌江、保亭、陵水等市县,部分黎族在檐州、万宁、屯昌、澄迈等市县同汉族杂居.黎族是农业民族,是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中华民族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黎族开发海南岛的先躯功绩自古以来,黎族是开拓和捍卫海南岛的先民,为开发建设海南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认为黎族的元气,具有高昂的民族气质和饱满的民族精神.根据黎族社会调查材料和考古发掘考证,黎族在海南岛是多元的民族体,不是单元的民族体.1992年和1993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海南岛三亚落笔洞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人类14颗牙齿化石和人类采集狩猎时期食物骨髓堆化石,考证在一万多年前海南岛三亚地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定为“三亚人”.“三亚人”就是今天黎族的先民.而后来东南亚半岛的马来人或小黑人的人群迁徙,“北上”到海南岛.“北上居民”,具有东南亚文化圈的特征,他们就是黎族先民的一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三千五百年前,我国南方古越民族的“骆越”一支,从两广“南下”迁徙到海南岛.“南下居民”,又是黎族先民的一员.由于海岛文化圈为纽带所致,以“三亚人”为主体,结合了“北上”和“南下”居民,形成完整的民族体,即今天的黎族.在人  相似文献   

9.
齐国服饰艺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国的服饰艺术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形制、色彩、纹饰、质料、佩饰等所构成的服饰形式美,充分体现出齐国服饰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艺术特色,特别是"度爵而制服"、"上以为政,下以为俗"、"礼乐"与"实用"结合和"错采镂金,雕绘满眼"的服饰审美观,不仅承袭了儒家礼乐文化精髓,也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服饰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中国服饰审美理论与服饰艺术实践长达数千年。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袍服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经历了诸多阶段,款式也千变万化.从服装结构的角度看,蒙古袍可分为断腰袍和直身袍两大类,辫线袍是断腰袍的典型形式.蒙古后期直到元代,断腰袍除在民间使用外,还在宫廷使用,成为代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标志性服饰.断腰袍的发展和历史变迁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在蒙古族服饰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清代满族服饰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满族服饰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邓天红服饰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而各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本文试就清代满族服饰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略作探析。一、政治性与民族性满族作为清代的统治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其服饰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当前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曾号称“衣冠王国”,中国的服饰文化宝库中有法理的奇珍异宝.“九五”期间.预计中国服装产量为100亿件,其中,出口60亿件,创汇300亿美元。与此同时,人们的着装观念正迅速发生着巨大变化,审美取向与服饰风格不断更新,推动着整个服饰文化的进步与演变。一个以机构不断健全,总体水准提升,文化层面变化深刻,审美取向同世界潮流接近为特点的服装工业和服饰文化大国,正在世界东方崛起。改革开放20年,是中国服饰文化大发展的行金时期.审视这一时期的主要经验,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对服饰文化的拉动一部服饰文化史表明,…  相似文献   

13.
《琼州学院学报》2021,(1):42-50
关于海南岛远古文化史的研究,以往多把视野放在海南岛考古发掘、语言、风俗、基因等方面,忽略了不可或缺的黎族民间传说。以黎族民间相关传说为基础,结合考古、基因、历史、文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探究,一两万年前到三四千年前之间,海南岛上曾生活着不同的远古人类族群,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族群之间的争斗,有的消失了,有的融入了黎族先民之中。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变化,在服饰上都有明显的印记,其服饰的演变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紧密相关。蒙古族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在保留本民族固有特性、习俗的同时,也受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并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服饰的长处,逐步发展成熟。元代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期。清代是蒙古族服饰部落特色的形成期。  相似文献   

15.
服饰习俗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它从原始社会以树皮、兽皮为衣到现代化纤服装,有其悠久的历史。在各种生产力及其不同生产水平的条件下,服饰的质量、样式都不相同。时代的尚好、上层人士的喜爱及都市文化的侵染,都直接影响服饰的变迁。社会关系不同,阶级地位不同,也使服饰呈现出不同的民俗特色。下面从服饰的变迁来谈谈中国服饰习俗的社会性。远古时代中国原始的人类用兽皮、树皮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是20世纪服装历史上值得怀念的女人之一,有着深厚服饰文化底蕴的她偏好把对服饰的痴迷投射到文学创作中。在她的小说中,服饰重复的表现形式缤纷多样,既有作品内部的重复,又有不同作品之间的重复。蕴藏着丰富文化密码的服饰一经加以重复,既可以疏通行文脉络、绾锁作品结构,还可以凝聚意义、衍生象征寓意。比起单纯的服饰物象,重复出现的服饰指涉更复杂,意义更开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圣经》为主要资料,分析了希伯来服饰文化的民俗特点,希伯来服饰文化中的宗教因素、民族审美观以及服饰禁忌。希伯来服饰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黎族“三月三”节日民俗,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是与黎族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形成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就黎族三月三民俗的起源与形成略作探索和论述.一、从黎族三月三的传说中看黎族三月三节日民俗的起源和形成黎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目前确切的考古资料推测,这一民族的先民开发海南岛的历史可追溯到约三千年前或更早一些.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它那古老的神话传说和独具特色的民歌等口头文学,就是其精神文化中最精髓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饰文化略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各族人民以其智慧和匠心,共同创造了桑麻之国的服饰文明。服饰文化包括与服饰相关的全部穿着方式和观念形态,即既包括实际衣装、艺术饰品这些器物成果,也包括服制形式、审美趣味等制度、精神成果。从服饰的制度文化形式与时代心理的关系可以看出,服饰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史、心态史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自远古时代起,海南岛就一直受到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远古文化的影响,尤其壮侗语和南岛语等在海南岛的相遇,奠定了黎族形成的基础。由此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既体现百越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又体现在海南岛这个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