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概念内涵不断更新、充实和演进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归纳,并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动力.在对世界有代表性国家农业现代化条件和模式进行充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和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视域中,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变革,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从实质上讲,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农业不断工业化,最终成为工业的一个生产部门的一个过程。因此,农业不断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对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内涵作了新的探索,认为根据农业的特殊性,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目标现代化的统一,据此设置了一组新的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指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多模式道路,并引进了与之相适应的高新适用技术的概念,最后探讨了有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及政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政策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但是,现行的农业科技政策仍然存在科学性不足、系统性不强、实用性不高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这必须引起重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构建一个完备的农业现代化科技政策支撑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就是要不断推进农业的改革,破除农业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和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有必要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价值,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核心,走社会主义大农业之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本质,在"三农"问题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回顾和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也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得益于现代高效率生产要素的规模化使用。因此,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无疑是规模经营实现的践行者和推动者。集体化的适度规模经营代表了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是未来农业的重要生产和经营管理手段 ,将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将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与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传播。现代化的农业要求现代化的管理。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微观农业经济的优化 ,而且要求宏观农业经济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农业市场对农业发展的意义是革命性的。一国农业的现代化推进过程,从一个侧面来看是其市场范围、交易结构、交易规则和交易组织等逐渐演变的过程。农业开放蕴含的制度优选机制,可以大大加速农业市场的现代化变革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在阐述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置条件基础上,可总结出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动态特征:由“大国小农”向“农业强国”转型的现代化,巨大的城乡差距向城乡共同富裕转型的现代化,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向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农耕文化转型的现代化,粗放式农业生产向绿色农业生产转型的现代化,由满足本国粮食需求向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转型的现代化。为此,要走好农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应积极引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成果推动农业发展,构建以提升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城乡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促进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农业新发展格局,以及坚持粮食自给并积极参与国际粮农治理。  相似文献   

11.
海南是农业份额很高的省份,农业现代化事关海南现代化进程。文章实证分析了海南农业现代化状况,探讨技术、制度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摈弃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传统思维,主要进行包括农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组织制度在内的制度创新和寻求WTO框架下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协调“三化”发展上,中部地区作为农业大区具有典型性。选取经济总量相近、农业结构差异的河南、湖南两省,对其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运作方式,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操作进行比较研究,显现具体战略和政策内涵的特点和侧重。中央政府是在全局的角度实施宏观调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的推动力度。  相似文献   

13.
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动因——资源禀赋入手,以弗农·拉坦的实证研究和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探寻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化路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提出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依据土地、劳动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应完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各地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农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主义的中国脱胎于农业经济占支配地位的封建王朝,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经历“恢复传统农业生产力——发展工商业——实现农业初步现代化——实现工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等阶段。实现农业初步现代化,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文化教育,建立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大力整顿农业基层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农业的历史演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根据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任远 《南方论刊》2009,(8):10-11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不是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整个现代化的基础。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中国农业现代化是靠各地方的农业现代化共同成就的,探讨推进肇庆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既是为了肇庆本身的发展,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受二元结构、城乡制度供给不均衡和城镇化不协调等因素影响,福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互动不足、进展缓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步发展,必须厘清农业现代化机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构建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和进入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谭月明 《理论界》2006,5(12):22-23
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指导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异同,力求客观地评述它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系统地分析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回溯了国内外有关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设和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是《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一个隐性议题,具体呈现为农业工业化、农村社会关系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本质,农村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农民职业化则彰显了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向度及其资本限度。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农业工业化,农业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门,为资本所支配。要推动农业工业化,资本不仅需要变革原有的农村关系,建构一套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基础;而且需要通过对传统农民的改造,创造出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雇佣劳动者。这一过程既表现为资本剥夺农民的残酷血腥过程,也昭示着人类摆脱“人的依赖关系”迈向“物的依赖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农业农村农民更高形态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孕育过程。基于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