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手机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父亲坐在家中破沙发上.一改往日陪母亲送我一程的习惯,像有心事.几次嗫嚅着嘴,欲言又止。我问:“爸,你怎啦?”母亲接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老小!”我问妈,爸到底怎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半是答我:“你爸想要个手机!”  相似文献   

2.
问:我和弟弟是同胞兄弟。1999年我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将父亲遗留的11万元存款都给了弟弟,并随弟弟生活。如今母亲年迈,生活费和医疗费的支出越来越多,于是母亲和弟弟要求我承担部分医药费和生活费。我认为当时父亲遗留的存款没有给我分文,现在我就没有赡养母亲的义务。可母亲却说:如果我不出钱就要将我告上法庭。请问,未分得遗产还要尽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3.
人到后悔时     
包岚 《老年世界》2010,(2):32-33
昨夜,母亲又走进我梦中。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四年。四年里。有多少个日子我与母亲在梦中相见。 母亲依然牵挂着我! 可是我与母亲生前不睦。父亲善良、仁慈,慈爱的目光时时刻刻注视在儿女身上。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为善。生活中,父亲像是慈母,母亲反像严父。  相似文献   

4.
妈妈“命令”文/陆静母亲在40岁生我时难产,所以,姐弟四人中,我是唯一生在医院里洁白的产床上的。母亲紧闭着双眼对父亲说:“肯定不是个省油的灯。”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母亲对我总是呵责多于慈祥。母亲常向我们唠叨我们从未见过面的两个哥和一个姐姐,是如何...  相似文献   

5.
ONE 可可有个秘密,母亲会在这个月跟父亲离婚。 可可是在两个星期前偶然翻看了母亲放在抽屉里的日记本才知道的,上面写道:我要离开他,我受够了。 那天她轻轻放回日记本,转身却发现母亲正倚在门口捂着嘴哭。可可没闹,反而平静地上前抱住母亲,像长辈一样安抚道:没关系,没关系的,妈妈,别怕。今晚,她决定把这个秘密告诉邱顾。  相似文献   

6.
一杯热茶     
父亲喜好热茶。饭后静坐亦或劳作间隙,母亲总会悄默声地递给父亲一杯喷香的热茶,父亲接茶不言语,母亲递茶不吭声。有时我也纳闷:父亲和母亲今年都这么些年了,我就没有看见过一回听到过一次老两口在一起说句“体己话”,用句时下流行的话说:一句“烫人”的词都没有。更难奢谈什么卿卿我我缠缠绵绵了。  相似文献   

7.
铃带雨 《老年世界》2011,(13):25-25
父亲和母亲的脾气截然不同,母亲说父亲是高粱叶脾气,一点就着。父亲则戏称母亲是陀螺脾气,一百鞭子也打不惊。年轻时他们倒也生活得默契,这几年都上了年纪,却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两天一争,三天一吵,战事不断。吵到激烈时,竞荒唐地宣布要离婚,以至我常常怀疑他们之间的缘分是否真的到头了。  相似文献   

8.
被父亲拉着手的感觉文/冉秀媛就像午后打开窗子,闻见栀子花开出淡淡的甜甜的气息──那年,我八岁。那个午后,我对父亲低声地咕哝:"爹,我的鞋坏了。"父亲把烟头从嘴里抽出来,然后在烟雾里睁大双眼.有些恼火地说:"大声点,你想说什么?"我有点怅怅的,但仍胆怯...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草帽     
海涛 《老年世界》2008,(11):12-12
父亲的草帽是母亲用麦秸编的。这顶草帽父亲生前一直戴着。虽然草帽没有为父亲遮住一生的沧桑,但父亲的草帽却为我挡住了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在雨中玩耍,父亲发现了便追出来,把他的大草帽罩在我的头上,于是,我像一个“蘑菇”似的被父亲抱回家。  相似文献   

10.
时尚的母亲     
王霞 《老年世界》2008,(16):28-28
母亲虽然上了年纪,却很时尚。我指的时尚,绝对不是说收拾打扮。她很随意,穿衣原则是四个字:干净整洁。所以,母亲一身行头加起来绝对不超过两百元。母亲的时尚,是思想上的,对于当今社会的新事物新思潮,母亲都能很客观地接受,并且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点上,父亲倒更像个出土文物。  相似文献   

11.
父爱如山     
我一直认为,父爱不像母亲那么直接,父亲的爱往往不易察觉。其实,父亲和母亲一样关爱着我,只是父亲常常把他的爱藏在心里。我家住在黑龙江的一个小镇。上大学后,每年放假回家  相似文献   

12.
浅水 《老年世界》2011,(15):29-29
十岁那年,母亲和父亲分了手,我归母亲单独抚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埋怨母亲,怪她让我失去了父亲的疼爱。  相似文献   

13.
张志松 《老年世界》2008,(10):24-24
母亲出院后,隔三差五地还要上医院去检查。好在离医院不远。父亲就买了一辆轮椅推着母亲去。 那天,我在父亲家里吃过饭,父亲慢条斯理地对我说:“我明天想买辆三轮车,是那种小小的、红色的三轮车,你看怎么样?”我一愣,问:“您买三轮车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和哥哥相继成家后,家里只剩下父亲母亲朝夕相处。父亲吹葫芦丝的时间更多了,微眯着眼,侧歪着头,一副酣醉的神态,母亲则在一旁听得入神……见他们每天过得都这么快意舒畅,便向父亲讨教快乐的秘诀。父亲沉吟半天,一脸诡秘地说: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种了一株仙人草!  相似文献   

15.
父女情深     
那年父亲节前,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我和弟弟们多数时间在医院照顾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八年的父亲只能由保姆照顾,一次,我走进家里,感觉气氛冷清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异常沉重和焦灼。父亲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从父亲的举止和神态中,我却能清晰地感觉到他对母亲的依恋。母亲不在家,父亲总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个屋看看,那个屋瞧瞧,我知道,那是在寻找与他相依相守多年的老伴儿。  相似文献   

16.
李保 《老年人》2009,(3):22-22
2008年底,经不住母亲的再三唠叨,父亲终于含泪将陪伴了他10多年、个头与他差不多高的大白马卖掉了。看到父亲和我不舍的神情,母亲说:“家里如今有了摩托车、大货车,还要马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李文成 《老年世界》2007,(21):17-17
编辑同志: 我母亲因患癌症将不久于人世,就在此时,父亲因第三者插足提出与母亲离婚,请问,如果在我母亲去世前离婚,或者是我母亲先去世,对于我母亲的财产应如何处置?  相似文献   

18.
像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这就是父亲,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家。 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本刊编辑部正在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  相似文献   

19.
劝母亲再婚     
李春香 《老年人》2013,(12):32-32
母亲命途多舛。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她的两次再婚都是因为丈夫亡故,第一次我坚决反对,第二次我则全力支持。母亲是12岁时以童养媳身份嫁到我父亲家来的,和我父亲共生育了4个孩子——姐姐,哥哥,我和妹妹。我5岁时,先是哥哥夭折,不久父亲又因病去世,母亲一下子失去两位亲人,心灵受到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了,母亲要养老抚小,放牛、养猪、织布,哪样重活脏活她都干过。在我父亲病故3年后.母亲遇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人,决意嫁给他。  相似文献   

20.
中医的悲哀     
韩起 《中外书摘》2009,(9):30-32
也许是家教的影响,我越来越感受到中医深沉的悲哀。 父亲大半生行走杏林,所以我自幼年便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母亲生育六胎,仅存活最后两胎,就是姐姐和我。生我时,父亲已过不惑之年。母亲常对邻人说:俺这孩子,可是十八亩地一棵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