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种区别于海洋民族的大陆民族的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一种与中世纪西欧的等级制度和印度种姓制度相出入的宗法制度的文化。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这三个层次的格局,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 5 5个少数民族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孕育了自己光辉灿烂的首饰文化 ,每个民族的首饰造型、质地都与本民族的历史、宗教、审美息息相关 ,主要具有五大特色 :一、历史悠久 ,二、爱情象征 ,三、崇尚自然 ,四、品类丰富 ,五、时尚之源。若能因势利导 ,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有许多共有的吉祥物。汉族一些吉祥图案 ,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喜爱 ,一些少数民族吉祥图案 ,也被汉族吸收。汉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 ,也有差异性。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 ,是本民族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 ,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少数民族吉祥物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分类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学致力于国内各民族文化研究。近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颇为壮观。但就研究方法而言,仍然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之一便是传承着一种零敲碎打、见木不见林的研究习惯,过于流连对每一具体民族之具体文化现象的论述与解释,而疏于整体的观照。研究的目光囿于单一民族的框架内,缺乏宽广的文化视野。一言以蔽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注重微观探索而忽略宏观考察。举例而言,对中华各民族整体文化的系统网络的分析,对各民族文化的横向或纵向的结构与层次的分析,对每一具体民族文化的总体性定量分析,对每一具体民族内部地区性文化与整体性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不同民族之文化体系或文化要素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多维属性管彦波头饰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特定符号,作为一个民族最易判明的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它与许多社会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具有多维的属性和诸多社会功能。一、民族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分支交叉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本学科的基本话语体系、学科建构等方面尚待深入和取得共识。中国美学本土化学科建设的困境与研究误区、民族美学研究力量的分散和后继研究队伍培养的部分断层,是影响民族美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视角,既要建立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位意识,避免在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中"缺席",又要避免"自说自话"而忽视人类审美的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解除了民族的精神危机,重筑了民族的精神家园;第二,改造和提升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重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第三,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闭关自守的文化,她不仅融合了国内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任何一种文化所塑造的人格绝非尽善尽美,但也绝非一无是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品格。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每一个炎黄于孙,都有宏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个民族所共同接受并遵从的价值观,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价值体系。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族认同的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外在化的价值观,民族传承物──—价值观的物质载体,以及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体系等四方面论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10.
姓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探寻、考究中国姓氏文化的源流,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强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数民族的钟铃文化历史悠久,并因地域、历史不同而各有特点。这一文化形式的产生、发展不仅与文化交流有关,还与各民族的科技发展水平有关。在南方一些民族中,钟铃文化被铜鼓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居住求生,他们身处中西文化交流的结合部,“两脚踏中西文化”,在另一文化环境中保持着华夏文化传统。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通过他们进行民族反省,外国人也因此而加深了对中国文化本质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既有长处和优点,也有缺点和不足,既不能全盘否定也需要扬弃和发展;海外华人文化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既保持文化传统,又适时变化的民族性;他们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和平、守法的民族,而不是一些“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者所说的“有危险性”、好侵略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略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包括中国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的认识甚至比汉族政治家和思想家还要深刻和精辟.许多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推崇"孝"和孝子,看重和强调道德和品行,重视和强调"诚信"的意义和作用,强烈呼吁和期盼出现大一统局面.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思想文化中之所以会出现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孝"、"德"、"诚"和"大一统"等思想观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孝"、"德"、"诚"和"大一统"等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和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其二,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就与中原汉族有着比较密切的渊源关系,保留着汉族思想文化的基因;其三,少数民族的政治家都比较重视学习和吸收汉族的思想文化;其四,一批汉族人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的上层人物,在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对少数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五,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往中深受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对中国古文化的研究有一种就文化研究文化的倾向。从经济学分析和智慧生成两个不同的层面看中国古文化时, 不仅可以发现, 扎根于生存性古代农业经济之中的中国古文化是一种生存性文化, 而且也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区别的根源来自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形态, 即生存性的农业经济与发展性的工商经济。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文化时, 看到的主要是中国古文化中消极和负面的东西, 也是近代以来被批判的东西。从智慧生成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时, 中国古文化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四大智慧, 即生存智慧、认知智慧、处世智慧和审美智慧。从经济与智慧两个层面看中国文化, 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厘定清中国古文化中消极与积极、历史与民族、批判与吸收、暂时与恒久的东西, 而且在现实中, 也有利于我们以自信与开放的心态, 弘扬中国智慧性文化中精粹东西的同时, 学习和引入西方先进的发展性文化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在保护、继承、弘扬与发展广西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但必须在与时俱进中发展。"承认、尊重、保护、挖掘、整理"这十个相辅相成,"抢救与保护"在当前应该是前提。弘扬民族文化是涉及增强民族团结大业。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在何处?什麽可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点?结合文化经济的特徵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资源,因此,大力发展文化经济,理应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高兴地读了由李德洙等同志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一书。可以认为,这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编写和出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标志。这部310多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出版和发行,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服饰作为民族特有的视觉符号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体。从承载着历史见证的民族服饰文化上可以看出本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出各民族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些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东方特有的服饰风格。从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次民族融合,探讨中国传统服饰在这些融合中所展现的个性和形成的范式及对后世的影响,可以新显中华民族作为“衣冠王国”的特异人文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韩淑英我们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认真研究和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斯大林论民族,认为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而且还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华民族确实具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有其经济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其与社会教育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这种“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