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要针对具体的交际对象来调整话语。性别作为交际对象的客观存在,是语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从语言实际来说,在男女两性的言语交际中,由于性别的不同,形成两性话语风格的差异。本文从语音等多方面对男女言语行为的差异进行了总结,并从社会心理、社会地位和权力、个人心理、男女生理差别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思佳 《现代交际》2014,(10):198-198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种性别构成,目前人们对于男女两性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已进行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发现。但对于男女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差异,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这种差异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体现为男女学生在课堂表现、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成绩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英语学习中不同性别的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找出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原因,论证学习主体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的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男人酒后看女人.竟然觉得女人更丑?哈哈,男女生理与心理上的差异.还远远不止这一个。以下10个趣味差异.带你全面了解男女两性在行为及心理、生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差异这一观点早就成为共识,性别差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已广泛的为学者所关注,但在语言学方面关于两性语言特点和差异的研究却起步很晚。本文旨在总结西方性别语言理论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按照古希腊的传说,生命被撕裂的一种方式,就是性别的建立.从此,男女两性开始作为共同存在的社会主体,一起创造着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女人和男人性别角色的不同业已成为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的突出特征.费尔巴哈就认为:“自然界的美全都集中在而且个性化于两性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男女两性的社会劳动格局,但女性并未因此从繁重的家务负担中走出,家务劳动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减少,究其原因,是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性别观念、现代化和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7.
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趋于成熟引起了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她(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并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这种情况叫性意识.根据我们的观察研究,中学生对性的理解与体验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客观地说,大自然造就了男女两性,在赋予两性不同的构造和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两性各自的性别优势。但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文化却贬抑了女性的自然优势,构建起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社会观念,并通过社会教化等手段使这种观念得到了整个社会乃至于女性自身的认同。因此,重新分析和认识女性的性别优势,对于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树立女性自信,促进女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欣  李晶 《现代交际》2011,(10):101-102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一种对于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职能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应用社会性别理论,探讨女性被禁锢的状态和原因,说明女性在史诗中的压抑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对性别特质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初中学生的性别特质观进行了研究.通过因素分析比较,发现男女两性的性别特质包含不同的结构,对男性特质的认知多是评价性维度,而对女性特质的认知则是情感性维度;同大学生的理智、意志、伦理道德取向相比,初中学生更倾向于外表、情绪、自然天性的取向;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在某些具体项目的评定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体现了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对性别特质观的影响;不同的家庭背景影响初中学生对性别特质的认知,城市学生表现为外表取向,而农村学生表现为体能取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青年价值观研究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问卷调查,为研究青年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演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也将青年研究推进到定量化的层次。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层研究中,笔者发现青年男女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方面既有一致之处也表现出许多性别的差异,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倾向性,从而构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两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性别语言学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其中,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语言、社会、性别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以俄文电影《爸爸的早餐》中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为例,分析男女社会性别语言的差异,研究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别赋予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期望以及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被认为是导致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重要原因。社会中处处蕴含着性别文化,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却常常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不加深入思考。要探索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深入到整容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从她们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答案。从她们的人生历程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所谓延迟退休意愿,即愿意延迟退休的愿意程度。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延迟退休已成为大趋势。女性退休年龄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女性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及其影响因素是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次调查对男女两性延迟退休愿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女性延迟退休意愿低于男性,且影响男女两性延迟退休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家茶座》第12辑刊有署名夏星的《现代性学与SEXUALITY》一文,夏文中转引弗洛伊德著作,认为男女性器官的差异是导致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夏文的这一论断让人感到十分惊讶。据笔者所知,弗洛伊德只是认为性器官的差异可能造成男童和女童性观念的差异,从来没有认为性器官的差异是造成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况且,男女不平等这一重大社会矛盾,实在也不是由男女性器官的那点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16.
妇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这里所说的“妇女研究”,严格说来包含着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一是性别研究,一是妇女独特问题的研究。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一类是我们研究的大多数问题,是男女两性共同面临的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社会文化问题等,其中的“妇女问题”是比较男性而言,因而在研究妇女时必须连男性一起研究,这就构成事实上的性别研究;一类是妇女的独特问题,如与生育过程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等。但是即便是性别研究,它的切入点仍是妇女问题,这两类问题共同的前提是迄今为止在两性关系中妇女相对不利的地位,以及社会为调整两性关系所做的努力,所强调的重点都是妇女。因此,本文仍将其笼统称作“妇女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男女的性角色受各自的生理机制的影响和传统规范的熏染而具有不同的特征。随着两性家庭角色地位的变迁以及性在婚姻中价值的提高,妇女的性角色也在衍变之中。我们在上海市城乡调查队的协助下,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区500对夫妇即1000名已婚男女进行了性关系的调查研究,期望通过上海这个社区窗口来审视两性的性角色差异,探讨调适夫妇性关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引起青春期性心理萌动的因素 1.启动青春期性心理活动的内因脑是心理的器官,性心理的产生是内在和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结果。性心理产生的内在因素是生理因素、是人的自体性环境,这种性环境有本身具有和后天获取两种,本身具有的性环境是青春期性生理发育的物质基础,而青春期性生理发育又是青春期性心理萌动的主开关。主宰青春期性生理发育的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大脑皮层可直接通过神经系统控制性腺,也可以通过级级下达的方式进行,后者是主要的控制方式。在高级神经中枢的影响下,脑的某些神经元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物质作  相似文献   

19.
婚恋观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适婚年龄的男女对恋爱、婚姻的一种根本看法和态度,直接影响个人的恋爱、择偶以及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进程。本文尝试从婚恋观的界定入手,深刻分析现代男女两性婚恋观的差异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掌握正确的择偶观提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酷儿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社会兴起的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别决定系统、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的文化理论。本文对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中主要男女角色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所反映的"酷儿"特色,解读沃克希望建立一个打破两性对立、人人平等相待、社会和谐融洽的世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