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1,32(6):86-86
《重构文学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传媒与文学》(谭旭东著)于2010年12月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与文艺学等方面的前沿理论,结合我们身处的当代文化情境和我们参与的当代文化实践,探讨了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的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该著视角新颖、视野宽阔,  相似文献   

2.
消解与重构:电子媒介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交际网络等,它们能够为成员提供协调与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提高行动效率,因此良好的社会资本被认为是民主社会正常运作的前提。以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其传播特性和传播内容均对社会资本造成了一定的消解,但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一部分在现实中被消解的社会资本又得以重构。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人们合理、理性地使用电子媒介,以促进个体和群体层面的社会资本的积累,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媒介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志兴 《天府新论》2009,(5):154-157
当今时代,电子媒介正在深刻地改变和控制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使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读图时代"成人"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使得青少年学生的羞耻感日益淡化,德育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质疑;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也对严肃的道德教育内容造成严重的冲击,使道德教育面临着泛娱乐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张岩 《理论界》2009,(9):170-171
对于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创造精品意识的建构是立足于对当代文学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人文精神的坚守,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倡导的价值诉求.本文立意于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理论建构应采用宏观的历史视野,将研究对象纳入到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态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在不同的媒介语境中寻找到文学自身的发展线索和潜性规律,在全新的传媒视境中打造既体现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又兼具持久的艺术生命力的当代中国的文学精品.  相似文献   

5.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趣味由精神审美转向了肉身体验,读者主要通过感性的生理愉悦来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文学的审美趣味倾向于娱乐性、游戏性和世俗化。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在于:时代审美风尚的变化、传统文学审美精神的丧失,作家审美理念的转变和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电子媒介的繁荣对文学形成了强大冲击,造成文学两个方面的边缘化:一是文学失去中心地位;二是文学必须与新的媒介相结合.电子媒介所导致的"趋零距离"和"图像增殖"遮蔽了事物的真实面目,也使人失去主体性,认识缺乏独立性,定位失准.电子媒介的缺陷为文学留下了生存空间.文学可以运用电子媒介进行传播,发挥文学的影响力,并通过写作主体的真切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满足人类追求精神自足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新诗在新兴的电子媒介文化传播载体(网络、短信)上繁盛的事实,以及诗歌与图像之间"和而不同"的共生、互补关系,都有力地证明了电子媒介时代语境下新诗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8.
着重探讨了马克·波斯特理论产生的社会批判立场、研究问题的后结构主义语言论视角及其后现代文化是去稳定化、去中心化文化的理论主张 ,进而以电视广告、数据库和电子书写为例论述了其对当下大众文化分析的合理性 ,文章最后分析了这一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借鉴与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文学作品中常常会融入特定的文化意象,不少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由于文化存在地域和民族的差异,这些原本十分受欢迎的作品在异国却不受待见,这就要求在儿童文学翻译时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重构。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问题进行讨论,则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赵元任所译的儿童文学作品《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所采取的重构文化意象的方法,以求能为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胡友峰 《中州学刊》2020,(1):145-156
在"媒介即信息"的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不仅影响到文学形态及其审美的变化,还带来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随着媒介地位的提升,文学批评的标准从艺术性、审美性向技术性、商业性转移。信息交互带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打破了传统学院派对文学话语权的掌控,使得文学批评的主体得到扩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对象——文学文本也发生巨大变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学、话本小说、微文学等批评对象的审美特性及运作机制与传统文学相比差异较大。由于学院派、媒介、读者、作者等不同批评主体秉持的传统审美理念,不能有效地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进行有效阐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及物、空洞化、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们呼唤建构一种立足于文本自身的本文诗学,以应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相似文献   

12.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5):59-59
《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谭德晶著)于2009年9月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研究现代诗歌理论与技巧的专著,它吸收了几十年现代诗歌创作与理论发展的积极成果,体系性强,论述深入而富于创见,解诗精当而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3.
吴翔宇 《学术月刊》2023,(8):166-176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有赖于以“人学”为内核的现代知识观的重构,这种重构集中体现在“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两个层面上,是朝向“中国”“儿童”与“文学”的现代革新。对于“儿童文学是什么”的元问题,存在着“发现”和“发明”两种知识依据,牵连出“本质论”与“建构论”两种发生路向。儿童文学“不可能性”的提出并非否定其知识的合法性,而是因儿童与成人分立的知识集而引发的认知界限的质疑。不过,在知识传递中这种成人话语的强势绽出,遇合了以思想优胜推导儿童文学发生的逻辑机理,也助益了知识观的重构。新文学知识观的重构为儿童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人学资源及认知装置,而儿童文学的发生又参与了人学知识观重构的现代工程。这种双向发力的机制,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金新 《兰州学刊》2007,(6):174-176
当今世界,媒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包括传统观念,比如真实观、主体观、身份观等,也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可以说,电子媒介更新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新了我们自身.据此,国外有学者对传统的媒介工具论提出了质疑,对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拓宽了新的思路,指出:电子媒介(尤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正日益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心问题,值得我们作哲学和文化上的探讨.该文以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的媒介思想为基点,探讨了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自我成的重构问题.笔者所力图强调的也正是马克·波斯特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即交流和交往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文化的重心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我们正在迈入一个电子媒介时代.电子技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迅速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图像化的虚拟世界中,我们的审美的对象开始发生着由实物到拟像的蜕变,我们对于美的研究也由过去的纯美学走向了审美日常化的范畴.新的审美模式的出现也必将引发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理念,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正发生着裂变,旧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样式正在形成.因此,对于电子媒介的探究、审美范式的转变以及文学发展新态势,将是今后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1,32(4):115-115
欧阳友权撰著的《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一书于201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数字媒介与文艺语境的变迁;第二章,数字技术与文艺存在方式;第三章,数字化文艺的文本形态;第四章,  相似文献   

17.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2(5):111-111
《李元洛作品集——诗词风景》于2009年6月由京华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李元洛。该书认为:一个人即使富甲王侯,但他如果对唐诗宋词茫然无知,在精神上却可谓贫无立锥之地;一个人即使仕途亨通,但他对唐诗宋词如果视同陌路,那种高官显爵显然只有另外一种意义的含金量;芸芸众生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8.
在泛文学时代,文学的媒介化脉动十分明显。这种脉动由媒介的文学化与文学的媒介化合力形成,它不仅导致文学性的外流与他用,而且也导致文学深度或意义的淡化与丧失。但媒介并非只是解构,它也在建构着新的文学寄寓方式与表述系统。文学的媒介化是拓展文学生存空间的一种策略,媒介的文学文本是泛文学时代的新文本。  相似文献   

19.
《云梦学刊》2010,31(2):98-98
《比特世界的诗学》(欧阳友权著)于2009年10月由岳麓书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三个部分。上篇讨论的是“数字传媒下的文论转型”,试图在一个纵向的“史”的维度上,辨析数字媒介出现后带给当代文艺的历史性变革;中篇“网络文学的本体论”探讨了备受关注的网格文学的本体与本性问题.在学理逻辑上坚守的是一个横向的“论”的思辨维度;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童年不仅对于整个人生具有“基础性”、“扩展性”价值,而且其本身也自有浑然天成的独立意义。正因为如此,儿童观的演进成为儿童文学审美独立的前提。而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通道与喜闻乐见的想象游戏,既为孩子们提供了阐释的娱乐,也成为儿童语言学习的资源,它对于儿童“化影无形、润物无声”的浸染和抚慰、昭示与引领。沉潜在童年生命里,并最终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精神结构与心灵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