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你要让我说几遍你才肯承认啊?你暗恋我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还说没有,没有暗恋我为什么一天到晚和我形影不离啊,你到实验室,我也去实验室,你到图书馆,我也到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为岳父拍照     
岳父是土改时参加革命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到古稀之年还没拍过一张像样的照片。子女们劝他到县城照相馆去拍,他不愿意,怕照不好惹人笑话,当时附近又没有照相馆,更没有个体照相户,此事就一直耽搁下来。 那会儿我在部队团政治处当新闻干事,回来探亲时正好带了一架老式海鸥牌照相机,未婚妻便跟我商量,让我到她家去为老父亲拍一张照片。这可使我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是搞文字报道的,照相只是业余  相似文献   

3.
谁也没有想到,灾难会突然降临。那个下午,父亲对他说,在外打工的两个姐姐会回来,让他去汽车站接。他刚到汽车站,就听人说高速公路入口处出车祸了。他的心突地一紧,发疯似的朝前跑。一公里外,一辆长途汽车撞在了民房里,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已不能呼吸的人。他跑过去一看,当场就晕了过去。  相似文献   

4.
有的事物,在它存在时,人们不去或者来不及去理会它,而一旦它消失以后,人们却深刻地理解到它的价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感到,失去它是多么重大的遗憾和不幸。就诗人来说,也有同样的情况。郭小川逝世后,文艺界的一位领导同志说过: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要爱护人才,对于郭小川同志,我就没有完全认识他。并不是说他没有缺点,而是没有看出他是一个诗才。是的,郭小川离开我们8年了,人们没有淡薄对他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的感情,而且已有许多同志抱极大的兴趣,来研究他,来理解评价他的作品,当领略我国当代诗歌苑园的美丽景色,如果不是被某种偏见所拘,我们就会发现,那既艳丽又芳香的一枝一定是:战士与诗人郭小川。  相似文献   

5.
我退休不久就有了孙子,一位老友道喜之后又诙谐地说:“当你的职称晋升为爷爷时,你的职务就变成孙子了。”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我当时没有这种体会。孩子生下不久,他的父母先后到外地读研究生去了。待硕士、博士毕业后,又在外地工作,孩子就全权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工作     
他把在乡下独居的父亲接到城里的小家后,妻子的脸就一直没有放晴过。他也不好说什么,本来一家三口住着不足四十平方的老式楼房,就够逼仄的了,再添一个老人,白天都去上班还好说,到了晚上,谁说梦话满屋子都会听得一清二楚,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相似文献   

7.
张立宪 《可乐》2011,(8):22-22
那年头,海子可以从南走到北。又从白走到黑——在他自杀前的流浪岁月中,可以身上没有一分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据说,他走进昌平的一家饭馆,开门见山说自己没钱,但可以给老板背诗,换顿饭吃。  相似文献   

8.
打预防针     
今天下午,妈妈载着我和表弟、表妹去医院打预防针。表弟一上车就哭了,因为他怕打针。到了医院,我排第一,卷起袖子,把头转向一边,叮嘱叔叔小心点。打完针后,我没有哭,还举着手向表弟表妹炫耀。轮到表弟了,针头还没碰到他,他就哇哇大哭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早在1919年就已经传播到中国,蔡元培于1921年赴德国多次与爱因斯坦接触,希望他可以到北京大学讲学,爱因斯坦终于于1922年答应在日本讲学之后,顺便来北京讲学。可是蹊跷的是,1922年12月30日,爱因斯坦经日本抵达上海,但是,他在上海仅仅停留了两天,就离开上海去了新加坡,没有北上北京见蔡元培。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 《社区》2014,(20):16-16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天津去领一个文学奖,出版社的人领我去见了孙犁。天津至今就去过那一次,孙犁也是我唯一登门拜访的作家。孙犁的家是个大房子,并没有隔间,几个书架子也不高,后边有张床,前面有张桌子,他就坐在藤椅上。我那时把孙犁奉若神明,进去就紧张了,脸上老出汗,没敢去坐。孙犁说:坐呀坐呀。拿了凳子让坐到他跟前,又倒了一杯茶。  相似文献   

11.
胡迎新 《社区》2002,(14):39-41
我被请到北京房山,去给一个当时只有11岁的男孩看病。他的家人从孩子一出生就带他到各个医院治了10年,花了很多的钱。居然就没有一个医生告诉孩子的家人患的是什么病,告诉家长这种病根本无法治。这是非常不道德的。 你们习惯打吊针,好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那是靠药物强制性降体温,对孩子的恢复没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查一路 《社区》2011,(17):10-10
抗战时,他住在重庆。他住的地方旁边是竹林,有一天。他屋里的地上突然冒出了一棵竹笋。他没有时间去搭理,竹笋渐渐变成了竹子,竹子渐渐长大了。他还是没有时间去搭理,任凭竹子长。后来,竹子一直长到天花板上去了。他想起晋人“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典故.于是给这茅屋起了斋名.叫“有君堂”。  相似文献   

13.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积堆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  相似文献   

14.
读者调查表     
大多数家长基本上是到书店把你所需要的考作文的那些辅导材料、书籍一股脑儿买齐,买完了堆在孩子那里,然后自己可能回身就打麻将去了,看电视去了……这时候孩子是孤独的,尤其是独生子女,上无哥哥姐姐,下无弟弟妹妹,他没有诉说的对象,孩子的情感体验,认识事理的能力,都需要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人不断地跟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宫春科 《中华魂》2014,(24):38-39
唐朝时有个叫卢藏用的人,考中了进士却久久没有安排职务,于是他就到终南山隐居起来,借以博得清高的美名。很快,皇帝就召他去做官了。他把这一方法教给当时住在天台山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却一语道破隐居终南的天机不过是仕宦之捷径罢了。  相似文献   

16.
一次和耶鲁的一位院长谈话,发现他竟然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博士学位证书(毕业那年忙,没有参加毕业典礼,事后也没有去领证书)。他一路的学术生涯,从来不需要向雇他的单位证明自己是博士。有时看到国内招聘,竟要博士学位证明等等,觉得实在奇怪。你到美国哪个大学申请工作,信上说一下自己的学术背景就行,哪里有让你开证明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熊金超  黄艳 《社区》2012,(23):33
"居民都是讲道理的,只要你用心去了解他的诉求,帮助他,他就会听你的。"讲到社区经验,十八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波总是一脸的兴奋:"社区的一些难题,找到了窍门就好解决。"十多年来,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从几百户人家到拥有12万居民,虽发展迅猛,但至今没有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没有去章苏凤的书房,真不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那么多的版本,多到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一些版本会是那么地昂贵,贵到让你觉得疯狂的地步。金庸的书可以放一个书房自从认识了章苏凤,一直想见识一下他的藏书,前年底去了一趟,几天前又专门去看了他金庸小说的收藏。这是在苍南龙港的一条很普通的街道边上,一间直立式民房三楼临街的两个房间。这个市井大书虫的书房就设置在这里。房子周边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6,(6)
意大利媒体对他的评价是,“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脑和舌头”早在"9·11"事件之后,贝卢斯科尼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就宣称西方文明远比伊斯兰文明高级得多,引起了轩然大波。2002年12月,针对国内失业工人增多的情况,他甚至鼓励工人们到黑市上去寻找工作机会。  相似文献   

20.
寻找快乐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不开心,于是他打算到民间去寻找快乐。他问了很多人,有的说:“你拥有了权利就会快乐。”有的说:“只要你拥有了金钱就会快乐。”国王摇了摇头说:“这些我都有,可是我还是不快乐。”国王继续往前走。他来到一块田地前,看到一位农民一边唱歌一边干着农活。看起来很快乐的样子。国王走过去,看见他没有穿鞋,于是便说:“你连鞋子都没有,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农民说:“因为我有那么多稻子,到丰收的时候,我就可以有好多双鞋子。”国王说:“可是现在稻子还没有成熟呀!你仍然什么都没有。”农民说:“你看它们长得多么好,就像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