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论述健美操和韵律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开展健美操、韵律操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健身健美操,因强度和动作难度可以自行掌控、收放自如,已成为社会中十分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尤其在高校大学生健身俱乐部或社团体育生活中,既成为校园文化生活最具人气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成为体育教学中备受喜爱的课程之一。高校体育教学在传授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通过健身健美操课程的指导,奠定其终身体育基础尤为必要。本文通过芜湖市七所高等院校健身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以及问题成因,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探讨。认为:七所院校因教师专业知识、技术深度欠缺,在瑜伽、街舞和轻器械健美操开课方面,既显不足、又显单一;健身健美操课程教学时数仅占所有体育课程的0.1%,权重过低;由于学时不足,即制约着教师教学系统性的努力,也使教师疏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视与提高,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健美操是融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的一个体育项目。针对健美操教学的特点和当前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就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认真探讨 ,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专选课教学应加强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及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靠体育教学来完成。健美操做为一门专选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教师教操和学生学操,忽视了对学生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实践中我们认为,为了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能力和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通过创编健美操的过程,可以把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健美操的理论知识,掌握健美操的技术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实践,从而促进健美操教学质量的提高。2.2…  相似文献   

5.
梁涛 《南方论刊》2007,(Z1):103-105
大学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最有效阶段,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时期。通过对高校女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生理特点,健美操是高校女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应重视对女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始创于1951年,时称体育组,1978年改称为体育教研室,1999年成立体育教学部,负责全校的体育教学、体育竞技、体育科研及群体运动。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硕士(研究生)8人。现设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田径等课程。体育教学部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工作,不断提升体育教学与管理水平。自2006年开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实施网上“三选”管理,即在网上选项目、选上课时间和选任课教师,每个学生在3年内任选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修完2个项目。体育教学部坚持…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环节,是学校体育与体育社会化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因此对大学生来说终身体育教育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更能培养大学生自觉运动的能力和习惯,从而影响他们,使之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萍 《中文信息》2022,(3):188-190
在"双减"政策在全国大范围推进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同时也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自身运动需求、运动密度设置不合理、课堂教学氛围死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等问题,由此而造成了体育教学效率的低下.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从合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网球课程开设非常普及,网球也是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在校学生的欢迎,也是课余体育锻炼中最受追捧的项目。但网球教学如何更好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有效结合、教学理念如何贯彻实施、如何将网球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网球运动的教育功能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是现阶段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主要阐述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健康体适能"理念,通过"健康体适能"理念的引导,结合网球运动自身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网球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生理、心理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比较分析法等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选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做了调查与分析,得出影响因素有: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学生的性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反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教学经验;环境因素;教师自身能力限制以及教师的培养情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