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复兴的起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扬弃。“五四”运动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五四”运动开创的现代中国青年爱国主义传统应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大文 《理论界》2010,(3):165-166
本文通过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对其"激烈反传统主义"进行简要评价,探析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既是较前更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又是具有"革故鼎新"意义的新文化运动.这场"冲其罗网而卓自树立,破其勒羁而实自解放"的精神的狂飙,促使国人受到深刻、广泛的民主主义洗礼.作为前驱者揭橥的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及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无疑具有普世的性质.与此同时,这种民主主义的昂扬必然会在政治、思想领域中激励起锲而不舍的探索与追求,致使新文化运动深化和发展,先进人士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即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开始走向新阶段.尽管新文化运动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但其伟大的历史地住和现实作用是不容低估或抹煞的.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具有双重内涵--既是民主主义的补课,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探求.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意义--既冲决了封建主义藩篱,又实现了自身的超越.纪念五四运动主要是继承与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让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4.
"五四"先哲的睿智: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洞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醒民 《学术界》2001,(3):7-22
本文比较全面地展示和评论了五四先哲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解读和洞见.尤其是,对于科学的涵义和特质、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的文化意蕴、反科学思潮的透视,直至今日还具有感人至深的启迪力量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醒民 《学术界》2001,(4):67-80
本文比较全面地展示和评论了五四先哲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解读和洞见.尤其是,对于科学的涵义和特质、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的文化意蕴、反科学思潮的透视,直至今日还具有感人至深的启迪力量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尽管"五四"运动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严重缺陷。"五四"运动没有认识到科学首先是一种知识生产方式,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科学与技术不同;科学不仅是一种精神和态度,更是一种技术和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五四"运动几乎完全无视法治的重要价值。"五四"人物没有认识到可控性这一因素,重实质正义、轻程序正义,仍陷于古代的重人治、轻法治的窠臼。我们今天既要继承"五四",也要反思"五四",批判其不足,才能超越"五四",也才能实现"五四"的初心。  相似文献   

7.
袁伟时 《学术界》2004,(5):121-131
新文化运动与文化革命是背道而驰的两种文化.文化革命的源头是义和团运动.它们的文化基础都是迷信和排外.新文化运动继承的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其主导思想不是无政府主义.人们没有理由责难新文化运动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负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就是呼唤自由、法治、宪政和理性.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有机统一”中发展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紧紧地抓住和解决好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人大 :实现“有机统一”的制度平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又值“五四”。 这是她的第九十个纪念日。白云苍狗,世事变幻,在风风雨雨中“五四”的背影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19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民主与独裁”论战,是一个已被学术界关注较多的话题,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笔者认为其中仍然存在着若干被忽略的问题o lC如,如何从参与论战的专业政治学者的角度来检讨论战表面话语背后的“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o本文通过梳理论战的言论脉络,追踪文本线索,得出以下结论:论战要角之一清华政治学者陈之迈借用英国政治学者巴塞特(R,Bassctt)的“民主”概念和美国政治学者罗杰士( Lindsay Rogers)的“危机政府” (Crisis Govemment)理论疏解了“民主论”者与“独裁论”者之间的理论张力,特别是为作为自由主义者的“独裁论”者提供了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加速了这场“民主与独裁”论战的结束。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革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利清 《船山学刊》2001,(2):115-116
旅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留学生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1919年以前,旅法勤工俭学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运动”,仅仅是这一“运动”的初期。虽有日益兴旺发展之势,但就全国而言,响应者并不热烈,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我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还只有几十人,影响并不大。1919年至1920年两年间,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形成了空前规模的热潮,达到一个全盛时代。在这两年中,华法教育会先后组织17批,约1900多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不但人数众多,而且范围很广。从文化程度看,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从职业看,有教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学术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更客观、理智、冷静的研究 ,无论是对其主要精神和成就的发掘 ,还是对其缺失的反思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和思路作一番认真的考察十分必要,通过正确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反思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并且从中探讨“五四”运动带给人们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儒学在历史上曾经享有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孔”的实质是反对孔子的偶像地位以及定儒教为一尊的形式,而不是反对孔子及其全部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新文化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将儒学纳入现代化学科体系如伦理学、哲学、历史学等进行研究。它实现了孔子的真正平民化,恢复了孔子在历史上的诸子学地位,而且还在学术研究方面确立了一种新范式,为以后客观、公允地评价和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创造了条件并直接导致了儒学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新文化运动时期 ,胡适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并积极宣传。在“五四”运动之前实用主义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此后却阻碍了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这反映出一种理论对特定时代的作用是与特定历史条件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广大妇女的觉悟 ,她们以前所未有的恣态 ,英勇地投身于五四运动 ,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同时在运动中促进了自身的解放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 ,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积极领导妇女运动 ,开辟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时代。五四运动也成为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民主建设思想系统化。一是明确提出了法治概念;二是系统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三是认真实施治国基本方略,有力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茂平 《理论界》2007,(7):38-40
民间组织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其“助推”功能根源于民间组织的基本属性、“政府失灵”的客观要求、公民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并且培育民主价值文化、创建公民多元利益表达渠道、克服政府的合法性危机、制约政府权力、提供民主政治发展动力等是民间组织“助推”功能的主要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发生时,身在中国的现场观察人杜威看到“国家”的诞生,而当事人傅斯年则看见“社会”的出现。这样不同的即时认知既充分表现出五四蕴涵的丰富,也告诉我们“国家”与“社会”这两大外来名相尚在形成中。这些五四重要人物自己都不甚清楚的概念,又成为观察、认识、理解和诠释五四的概念工具,表现出“早熟”的意味,因而其诠释力也有限。实则国家与社会大体因“天下”的崩散转化而出,五四前后也曾出现一些非国家和超国家的思路。如果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从新的视角观察,或可增进我们对五四运动及其所在时代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