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监管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央企业经营者中的一些道德风险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给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从行为动机、行为收益、行为能力3个方面分析了道德风险行为的成因,归纳与总结了5种典型性道德风险行为,构建了三维度的监管模型,提出了建立健全预防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监督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的观点,就人力资本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人力资本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诚实履行合约后的正常收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贴现因子、道德风险行为的额外收益以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后的次优收益。并且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人力资本道德风险行为动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激励、约束及协作策略。最后,讨论了随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社会公众和公务员分别作为公共权力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同样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公务员工作中的诚信行为受到了道德风险的考验。所以,公务员诚信建设需要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以矫正公务员的非诚信行为,弥补道德自律的不足。本文从公务员诚信档案、奖惩制度、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建设公务员诚信制度体系,以期减少公务员诚信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互联网金融在逐步发展中形成了三大模式: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公众筹资,其中网络借贷的典型代表就是P2P。自2007年以来至今,我国先后成立了成千上万家这样的公司,它们在小微业主、网店店主等"草根"阶层的融资需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P2P公司数量和业务的扩大,P2P公司跑路现象也逐步曝露在公众视野,对于该行业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鲜明。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和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些现象即道德风险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道德是社会的重要规范,内在地制约着人们行为的方向、力度和抉择标准。道德风险是指因内在和外在因素引发的违背道德准则而危害公共利益行为的可能性。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风险社会已经到来。从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看,人性自利及制度漏洞是它产生的重要根源。单位作为社会组织,其领导层、群体成员以及个体成员都有产生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作为一位盛世女皇,对官员道德风险进行了有效管控。她编撰颁布规范官员道德和行为的理论著作,为预防官员道德风险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制定和完善管理官员的各项制度,为预防官员道德风险提供制度保障;对勤政廉政官员进行形式多样的褒奖和激励,为官员自觉降低道德风险提供社会舆论氛围支持。  相似文献   

7.
牛中丽 《决策探索》2007,(13):45-46
一、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及两者关系 (一)公司治理产生的基础和内涵 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理性人"具有不同效用函数的条件下,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即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要求有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行为,以降低委托风险和代理成本,这成为公司治理产生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双方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双方道德风险问题的内在产生机理、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综合治理机制,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投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跑路"现象频繁发生,其负面影响日渐暴露,规范我国民间金融的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民间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高利贷投机、风险积聚、渠道不畅、违规操作、信用不足、存在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对民间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侯霖沛 《经营管理者》2014,(21):183-184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简称"食强险"。为简洁起见,下文中将以"食强险"代指"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转移与社会管理工具,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必要的一环。然而,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也会伴随而言。作为一种新生险种,如果道德风险不能有效规避,将严重损害该险种的发展。为此,本文选取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界定、类型、因素、博弈与规避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代影 《决策与信息》2011,(8):275-276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对保险中道德风险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生成机制和背后的人性根源,进而从德性修养的角度寻找防范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股东控制专用性投资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青木昌彦(1995)曾指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企业经理在自己的企业内部构筑了不可逆的管辖权威的现象”,即“内部人控制”。中国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有了新的含义,即国有股的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经营者之间合谋的系统舞弊,我们称之公司治理的“系统道德风险”。“系统道德风险”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中国目前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学校通用电子设备逆向物流的回收问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设计由使用者自行处理的逆向物流创新模式。首先,分析新模式的适应性,界定新模式的适用范围;其次,针对新模式将面临的道德风险,提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衡量使用者道德水平的方法,基于调查结果构建"定性-定量"结合的情景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实例计算评估不同情景下新模式的道德风险。结果表明乐观情景下,新模式面临的道德风险水平在可控范围内;悲观情景下,新模式虽然面临较高的道德风险,但可通过采取"监督-激励"机制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4.
利益外部性和BOT模式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存在于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利益外部性和隐蔽检查行为导致私营企业道德风险的发生,通过导入赏罚规定和完全竞争招标制度分析BOT模式的有效性。利益外部性表现为私营企业在项目施工期的所投入的努力水准影响项目经营期的费用。在传统模式中,施工公司不承担经营费用,赏罚规定和完全竞争招标不能抑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在禁止项目公司中途毁约的前提下,BOT模式使利益外部性内部化,从而避免项目公司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然而,由于项目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在有限追索权原则下存在项目公司中途毁约的可能性,从而影响BOT模式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入保证金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道德风险,从而实现BOT模式的社会效率性。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发生的重大社会紧急事件中,出现一种企业被"逼捐"的现象,即许多企业由于捐款达不到公众预期而引发公众的批评和抵制,这与以往文献中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权力的假设相违背。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公众对热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网上评论的帖子,构建出"期望—满意—行为"理论模型,解释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认同和行为反应模式;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隐性契约理论和亲社会理论分析形成这种模式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6.
管迪 《管理科学文摘》2010,(16):102-102
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很多企业采用试用期这种方式来进一步了解雇员,但是同样在试用期中存在着道德风险。企业可以采用减少信息不对称、用好试用期、建立胜任力素质模型、大力发展信用经济等方法来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女性领导已经拥有了相对平等的发展空间,也在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女性领导的参政状况依然面临着决策权力弱化、领导风格两难、角色冲突焦虑、"职场囚徒"困境等道德风险。女性领导道德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女性领导的从政心理自卑、性别期待差异、多重角色交互及组织机构干部制度的偏颇等方面。女性领导道德风险的化解可以通过提升从政自我效能感、追求两性和谐发展、超越角色冲突、完善组织机构的干部制度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道德失范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如果不遵守伦理规则,就容易造成道德失范行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道德失范就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和金融伦理的行为,目前主要表现为财务人员的违规、融资活动的混乱、企业兼并的恶意。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两权分离、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然而,在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企业经营者腐败问题也日趋严重。有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回扣、贿赂,追求过度在职消费,隐瞒资产、化公为私,追求非货币目标,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实行多角化经营,形成大量无效投资等现象十分普遍,不但阻碍了国有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为了尽量避免企业经营者采取道德风险行为,减少腐败的发生,国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风险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转型期新旧制度交替更迭以及制度在制定、执行、监管等环节存在漏洞将会诱发道德风险。转型期制度漏洞诱发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者道德风险、员工个体道德风险和单位群体道德风险三个方面。防范制度性道德风险,应规避制度设计风险,防范制度执行风险,化解制度监督风险,破除思想道德风险,推动制度他律与道德自律双管齐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