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冰心是“五四”时期蜚声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和同时期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她的创作刻下了时代的印痕,也显示了自己特异的风格。冰心不象鲁迅那样深沉冷峻地剖示现实;不象郁达夫那样露骨直率地表白自己;不象废名那样冲谈闲适地描绘田园景色;也不象许地山那样禅味十足地讲述异域传奇。她有自己的美学情趣和创作天地。她象一个爱的使者,以其轻扬柔曼的歌喉唱着爱的颂歌,传播着爱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冰心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杰出代表。从她被五四惊雷震上文坛的那一天起,便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人注目。她用自己成功的艺术实践,允分显示出被解放了的女性的文学创造力。 在冰心的创作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女性题材的作品。如果说冰心前期创作确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话,那么从三十年代开始则一攻婉约初衷而变得苍劲朴茂了。冰心笔下的女性形象同样经历了这种嬗变,这是冰心创作中,也是现代女性文学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冰心,这位人所熟知与敬爱的女作家、本世纪的同龄人,已走过了70余年的创作历程。从“五四”运动时跻身于新文学文坛,到今日仍挥笔不已,这在文学史上实为罕见。 “四人帮”横行时期,冰心曾搁笔近10年之久。从写悼念毛主席的文章起,她又拿起笔来。在欢庆“第二次解放”的日子里,冰心奋笔抒写了悼念周总理的诗和散文。接着,她又陆续写出一篇篇的散文、小说、评论……在文艺的春天里,冰心“志在千里”,如她所说,“生命从80岁开始”。她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两次战胜疾病,用饱满的热情和一颗依然年轻的心,创作了累计在二百五十篇以上的作品,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4.
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诗人、散文家,也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者、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冰心的文学生涯始于五四时期。她说:“五四”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在从此至今的近七十年的历程中,她的创作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以儿童生活为题材或专为儿童而写的许多名  相似文献   

5.
冰心是文学研究会中在“五四”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位作家.一九一九年,即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她开始了“问题小说”的创作.她初期的作品《斯人独惟悴》、《超人》等,宣扬了“爱的哲学”,其目的乃为了慰借当时涉世未深而已感到困恼的一般知识青年的悲苦心灵,实际上这只是找到了一个无济于事的灵魂的逋逃薮而已.后来,冰心也认识到自己“退缩逃避到狭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写歌颂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自序》)的世界观的局限.冰心在经历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文坛祖母”的冰心,以她80年的写作生涯,展示了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发展到新文学的伟大轨迹,在她流畅如风、澄明如水的辞藻篇章里,涌动着爱和美。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我所最喜爱的文学形式。”这是冰心在一九五九年的一篇《关于散文》中的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冰心是在“五四”初期以问题小说的创作步入文坛的,同时也以哲理小诗显示出她的才华,然而她最喜欢的却是散文。她的散文以细腻温柔的笔触,微带忧愁的情调,清丽飘逸的画面,隽永典雅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风靡了整个文坛,“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与模仿”。那么这种“冰心体”文字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而使一代青年所为之倾倒呢?这就是本文企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言与白话交接时期的产物,“冰心体”无疑在白话文学话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冰心体”标志着冰心的白话文学语言尝试已形成独有的语言风格.《默庐试笔》虽然“试”于冰心三年的写作断层之后,但仍承接了《寄小读者》等作品的“冰心体”语言风格.以形象生动的细腻描摹、一唱三叹的情思流淌、富于吟咏的音乐美感等审美特征,与作者其他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融为一体.所延续的“冰心体”风格的呈现,带给人们以富于语言文化底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庐隐和冰心早期短篇小说创作风格、思想性及艺术特色的比较,阐述了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五四前后的社会环境对她们作品的影响,展现了“人生派”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不同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的冰心是創作上比较活跃的作家之一。1919年的五四运动及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以来,她写了不少作品,包括短篇小說《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超人》,詩歌《繁星》、《春水》和散文《寄小讀者》等等。这些作品,絕大部分都分别收在1930年出版的小說、詩、散文三个集中。在当时,冰心是以风格清丽明快、情意委婉、語言优美、善于描写儿童、自然、大海和母爱出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拥有不少讀者,曾起过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冰心、庐隐的创作与基督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庐隐早期都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教育。在冰心、庐隐的小说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基督教文化的痕迹。但冰心更多地接受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形成自己温婉的小说风格。庐隐却更多地接受了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形成自己凄婉的小说风格。对基督教文化不同的感悟,形成了她们不同的文学创作观,因此她们对“人生究竟是什么”有着截然的不同答案:一个是“爱”,一个是“恨”。  相似文献   

12.
冰心,这位被“五四”的惊雷震上创作道路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象她这样以优美的文笔毫无保留地坦露自己,使读者倍感亲切的作者,很难找出第二个。 我们在阅读她的散文时,异常真切地感受到她的“遗传和环境”,“地位和经验”,“对于事物的感情和态度”。这位不相识的作者,好象“全身涌现于读者之前。她的才情,性质,人生观,都可以历历的推知。”她的散文,是“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 如果说她的小说与同期作家比,成就并不算突出的话,那未,在散文领域里,“在平凡的小小事物上”,她确实“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她所开垦和浇灌的这一方园地,却不  相似文献   

13.
庐隐,这是个当代读者几乎完全陌生的名字,建国后,其作品很少有人研究,有的现代文学史虽偶尔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但“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与庐隐。”她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曾与蜚声文坛的冰心齐名。尽管其创作生涯不过十几年,却为我们留下作品达十一部之多。她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其中以小说见长。本文试图对庐隐小说思想内容作以简论,以探讨一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庐隐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茅盾誉之为“五四的产儿”。“她是满身带着‘社会运动’的热气,向‘文艺园地’跨进第一步的”。她的代表阼《海滨故人》写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四年,是庐隐的第一部小说集。《海滨故人》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作者广泛地对社会人生进行了反映和探索。在她的《一个著作家》、《一封信》、《两个小学生》、《灵魂可以卖吗》、《余泪》、《月下的回忆》等短篇  相似文献   

15.
“人”与“爱”是“五四”以来女作家创作的一个基本母题。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女人,再也没有什么能象在爱情领域中那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生动而深刻、毫无保留地把她的人格内涵显露出来。因此,现代的冰心、绿漪、源君、丁玲到当代的张洁、张抗抗、张辛欣等的作品无不贯穿着爱情这条主线。其中,现代的丁玲,当代的张洁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对知识妇女内心世界真实而细腻的刻画成为这两个时代的代表。 丁玲同莎菲一起为世人瞩目;张洁以对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历来以现实主义文艺标准衡量冰心的作品。本文则用浪漫主义艺术标准,从歌颂自然的题材与主题、艺术表现的主观色彩、自然率真的美学风格三个方面,论证了冰心前期创作的浪漫主义倾向,并且比较了冰心与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创作风格,指出:冰心前期的创作风格属于“东方古典式的自我型浪漫主义”类型。  相似文献   

17.
五四前后的翻译高潮引起中国文学内部结构的变迁,改变了彼时作家的创作轨迹。冰心作为新文学第一代重要代表作家,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学气质,但时代涌动的翻译热潮又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审视社会和自我的视角,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对冰心早期创作的思想观念、表现方法、语言应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冰心五四时期的创作呈现出新的风貌,成为研究翻译参与文学建构的上佳样本。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代,冰心、冯沅君、凌叔华、林徽因、苏雪林、袁昌英、沉樱、白薇等出身于高门巨族,在“闺阁”中创作的女作家们,表现出了与同时代作家不同的“闺阁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她们多数已为人妻、为人母,经历了人生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由女儿变为母亲,从“五四”激昂的叛逆到静默的反思,文学创作风格也随之转变。她们的“闺阁气”在渐渐消失,其目光投向了“闺阁”之外的社会与人生。在经历了抗战烽火的洗礼之后,她们逐渐走出了“闺阁”,走向了社会,她们的文学创作也日益贴近现实人生.成为描述时代的变迁可靠明证。  相似文献   

19.
“爱的哲学”是冰心创作的母题,一个有成就的作者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信仰,冰心曾自称是一个“爱的哲学”的信徒,并视“爱的哲学”为“永久的哲学”。历沧桑岁月,饱经忧患,冰心始终没遗弃这“永久的哲学”,她的艺术生命始终与“爱”相牵  相似文献   

20.
说到冰心,人们会立即想到她的散文,她的诗,她的小说,以至于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今的中老年读者,在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里,大都有过迷恋冰心作品的颠狂日子。也许,有些人至今还在自己意识的深层,潜留着同青春岁月混化一体的醉人美感及心灵振颤的余波。其中,“冰心体”散文所引起的读者的感应,恐怕较之其他体裁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