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是产业布局集群化、区域市场一体化、规模生产分工化、资源要素合作化、公共设施区域化、规划管理协调化、区域交通快捷化、物流产业高效化等因素协同发展形成的合力指向.中原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应从制度、基础设施、技术、信息、物流等方面构建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主要特点和协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市场一体化。长三角经济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一体化整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并以建设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为栽体,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韩宇宁 《理论界》2006,(10):55-56
构建沈阳大连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条件;要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一体化共同市场、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培育城市功能、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和工作载体等措施,加快建设沈阳大连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提高、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化等四个方面。但在其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如“习俗经济”所带来的困境、落后地区政府对“挤占”效应的顾虑、政府体制改革不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等一系列制度约束。要摆脱这些传统的制度约束,应以制度创新的形式来促进地方政府管理行为的优化,实现市场与政府的良性结合,从而顺利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遵循路径依赖原则,以发展产业集群为主体,依靠市场化大企业的主导作用,在政府支持下推进。为此,要改革和调整政府的区域经济管理职能,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易石宏  刘瑛 《南方论刊》2010,(8):11-13,30
从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区域公共治理理念的缺失、公共政策的失范和行政壁垒的存在等因素,建立和创新一套有利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管理体制,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最紧迫任务,要形成区域公共利益价值取向,使区域间的公共问题高效率解决,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行政壁垒。必须要推动省级区域立法支持,创新区域公共政策,完善区域政府竞争与合作规则,完善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和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创新,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区域政府:概念界说及其建设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处于一定区域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促进区域发展而寻求相互协调与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的政府集合体之区域政府,是为了消除行政区经济的痼疾,推进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提出的新思路。区域政府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采取加快区域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场化进程,逐步建设区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建立区域管理委员会和其他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以及培育有利于合作的社会资本等多元并举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群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一体化区域扩容呈现加速态势,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评估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为此,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0—2017年城市尺度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评估政府合作推动的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分析一体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这一效应具有较强稳健性。多角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城市规模越大,促进效应越大,融入一体化时间越长,促进效应越强,不同批次之间效应的下降态势,以及区域之间浙江>安徽>江苏的效应差异。市场一体化深化、要素集聚能力提升是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但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衰减”、产业关联“核心—边缘”格局是效应异质性的重要因素,这对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区域扩容,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城市群思想及新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城市化从来都是以城市群和城市为主体推进的。”因此,对改革以来中国的城市群思想加以回顾,并对新的城市群给予描述,有助于理清思路,深化改革。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能因为地缘相近就可以称其为城市群,相反,需要打破行政边界,逐步建立区域经济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力促新城市群形成,带动中国步入现代化行列。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城市群区域的金融成长,无论从总量、结构的角度还是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皆表现出相对落后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如何从金融生态、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和金融组织四个方面提供具体的金融支持政策来促进中原城市群地区的金融成长,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发展该地区经济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玉  张占斌 《东南学术》2021,(5):129-138
当前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但区域一体化在打破要素流动障碍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要素错配,作为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变革的数字经济崛起,能否改善区域内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推动区域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以2010-2018年中国7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指标,分析数字经济与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关系,并探讨生产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一体化水平有所上升,相反哈长、中原、成渝一体化水平有所下降.数字经济发展将抑制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一体化水平,但能促进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一体化水平.生产要素配置不平衡是数字经济发展与城市群一体化关系的中介变量,但劳动力配置不平衡与资本配置不平衡的中介效应恰好相反.数字经济发展会降低劳动力要素配置不平衡,增加资本要素配置不平衡.因此,如何降低区域资本要素错配是在发展数字经济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集群成长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个方面实现了市场创造,深化了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珠三角地区在2012年要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下一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应重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成长来推动区域一体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即如何借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来加快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整合地区经济、推进国家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值法对1989~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渐进改革、梯度开放的发展策略导致三大区域中,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制度创新滞后以及地方政府"利己"策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趋同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原城市群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河南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发展思路和发展布局.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城市密集度和人口密集度都比较高,应列入国家二级城市群.该城市群的范围不必完全拘泥于行政区划,应以经济区划为主进行界定.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要强化一个中心,培育一个次中心,建设一条工业走廊,突出三条轴线.要处理好发展中原城市群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是创新农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能力内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其基础是城乡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的农业属于维持型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动能力弱.中原城市群不仅要建立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也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地,在农业生产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成为全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粤港澳区域深度经济整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粤港澳三地的政府治理模式存在差异,地区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欠缺规范,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比较突出。要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注意避免无序竞争,扩大区域市场范围,提升制度供给效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方并进方式,确立利益协调机制与政府规制边界,从而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程永林 《阴山学刊》2009,22(5):109-112
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粤港澳区域深度经济整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粤港澳三地的政府治理模式存在差异,地区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欠缺规范,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比较突出,要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注意避免无序竞争,扩大区域市场范围,提升制度供给效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方并进方式,确立利益协调机制与政府规制边界,从而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公认的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同时,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批准设置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下城市群政府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为此,城市群管理体制创新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回应路径应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行政区划调整来提供空间,逐步走向城市群行政一体化,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为组织保障,有效的利益整合与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力 1.产业差异与互补动力城市群的一体化源于经济的一体化,而经济的一体化源于各城市的产业差异与互补.中原城市群构建产业差异与互补总的指导原则是,参照城市群区域城市产业的等级层次框架,从城市群总体发展格局出发,协调好城市间产业联系,因地制宜,突出城市的优势产业,强调城市产业的趋异和互补;高等级城市向综合性产业结构发展,积极培育职能性大城市,促进城市群地区首位城市产业的升级;加快城市产业职能的综合与专业化,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和特色,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益的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3+5"城市群从理论酝酿到概念提出,日前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作为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3+5"城市群法律协调机制便呼之欲出。"3+5"城市群法律协调的现实基础有":3+5"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3+5城市群的各成员行政区划不变;法制统一不能"3+5"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需求。构建"3+5"城市群的法律协调机制,需从建立统一机构、推进地方立法、扩大公众参与以及注重评估咨询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