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文坛的“重写”与“重评”茅盾之论,以史为椐,历陈茅盾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与新文学建设方面的开拓之功:如组织队伍,开拓阵地与清除“垃圾”,翻译评介,理论倡导与建树,文学批评等,他筚路蓝缕,发挥了引领文学主潮,把握先进方向的历史作用,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中流砥柱.特别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方面开风气之先,具有特别的意义;已初步形成具中国特色与茅盾文学个性特征的理论体系.这一切说明茅盾的文学史地位是以其客现存在的赫赫业绩为支撑的.无视与否定这些,决非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与元代社会的南北融合背景相呼应,元代一统文坛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四轮南北大融合:第一轮在1260年前后,是西域文人群崛起的重要基础;第二轮包含北人南下和南人北上两个过程,分别在1278年、1286年左右,前者推动了元曲南移进程,后者推动了元代中叶正统文坛的南北融合;第三轮以延祐首科(1315)为标志,以馆阁文人为主导的元代中晚期文坛格局得以形成;第四轮在“至正更化”前后,1340年到1352年左右,元末正统文坛因之而有中兴之势。元代社会的南北融合不仅使其文学格局走向大一统,更影响了元代文学的审美追求,使其呈现出“清丽”“清和”“粹密”等风貌特征,推动了元代文学臻于多元平衡后的彬彬之盛,无论是融汇过程还是其结果,皆有着不容掩抑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流入新时期文坛流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是舶来品 ,学界大概对此没做过传入流程的审理。国内大量文学史料雄辩地证明 :继中国现代文苑之后 ,它在新时期文坛的“流速”不减 ,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体变革。这充分反映出新时期文坛有识之士不断沉淀的现代意识之雄起 ,以及他们面对外来文化以我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名士少有全者”。公元300年,在西晋统治集团的内讧中,政治家兼文学家的当代名士张华,不幸死于政敌赵王司马伦的斧钺之下,“朝野莫不悲痛之”。作为一个在当时具有相当感召力的权臣兼文人,张华在西晋文坛曾扮演过什么角色?这是讨论魏晋文学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张华的创作风貌,一些论者已经涉及,但张华文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倡导文学之功,迄今尚未见专文讨论。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仅就张华文学实践(创作)以外的文学活动,作些初步论述,期望得到指正。张华是魏晋时期继曹氏父子以后又一个大力倡导文学的重要人物,是“文学的自觉”在西晋的最有力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5.
余华论     
余华以其富有创造性、超越性的写作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这一个”。他对文学意义的回避与探询构成了写作理想和文本实践的矛盾,从叙事法则和策略上进行“精神真实的奇想”以及以“寓言式写作”建构文体形式都使得余华的小说世界在文学的“变”与“不变”之关系参照中获得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代初,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文坛产生了《乔厂长上任记》等典型文本。但随着文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先前的“舌战群儒”和“过关斩将”等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深入描写变革的需要。此时,宗族观念作为改革的难题被重视起来,农村和地方的资源也被作家越来越多地汲取。随着传统伦理和文化开始被正视,人性被放置在历史中进行考量,人心变革书写开始更多地取代政策、体制变革的书写。外部变革渐渐成为背景,而“人”作为主体越来越被关怀。在这个过程中,以韩少功、贾平凹、张炜为代表的作家悄然完成了从“改革文学”到“寻根文学”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话文运动的滥觞及其发展,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黄遵完作为一个时代的标识性人物,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跨向未来。在晚清,他以高屋建瓴之势,倡导白话文的变革。从文字、语言到文体的革新,黄遵宪引领中国白话文学,使之走向了“五四”白话文地位之正宗。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文学主题在工业题材创作中的表现,经历了从现代文坛到当代文坛的多重变化。这其中有两种走向值得关注:一是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变迁,往往影响着人道主义主题的文学诠释;二是随着“文学即人学”的创作深化,随着工业环境变革中人的问题的凸现,人道主义文学主题的开掘,会不断地以日益丰富而独立的表现形态,逐步走向创作的自觉。  相似文献   

9.
人道主义文学主题在工业题材创作中的表现,经历了从现代文坛到当代文坛的多重变化。这其中有两种走向值得关注一是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变迁,往往影响着人道主义主题的文学诠释;二是随着“文学即人学”的创作深化,随着工业环境变革中人的问题的凸现,人道主义文学主题的开掘,会不断地以日益丰富而独立的表现形态,逐步走向创作的自觉。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主盟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人物,是在诗词文文论和史学诸领域中多方面地显示才华而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大力地提倡以变革时文为其宗旨的文学复古,同时致力于古文创作,“于是文风一变,时人竞为模范。”这个以复古为革新的文  相似文献   

11.
1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一向被斥为“闲书”,不被列为文学的“正宗”。直到19世纪末梁启超等人倡导“小说界革命”,推重“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才在理论上打破了封建文学观念的戒律。不过,小说主要充任的是资产阶级维新变革运动中“改良社会”、“开通民智”的利器,未能直接促成中国小说彻底革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五四”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使一向被歧视的小说获得了一种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给文坛带来活力,也给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挑战和变异。作家身份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流通方式的网络化和欣赏方式的机读化等,是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存在方式、文学创作模式和文学价值理念的变异,则是网络时代文学的新挑战。要构建网络的文学观,需要树立信息时代的文学生态观,培植开放而宽容的“大文学”观和“准文学”观,同时还要涤除贵族意识,倡导平民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3.
惠休以诗名世,文辞斐然,与鲍照一起引领了大明、泰始文学的俗化风尚,于后世文学、文士影响深远。经考,其于大明二年(458),因“自非戒行清苦”而被孝武帝“敕令”还俗;平生所结交之文士有鲍照、徐湛之、吴迈远、谢超宗等。  相似文献   

14.
晚明文坛复古思潮盛行 ,剿袭模拟之习十分猖獗 ,作家之主体性丧失殆尽。为涤除时文之弊 ,振兴诗文之道 ,屠隆倡言赋材说 ,主张依靠作家之赋材 ,充分发挥创作主体的才性、才能 ,以陶洗性灵 ,创制真文。屠隆的这一创作观点对其友人袁宏道的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亦对公安文学“性灵说”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倾向上,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人认为“文”应该服务于“道”,但在“文”与“道”的具体关系上,他们的观点有异。任何文学团体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环境,永贞贬谪文人的文学观点也不是独立于中唐文坛之外的一家之言,他们是中唐文坛上最活跃的文学团体之一,其“文以明道”文学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与当时其他文学流派密切相关,尤其与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互为呼应补充。  相似文献   

16.
金代科举发展较成熟,实施时间较长,取士数量较大,民族歧视色彩不重,专门设有女真进士科,显示了民族文化融合的效应.它对文学产生过深广的影响:科举在金代文人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与各民族、各阶层的知识分子的出处、命运紧密相连,对其生存方式、生活特点、人生道路和心理状态有着明显的影响,丰富了作家的生活内容;科举的盛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文坛涌现出一大批反映读书、应举、典试、登第和贡院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的诗、文;科举考试在金代中、后期成为文学思想变革的杠杆,文坛领袖们利用主文取士之机扭转创作中的不良习气,倡导健康文风,收到明显成效.但是作为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金代科举有双重意义,对文学既产生过积极、有利的作用,也带给它不少消极、有害的影响;既是文学繁荣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又对文学发展有一定的滞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袁宏道在人生价值观念和文学价值观念上的反封建、反理学意义。文章认为,构基于自然人性学说,袁宏道在人生价值上高度肯定了主体的个性意识和感性欲求,对作为传统儒学人格理想的伦理价值观念和功名价值观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通过文学在审美特征上对“真”的倡导,导致了文学价值观念由宗经原道到表现个性、由中和之美到自然之美、由宗法古人到取法民歌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创造社作家成仿吾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文学论》的基本理论为内在话语,质疑、批评了“五四”文学一度出现的非写实潮流。他不仅以《文学论》关于情绪为文学中心的话语质疑“五四”初期诗坛尤其是小诗热.而且借《文学论》关于智的要素难以引起人之情绪的话语质疑、批评“五四”初期文学注重思想的哲学化倾向.还用《文学论》关于文学的真实性不同干科学真实性的话语质疑、否定“五四”文坛在自然主义文学影响下开始出现的庸俗化写实倾向。  相似文献   

19.
严肃思考人的命运和执着探索人生的意义,这是五四初期从事新文学运动的进步作家共同肩负的神圣使命。在倡导“文学为人生”的队伍中,许地山以卓然独立的风姿蜚声文坛,“反映了当时第三种对于人生的态度”许地山一生写就近三十篇的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大都以写人物命运为主,虽各各  相似文献   

20.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地位。但后期创造社的文坛地位在青年读者群中得到确立,并没有在文坛内部得到认同,其单维突进、惟我独尊的战斗的文化姿态与文学观念,使其“革命文学”破坏多于建设,口号大于实践,其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