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是助力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治理行动的有效整合、治理资源互动和政策学习是推进区域协同治理的关键所在.为了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的逻辑理路,并为中国区域协同治理提供成渝经验,文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51份府际协同治理政策文本为研究蓝本,应用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框架的网络分析视角对其进行内容编码分析.以个体网络分析与整体网络分析为研究着眼点,引入强弱连带的概念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治理进程进行透视.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网络经历了由有限共享型网络向双核领导型网络嬗变的发展历程,成渝双城的首位作用逐渐显著;成渝地区内部协同治理次级系统基本形成,推动了整体制度性集体行动的协调和整合;行政隔离和区域隔离是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的主要障碍,亟待上级政府牵头开展协调,以功能为主导推进协同治理进程.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需要从协同机制创设、空间布局优化和政策协同衔接等方向着力,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涉藏州县、大小凉山等欠发达地区,大多也属民族地区,这片区域在“两翼协同”战略推动下实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嵌合发展,但也面临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克服跨区域、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走出“双跨”困境?文章从空间社会理论角度,基于实证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在“嵌合-空间再造”逻辑主线上营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地区融合发展的新空间,以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嵌合发展的基本主张。为此,在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程中,一要在发展策略上,坚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一体化发展”、南翼“融合发展”、外环“嵌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在合作方式上,成渝双城经济圈与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在“生产-生活-生态”实践逻辑上再造“三生合作”新空间,实现嵌合发展;三要在协同创新上,川滇黔渝四省市一盘棋共建“民族环线”试验区,把周边欠发达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原生态经济圈、康养乐居旅游圈、多民族文化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基于2012—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板数据,运用基准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集聚、产业结构与地区间经济差距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能显著缩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人口集聚对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存在以产业结构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越过相应门槛值,人口集聚对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影响越大;人口集聚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研究结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在发展中营造平衡”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21年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城市发布的有关协同建设营商环境的政策文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网络,分阶段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协同网络的演化趋势以及现阶段的主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协同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各城市共商共建营商环境的合作程度不断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网络结构由双中心结构逐渐演变为双中心+多区域结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网络内各城市合作紧密程度不协调、不平衡。  相似文献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在于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形成高质量增长极.基于充实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支撑的初衷,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引入功能主义系列理论,并运用其中的经典学说阐释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路径策略.研究表明:成渝经济圈建设应当以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为目标,依托扩展原理启动原始动力,充分发挥功能性、诱发性和养成性外溢的持续动能,注重调动政府、关键人士、大型公司和协同发展机构的参与积极性,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区域协同发展组织架构.结合实际建议:成渝经济圈全方位高标准协同发展,需要经历拆除壁垒、畅通联系、形成联盟、区域认同、协同深化五个演进阶段,充分发掘协同发展动力,尽量维持区域利益均衡,统筹推动政策、经济、社会、法治四大领域协调联动.文章借助功能主义系列理论对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对于丰富国内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在于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形成高质量增长极.基于充实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支撑的初衷,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引入功能主义系列理论,并运用其中的经典学说阐释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路径策略.研究表明:成渝经济圈建设应当以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为目标,依托扩展原理启动原始动力,充分发挥功能性、诱发性和养成性外溢的持续动能,注重调动政府、关键人士、大型公司和协同发展机构的参与积极性,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区域协同发展组织架构.结合实际建议:成渝经济圈全方位高标准协同发展,需要经历拆除壁垒、畅通联系、形成联盟、区域认同、协同深化五个演进阶段,充分发掘协同发展动力,尽量维持区域利益均衡,统筹推动政策、经济、社会、法治四大领域协调联动.文章借助功能主义系列理论对成渝经济圈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对于丰富国内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指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八大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区位优势更为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区域协同步伐加快,但集聚辐射作用不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产业集群成链有待延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在借鉴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验的基础上,从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估与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双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并比较2021—2035年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各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2)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金融发展等因素对于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影响不同,且有不同的空间效应;(3)未来15年内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将稳步提升,与其他三个城市群的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4个市、县(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明显,且其分维度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影响程度依次为数字化程度最大、使用程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小;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促进科技创新,且科技创新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得出,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还存在区域异质性,即数字金融对四川盆地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更明显。鉴于此,提出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金融建设、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两地城乡协同发展、探索两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稳定和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双循环"战略布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既能为增强成渝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基础,也是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整体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的修正模型,测评了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刻画了其时空分布规律。进一步地,文章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综合检验了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业指数相对偏低,工业发展稳中有升,服务业指数上升明显;研究区间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集中在0.30~0.49之间,整体融合程度偏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分布范围由北向南演进,逐渐成"环";科技进步、人才资源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呈正向驱动,市场需求、财政金融和对外贸易受行政分割的影响驱动作用发挥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完善产业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客观准确分析协同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选取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四个系统的20个评价指标,再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四个系统的得分情况,根据各个系统的得分情况计算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最后通过对系统之间协同度高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破除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和建立评价工作周期制度和修正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四五"时期,中国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显著.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十四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辩证发展观指导.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要明晰定位和发展目标,高水平制定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导向,高规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比较研究,高质量寻求县域经济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级行政区为样本,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现阶段成渝地区人口与经济集聚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即当地人口集聚可以推动经济快速集聚,当地经济的集聚又吸引大量劳动力,促进人口集聚。不同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存在扩散效应的研究结论,成渝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即周边区域人口、经济集聚会抑制本地区经济集聚,周边区域经济集聚亦对本地区人口集聚有阻碍作用;然而周边区域人口集聚会促进本地区人口集聚。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仅产业结构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少数中心城市才能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强化中心城市、构建区域经济副中心等方面促进成渝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相关面板数据,论证了数字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效能。文章首先通过熵值评价法测算了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然后运用描述性统计、ADF检验以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二者辩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成渝地区的数字经济总体呈现波动上升发展趋势,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优势;此外,政府参与程度越高,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具有正向增进作用。提出三点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成渝双核的辐射作用,带动非核城市经济发展;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迫切要求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绿色创新的节能减排渠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节能效应”是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有效路径,但“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遮掩效应;因技术异质性和城市区位异质性,不同特征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虽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性。应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推动绿色创新协同发展,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产学研绿色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节能减排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新兴增长极,但其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依靠土地出让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依然普遍存在,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基于政府土地出让视角,构建地方政府博弈模型,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9—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实证研究表明:成渝地区政府竞争与土地资源错配呈现显著的“U”形变化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这一影响的重要作用机制;在替换变量和剔除核心城市后,结论依然稳健;此外,由于政府竞争博弈行为的反复特征,土地资源错配程度存在动态循环的正向累积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1)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均呈现正向推动效应。但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数字支持服务程度最强,使用深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弱;(2)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信息基础设施的正向效应最为显著,而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呈现区域分异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特征,而中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尚不显著;(3)经济干预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和本地市场效应均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循环”视域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易效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内循环”视域构建交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全国31个省(市、区)交易效率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交易效率。结果表明:交易效率由市场经济治理水平、交通通信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三个维度构成,且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其中,四川省的交易效率在全国位于第七名,重庆市的交易效率在全国位于第十七名。进一步研究发现:2012—2020年重庆市三大片区和四川省15个市的交易效率综合得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重庆市中心城区和成都市的交易效率稳居前两位。从“外循环”视域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成渝地区与贸易合作国家及地区的交易效率,结果显示成渝地区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东盟等联系密切,交易效率得分较高。基于此,提出要增强区域整体“硬实力”、提升协同发展“软实力”、稳中提质“四环”贸易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依据能值理论与方法,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数据,计量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值、产出能值等系统指标,通过能值自给率、能值投资率、可持续指标等能值指标分析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状况,得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性良好、具有农业绿色发展竞争优势、农业生态系统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等结论,据此提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促进地方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撤县(市)设区"政策是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方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撤县(市)设区"政策是否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需要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共101个县域样本面板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政策实施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从政策实施的具体区县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两个层次进行效果检验,以综合研判"撤县(市)设区"政策对经济发展、区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经济体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加快经济发展进程;"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具有明显地区差异,重庆市的实施效果优于四川省;政策实施的促进作用为短期激励,且需经历一定适应期方能充分调配市政资源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激励作用会随时间逐渐减弱。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产业聚集效应在政策实施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可通过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区域内大量企业聚集而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产业聚集效应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信息交流与提升分工合作效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行政区划,应考虑各地区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区划调整政策;协调中心城区与外围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根据区域未来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城区功能定位与县域发展格局;提升政策实施经济效率,科学合理挖掘资源潜力,优化区划调整内涵。文章从理论假说出发,经过系列实证分析检验,对典型内陆经济增长极县域经济区划调整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拓展区划调整影响效应研究,可为地方政府行政区划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