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一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善,卫生文化环境不断趋好,房地产投资环境整体日渐改善。与日本相比,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从评价结果来看,2015年,北京的房地产投资环境最佳,其下依次为上海、广州、深圳。同时,从纵向比较来看,自2006年至2015年的10年间,广州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指数增幅最大,为12.96%,其次分别为深圳、北京和上海。从与日本一线城市的比较来看,日本一线城市与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房地产投资环境指数均在60以上,而深圳的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数也有58.45,相应地,东京、大阪、横滨和名古屋4个日本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环境指数分别为56.78、51.37、51.56和48.49,均与中国4个一线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构建包括6方面分类指标和22项分类细化指标的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运算得到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序,依据投资环境的相似程度对省会城市进行聚类分析,指出各省会城市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状况,明晰房地产投资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以期为全国各省会城市政府改善房地产投资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建设迫切需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但是,社会资本是否投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还需进行投资可行性评价分析.根据智慧城市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构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并展开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践可行性,能够为投资者进行项目投资前期论证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为制定政策改善社会资本投资环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将众多要素归纳为6个主要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评价体系。同时选取我国五个代表城市对提出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改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房地产投资环境的评价是房地产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 ,获得投资效益的重要依据。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四大方面 ;优化房地产投资环境应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良好的“硬环境”、规范和健全房地产市场环境、引导和启动住房消费、依法行政降低房地产开发的非生产性成本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目前已成为台商投资的重点地区。本文选取南通、上海、杭州、厦门、深圳、海口等21个城市为样本,在综合分析台商投资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综合生产能力、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社会文化卫生环境。根据评价内容的要求,建立城市投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测定各指标的分值,随后,运用相应的统计数据,得出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分值,作为比较分析各城市投资环境总体优劣的依据。本文最后对我国东南沿海21个城市的台商投资环境进行了具体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旅游投资环境是旅游投资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环境、区位条件、政治环境、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等5个方面共27个指标的旅游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与排序,在旅游投资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投资现状进行了我国各地区旅游投资的空缺分析。本文可以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以及受资区域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济南都市圈城市中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都市圈七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建立济南市都市圈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区位商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进行了城市中心性测度和研究.结果表明:济南都市圈存在"一强多弱"局面、经济的外向度不高、社会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济南都市圈各城市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与外界联系、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产业结构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科教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5个子系统,构建了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以17地市为地域单元,分析了5个层次24个指标,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地市投资环境状况,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经济环境是影响区域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经济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而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好坏是影响这一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选择了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的 15个经济指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江苏省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在此基础上 ,对江苏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客观地分析 ,即看到长处 ,又找到差距 ,并对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要求,选取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4个层面的28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评价体系,分析评价安徽省16个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结果显示,城市的经济承载能力对其综合承载能力有主要的影响,但与资源、环境和社会承载能力几乎成反比。然而,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我们不仅要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以保证经济的绿色发展。因此,只有让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建设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城镇化质量。此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各有优势,大体可分三类:大连为最好,盘锦和营口次之,丹东、葫芦岛和锦州为较差的一类。为此,提出实现"五点一线"经济发展战略,改善辽宁沿海经济带投资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各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创业政策和民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针对这些新变化,本文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新一轮的评价比较研究,旨在考察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各城市投资环境出现的纵向和横向变化。设计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大多数指标上,苏南地区仍表现最优;在部分指标上,苏北已反超苏中;各城市投资环境的主要差距在经济发展质量、区位和科技创新水平。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能力的方法。选择吉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为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划分为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教育科技等五个子系统,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五个子系统得分为五个变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房地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投资热点。社会需求的增加、投资规模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房地产的迅速发展。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国内外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初步构建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的环境评价模型,对非洲的19个产油国进行环境评价。然后从中非关系角度入手,并参考国际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竞争情况,选取三个新的指标,以完善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安哥拉、苏丹等国投资环境较好,贝宁、喀麦隆等国投资环境较差,从而为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创造综合环境新优势是当前开发区的首要任务.基于对资金流动和投资环境新动向的分析,本文从国内外大背景、开发区和城市三个层面构建新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并针对重庆北部新区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指出投资环境竞争力提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聚类评估进行房地产投资环境因素的分析,是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对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择优或对落选方案的进一步分析。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聚类评估等科学的方法进行了方案的评估分析,将最优方案或非最优方案的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定量分析,在选择最优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方案的环境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玉鸣 《南都学坛》2002,22(2):109-113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主要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 ,对区域投资环境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 ,更难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 ,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目前应采取(专家 )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因子 (素 )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聚类分析法等投资环境评估方法。从而实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组成人居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白城市的实情,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评价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确定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阶段,并据此提出了实现白城市人居环境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