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丽丽方贤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4-108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一门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大数据专业涵盖学科范围广,专业综合能力要求高,然而教学实践中却存在重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传授、轻素质教育和价值引领培养问题,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当前大数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进而提出了解决路径:通过分层设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举措,促进大数据专业课程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教学目标,提高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未来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布局未来全球人才竞争的战略性举措,当前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进入启动阶段,但学界有关未来技术学院为何建、建什么、怎么建等问题尚处于探索之中.为此,笔者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建设案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未来技术学院建设与传统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具有本质性差异;中外未来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并以此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重构各类资源和要素;未来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应重在谋全局、建体系、改革体制机制;未来技术学院应坚持多样化、高质量建设和常态化管理,其成效评价应放长周期、减少频次、增加弹性、宽容失败,真正为颠覆式、创新性、领军类人才培养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4.
从学院层面的改革视角出发,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思路,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如何从育人理念、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等方面全面开展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具有时代担当的全面发展的“新工科”化工类高素质人才提供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彭圆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6):87-91+107
新工科建设是工程教育呼应工业4.0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旨在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体系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地方工科院校面向基层、亲近产业、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地方高校实践者,应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征面向,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分析创新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建设要点,从学科、课程、师资等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关注学科转型升级、理论及实践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提升等重点环节,把创新育人理念落到实处,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山西大同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与大同市龙头企业泰瑞集团共建“智能建造”产业学院。通过融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创新教育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等手段,明确了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建设思路、培养模式和培养架构,系统化地构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依托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解决了新型建造产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区域发展需求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8.
蓬勃发展的新经济和不断变革的新产业对培养现代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突出、职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工科建设的新目标。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以“一流专业”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催化剂”,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为载体,在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中加强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新工科培养中实践基地紧缺的问题,同时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产业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要领域,关于大数据产业的文献研究是大数据产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文从大数据的内涵及大数据产业的兴起、大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国内外对大数据产业的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指出当前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大数据产业给予更多研究:学术界对于大数据内涵的理解尚未统一,但对其核心特征的观点基本一致;学者们对与商业、制造业、交通业等主要传统行业相关的大数据应用的研究较多,与电信、能源、金融、农业、食品、文化创意、公共安全等其他重要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的研究有待加强;关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就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阶段、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问题有所涉及,并反映出与国际先进水平间没有代际差距的现实,而发达国家政府及国外大企业对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性定位和对重点领域的布局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李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4):396-400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具有“学科带头人”和“支部领路人”的双重属性,是高校基层党建的“关键少数”。基于政治定力、组织凝聚力、领导执行力、创新创造力、育德育才力,构建“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核心能力的“钻石模型”。在国家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通过对支部书记队伍提供科学、系统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党建和业务相结合、双促进的骨干力量。这对于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并且进一步将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内化,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在总结了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实验教学理念变革的主要思路和指导思想。结合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基础性实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拓展、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实验教学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等实验教学内涵建设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理念变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魏菊霞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7-100+124
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常态,结合新工科的建设工程,提出了多元混合的教学建设和研究思路,合理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计算机类软件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探索人才、产业、社会等各方需求对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能力指标、课程体系、教育方式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机械专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机械专业发展的关键。基于新工科建设及行业需求,加强产教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专业改革和高校毕业要求,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并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一种更全面、更深入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分析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旨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线下教学采用探究式案例教学,强调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线上教学则是依托学习平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研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工智能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探索大学物理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大学物理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新工科建设旨在加强和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其中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实施校企合作的内涵、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路径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形成了社会资源整合、项目驱动培训和全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