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到地方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均强调了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如何耦合协调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数据可获取性确立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系统间耦合协调模型,结合灰色关联理论对15个副省级城市2016—2019年三系统和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各区域影响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关键指标等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副省级城市系统间耦合度均较高,系统间存在较强关联,且低耦合度等级城市正逐步追赶,但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城市面临进一步失调风险。分区域来看,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副省级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差距较大,子系统指标与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关联较强,各区域强灰色关联度重合指标偏向协调、绿色、共享等方面。据此建议兼顾三系统自身综合实力提升,因地制宜缩小区域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同时发挥各经济圈合作优势,实现要素协同共享。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5—2014年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应用耦合度模型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2005—2014年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效率在多数年份实现了投入和产出的最佳状态;甘肃省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率耦合度较高,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一直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2013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区域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正逐渐成为各省辖市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各省辖市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拥有的文化资源数量不等,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于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领域的投入也参差不齐,致使各省辖市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有很大差别。省会郑州市的综合排名继续领跑,副中心洛阳市发展势头强劲,稳居第二位。其他各市的文化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和文化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差距非常明显,需要奋起直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2000,2005和2012年的山东省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耦合度,旨在揭示山东省经济发展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耦合度指数整体上呈下降态势,两个指标及其耦合度在空间上均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格局。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的改善之间处于不协调状态,居民生活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因此,未来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经济联动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改善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在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波动较大,但耦合协...  相似文献   

6.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三大区域代表性省份的投资环境以及河南省投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与三大区域代表性省份的投资环境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河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投资环境来看,各地级市之间的投资环境可以分为五类城市,并且五类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河南省要实现跨越发展,应通过大力调整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制定适合各地区发展的政策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演化的思想,构建复合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5-2015年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和耦合度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轨迹与指数函数模型拟合最优,其演化速度呈倒U型,并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轨迹与三次方程模型拟合最优,其演化速度呈U型,并在2008年达到最小值.长三角城市群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呈倒U型,波动范围在0-90°之间,即两子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根据演化趋势,耦合度明显可分为两个阶段:2005-2008年的上升阶段和2008-2015年的下降阶段.区域物流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使长三角城市群复合系统在耦合度为45°处上下波动,即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状态具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运用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来看,18个省市耦合度在0.9以上,处于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0.5之间,基本集中于初级协调、濒临协调、初级失调和中级失调四个程度,还未达到良好协调和高级协调;(2)从空间分布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而其耦合协调度却高于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3)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如下:华东地区应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华北地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同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目前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西部地区则应在重点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上,选取2009-2016年安徽省经济与物流指标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做出关联矩阵,研究经济与物流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构建耦合模型,进一步探究经济与物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程度变化。结果发现:(1)经济系统与物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都十分密切,其中农业总产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物流的影响最大;物流业增加值、货运量对经济影响最大。(2)系统耦合度除2010年和2013年达到基本协调外,其他年份均处于基本不协调。根据研究结论,文章针对如何促进安徽省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既是引发低就业率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国家通过发展教育达成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一目标的掣肘。如何让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相匹配,是实施国家脱贫攻坚宏观战略需要解决的难题。课题组以贵州省为个案,借助物理学上耦合关联公式,以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建构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关系分析指标体系,用大数据计算贵州省教育与其人力资源需求结构耦合度。结果显示,贵州省教育与其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处于中度协调耦合水平,但该结论与"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耦合度高,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亦高"的理论假设不符。通过进一步研究揭示,教育扶贫既要关注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深度关联,更要关注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参与度、贡献值,进而完成教育脱贫的艰巨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1.
以高等教育为例,对中国10省市比较分析显示,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关系密切,两者通过经济发展耦合在一起。为了保证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应自觉加大力度降低行政成本,领导者更要提高投入教育的意愿,并硬化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指标,中央政府也须进一步健全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数据包络法(US-SBM)和熵权法,对中国2008—2019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绩效进行了测度,借助偏离系数的耦合度模型以及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从省域层面探究了两者耦合度的动态演进规律并阐明了耦合机理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绿色经济效率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具有地区非均衡的特征,而各省份的社会公平绩效水平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绿色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绩效两系统耦合度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省份的耦合度变异系数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其中东部地区的耦合度变异系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各省份耦合度的类型演变总体上以保持原有类型向相邻类型演变为主,在观察期后期仍有近1/3的省份处于初级以下的协调发展类型。在驱动因素探讨中,产业结构、财政分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以及环境规制均对两系统及其耦合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城市化率对耦合度的增长存在抑制作用;在分样本检验中,各要素对东部地区耦合度的影响效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后备军。立足于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考虑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应为:确立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大教育投入,使河南省高校成为中原经济区高等教育的核心,以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黄河流域76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模型,探究黄河流域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由濒临失调转向勉强协调,下游城市始终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显著高于中、上游地区。(2)协调发展演进模式分为四类:持续领先型、演化趋同型、双向互动波动型和单方驱动主导型。(3)协调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主要源自区域间差距,总体差距呈缩小态势。(4)流域整体和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极化现象,上、中游极化较明显并逐渐转为轻微的多极极化,下游极化不明显。因此,需充分立足各城市发展优势,针对下游和中、上游灵活制定政策,以期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十四五"强化经济内循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通过测算我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发现:从全国来看,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不理想;从区域分布来看,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依然呈现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形态;受国家区域调节政策影响,西部也有少数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超过东部地区的情况。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具有一定耦合作用机制,判断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对系统耦合度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2010—2017年中国省域层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较大区域差异性,部分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科技产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也没有带来相应的产业效益;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持续改善,部分地区两者已经进入高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但仍有近半数地区耦合关系还有较大改善空间;有些地区科技创新系统与产业发展系统的耦合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阶段不高,部分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活动的“背离”。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来量化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与程度。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跟踪2003年到2012年的数据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农业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1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对江苏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建立医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14个指标,选取江苏2012—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医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但整体协调度水平尚处于初级耦合匹配状态。建议政府优化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医药产业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推动江苏医药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动力源,营造良好医药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系统协调发展视角,从理论层面阐释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区域创新”三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2013—2020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各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及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具有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系统性差异;从整体均值看,全流域长期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在2020年初步迈入勉强协调阶段,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由下游到中上游的递减趋势;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依次受到外商投资、科技投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种驱动因素影响,且影响力依次增强,整体出现内在动力最大、外在动力次之而政府动力相对较小的态势。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强化流域三系统的技术支撑;优化内在动力,加强流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外在动力,打造黄河流域开放新格局;发挥政府动力,以财政政策支持和科技投入强化流域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经济增长、空间扩张和社会转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只有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城市化的目的。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的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从全国、八大区域和省域三个尺度分析了耦合度和协调性的时间演变轨迹,并利用R/S分析方法对时间演变的趋势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还利用GIS手段,就耦合度和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呈现出低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状态,且耦合强度在不断降低,但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耦合度和协调性的时间尺度演变具有很强的持续性;耦合度的空间差异有所扩大,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耦合度和协调性的空间格局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低耦合强度、低协调水平或较低耦合强度、较低协调水平类型区,仅有少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协调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