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同地区祈雨仪式与权威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29-32
清末至民国时期,在大同北部长城沿线村落中每逢旱季上演的祈雨仪式,是村落中最为普遍,也是影响最大的仪式。这种仪式的规模在大多数时候超出了一个村落的范围,是在长城沿线城堡带动下的几个甚至十几个村落的集体行动。长城沿线城堡作为地区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在仪式中凸显出来。城堡在仪式中不仅是参与者,而且承担着组织者、规范者和主祭者的重任。城堡的权威也在祈雨仪式实施的过程中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2.
红色影视剧向来存在说教性强、观赏性弱、受众接受度低的问题,尤其缺乏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和认可.《觉醒年代》却抓住了受众心理,火爆出圈,引发了无数青年观众自发表达生来无悔在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建党百年之际系列影视作品的推出可以说是一种仪式,参加这场仪式的受众是如何建立起国家认同的,是... 相似文献
3.
在《青春之歌》的革命叙事背后,潜隐着成年礼这一古老的仪式原型。林道静面对接踵而来的人生挫折,最初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在江华等人的引导下,经历了“死亡”与“再生”的考验,最终完成了身份的终极转换,由一位知识青年成长为一位共产党员。这一生命历程,正是古老的成年仪式在当代的置换变形。对《青春之歌》成年礼原型的揭示,有助于从文化层面深化对这部小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艳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4-108
英雄被巨鱼吞噬后脱险的主题具有普世性,它保留着成年礼的痕迹。英雄离去-历险-回归的主题群与分离-阈限-聚合的通过仪式的过程相对应。成年礼是最重要的通过仪式之一。而在《海华沙之歌》的"海华沙捕鱼"这一叙事片段中,不仅出现了离去-历险-回归的主题群,而且重点叙述了海华沙被大鲟吞噬后脱险的经历。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肯定,这一叙事片段保留了成年礼的痕迹。海华沙捕鱼的故事由朗费罗创造性地重构印第安神话传说中麦尼博兹霍捕鱼的故事而来,该故事所携带的仪式因子依然留存在重构后的故事中,这说明神话传说与宗教仪式之间的联系是根深蒂固的。 相似文献
5.
维克多·特纳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写在《象征之林》中文版出版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2):5-9
本文回顾了维克多.特纳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分析了他在《象征之林》中关于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就其中可以展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德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20-124
《红楼梦》文本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从《红楼梦》文本中截取一个片断,对其作系统描写、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能指符号层、所指符号层的构造机制;并进一步指出,《红楼梦》文本多义模式的深层理据在于文本能指、所指符号的多种排列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大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6):68-73
仪式歌辞是为满足封建王朝各种仪式活动需要而创作音乐歌辞,因其满足仪式活动之需的特殊功能,内容上强调其与仪式活动符号象征的一致性,形式上多采用典雅的四言正格,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出程序性、依附性、组织性和共时性特点。仪式歌辞特殊的文化功能和传播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效果的局限性,在传播范围的拓展性、传播时间的延续性方面均不能与娱乐歌辞相比,人们对仪式歌辞的接受,也主要是从其内容的“象征图式”和“意象结构”出发的,是否美听悦耳不是接受重点。 相似文献
8.
仪式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本质上展示和象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亦具有协调三种关系的功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身的肉体与灵魂关系的理解都会发生改变,仪式的政治合法性构建功能、社会控制功能、文化功能以及经济功能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运用仪式的功能时需要注意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社会的规范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邢海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29-31
本文以土族仪式歌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所表现的民俗内涵及功能的分析 ,进一步对土族仪式歌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特征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2-78
祭祀仪式作为一种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村落居民关系的重要纽带。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罐子湾的祭祀仪式可分为祖先祭祀仪式和神灵祭祀仪式。这些祭祀仪式体现了罐子湾的村民关系通过集体祭祀、物品互赠、村落互助得以构建。时代变迁中祭祀仪式的转变对村民关系产生的影响,表明祭祀仪式依然是村落关系构建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仪式是由文化所规定的具有周期性的社会行为,是一定群体价值、意义和信念的呈现与表达.基于仪式的特性和目的,可以把高校的仪式分为纪念型仪式、竞争型仪式、通过型仪式和欢庆型仪式等四类.大学仪式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角色转换、道德教化、情感激发与文化传承等方面.为充分发挥仪式的德育功能,高校要正确认知仪式,科学筹划仪式,精心组织仪式. 相似文献
12.
以仪式传播、认同理论为基础,以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关注奥运仪式在促进国家认同形成中的建构国家话语和国家“共同体想象”功能、凝聚国家情感功能。同时指出了奥运仪式传播建构的国家认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陈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16-23
话语(discourse)历来是人类学仪式研究的重点。然而就如何研究仪式话语,学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唱诵(enunciation)的角度入手,试图展现作为动作的词语(verba in loco actus)在纳人达巴仪式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通过对木卡布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发现仪式行动的分解与排列组合主要依靠唱诵表演的方式完成,唱诵构成了达巴仪式过程的核心。在此意义上,话语的实践方式理应成为仪式研究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14.
仪式中的象征符号
———读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93-196
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是一位以仪式研究著称的当代人类学家,其最著名的学术贡献就体现在对恩登布人(Ndembu)的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之中。《象征之林》可谓是特纳在象征和仪式方面研究的一本代表之作。在这本著作中,特纳对恩登布人的仪式及象征符号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我看来,特纳通过《象征之林》想重点反映的一个思想就是:象征符号与人们的社会行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疫情慢直播通过虚拟的身体在场,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及受众共同的情绪、情感基础,建构起互动仪式.受众在这种互动仪式中,形成对云监工等群体身份的认同,创造和共享符号资本,并获得抗疫信心等情感能量回报.新媒体疫情慢直播活动中,形成的情感传播模式及其收编兼纳青年亚文化的行为对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4):91-97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野出发,结合容格有关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理论,对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作了新的解释。文章在确定成长小说与成人仪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小说的母题、原型、结构、人物,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含有成人仪式原型结构的成长小说。整部小说通过哈克的象征性的死亡与再生、出航与回归,充分地表达了文化与人格、社会与个人、'自世'与'他性'的冲突。小说的结局反映了作家面临上述冲突而作出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硕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63-70
作为创作内容的现实基础,不同类型的仪式在《西游记》的文本创作中蔚为大观,充分体现出古典小说对仪式的重视,以及仪式在叙事方面的显著地位。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仪式为《西游记》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合理地解释了文本从叙事角度发生的创作契机等问题,甚至于妖怪为何每次抓到唐僧都不先吃了了事,而要错失时机等孙悟空救援,也能从中找到理论依据。仪式器物与行为也为这部文本提供了人类学研究范畴的依据,让蟠桃、玻璃盏等物具有远超于本身含义的象征,成为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仪式叙事是《西游记》以往研究的有益补充,从本文中建构的理论体系,不但能解释《西游记》中的叙事悬念,更为研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仪式与社会变迁的视角,将祭鄂博仪式置于裕固族社会变迁的背景中来考察仪式的功能与变迁,进而分析仪式对于当地社会生活的意义。首先,阐述祭鄂博仪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嬗变;其次,探究仪式的社会功能,并从仪式的变迁中考察其功能的变化,从祭鄂博仪式的变迁中分析其功能的转换;最后,对祭鄂博仪式发生变迁的动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刘伟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12-19
在文化视域下,仪式感是仪式化行为获得的感觉和确证的逻辑,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实践应用反映了仪式感的功能图景,主要表现为四个维度:第一,仪式感通过对个体的关系生产与确认,关系范畴的形成与延续,发挥着个体认同功能;第二,仪式感通过对分化的控制,为冲突提供安全阀,以及以建构共生的共同体方式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第三,仪式感通过建构集体框架的方式,发挥着对集体记忆的叙事塑造、价值重构与传承巩固的功能;第四,仪式感通过成为日常生活世界的秩序规范与精神文化两条路径,发挥着对个体的仪式化规定和文化生活化的文化浸润功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