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织图,就是有关"耕"与"织"的图像资料。从宋至清,我国至少问世了数十套系统化的耕织图像。对于这些耕织图,传统主流观点认为起到了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耕织图的主要作用在于宣扬"农为天下之大本"的重农理念并教化劝农,并往往以皇帝或中央政令的形式而被提倡、刊刻与推广。因此,《耕织图》的创作与推广是中国传统道德化行政的一种重要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宣扬、创造并维持一种各安其业、各担其责的和平安定的稳定社会秩序,具有深远的象征与社会治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杰 《江海学刊》2022,(2):224-237
楼璹《耕织图·淤荫》一题无论诗歌文本还是图绘农事、诗歌与图画关系以及此题在组诗组图中的位置,都有不少扑朔迷离、令人费解之处。诗题“淤荫”本义是指水田耕种前或犁耕中施用青草、草木灰之类耕入土壤,经泥水淤腌沤腐以肥田,所言重点是稻田施用基肥,而非泛言施肥。楼诗正文称“洒灰”,图中所绘则是“浇粪”,明显不合。明人《便民图纂》农功图改题为“下壅”,是当时施肥的通行说法,诗图则均表浇粪,改变了宋人诗图不合的现象。而清人耕织图进一步作出一些调整,相关叙事比较自然,但诗歌却严守宋人所言,诗图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康熙祖孙四代君主对耕织图持续重视和参与,使“淤荫”一词上升为重要的农事术语,但整个社会使用者寥寥。“淤荫”一词的生命和意义都牢牢地限定在传统耕织图中,用作农事的重要术语,只是历史的插曲,不宜效法和沿用。  相似文献   

3.
稷下儒家政治学说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郭沫若、顾颉刚、冯友兰等学者较为一致的意见,现存的《管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中各学术流派争鸣的产物,它客观地保留着诸多学派的学术思想。郭沫若还指出,“《管子》书当分析成若干类集以进行研究”(《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49页)。循此而行,对《管子》“轻重”经济理论和“心术”等四篇道家理论以及“水地”、“四时”等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然而令人瞠目的是,在政治理论方面的研究却存在严重分歧。言《管子》为齐法家理论者有之,言为管仲学派者有之,言为稷下黄老学派著作者有之。平心而论,《管子》书中客观地保留着经济、商业、军事、  相似文献   

4.
印刷品、网络与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及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 ,我想起陈平原先生《〈看图说书〉小引》中的一段话 :“由于图谱传世远比文字书籍困难 ,西汉刘向父子创立《七略》体例时收书不收图 ,再加上历代文人学士或着力辞章 ,或追寻义理 ,均将才情学识系于‘语言文学’ ,而相对忽视了图谱之用 ,使得中国人没有真正养成读图的习惯。这一点 ,宋人郑樵撰《通志略·图谱略》时 ,已有相当深刻的反省。”〔 1〕 古代学者轻图重文 ,实有其苦衷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图谱印刷远比文字书籍难 ,一般而言 ,古人获得图像的手段有二 :一为拓片 ,一为版刻。版画的刻印耗资巨大 ,没有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5.
胡海英 《船山学刊》2012,(4):159-160
明代何良俊的《何氏语林》是一部著名的“世说体”著作。后世对其版本认识存在不少误解,所谓的“套版本”说即是其中之一。“套版本”误说实际上是因混淆《何氏语林》与《世说新语》二书的明代版本所致,据现存文献,此误会自清代以来即已存在。  相似文献   

6.
郎松雪 《北方论丛》2022,(3):131-135
刘向《说苑》早在飞鸟奈良时代就传入日本,作为贵族学习、日讲经筵的重要书籍之一,至今已有近1400历史。日本馆藏刘向《说苑》的《群书治要》中的版本、《历代故事》中的版本是中国国内没有的,明刻楚府本、永乐丙申本、何本、程本等为国内善本,还有日本人关嘉《说苑纂注》、桃源藏《说苑考》等专书研究著述,这些材料一方面使得《说苑》珍贵版本得以保存,另一方面有益于补充了中国国内刘向《说苑》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吕辑、严心斋藏版《朱柏庐先生愧讷集》十二卷一书的版本鉴定问题,在前几年编辑《全国古籍善本书总日》的时候,全国藏有这书的别的图书馆都把它著录为康熙版上报。我们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一部,“文革”前也著录为康熙版。其根据是:此书字体、纸质、墨色都具有康熙时代的精刻初印本的特点;更主要的是根据书后附载  相似文献   

8.
《书目答问》(以下简称《答问》)是近百年来流传很广的一部指引治学门径的目录。研究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和流传过程,对于研究中国古籍的目录版本,以及将来另编一部适合我们社会主义时代所需要的古籍举要目录,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王琼《双溪杂记》一书的写作、版本、流传情况的论析的深入讨论,对主要版本之间的文字内容差异的互勘以及对《双溪杂记》研究明代历史文献价值的深入论析。可以看出,《双溪杂记》是一部研究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现存的几种古本《孙子》都是在前人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1972年4月发掘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是汉初写本,当是张良、韩信“序次”《孙子》的一种传本,它的发现使我们对《孙子兵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敦煌写本《孙子注》是在曹操注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古注的残本,它为我人窥探《孙子》的古本面貌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是现存唯一的一部合注本《孙子》书,它保留了宋代末服、何去非校订《武经七书》以前诸注家所据本的版本面貌;《魏武帝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孙子》都是宋朱服、何去非校订《武经七书》的产物,其中《魏武帝注》避免了合注本注文拼合移动的改订,较好的保留了曹操《孙子注》的概貌。通过对古本《孙子》的比较研究,并参照汉唐以来的古籍引文,可以探明《孙子》书的版本流传线索,校订出一个接近古本原貌的新校本。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甘石星经》的研究和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 ,石申 (又称石申夫 )和甘德(又称甘公 )各写了一部天文专著。石申的书叫《天文》 ,八卷 ;甘德的书叫《天文星占》 ,八卷。石申《天文》中的二十八宿距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测算成果 ,并且与公元前四世纪 ,即石申的时代相合。这是一项使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科学成就 ,更是一项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但是很多教材都先后将《甘石星经》误以为是甘德和石申的著作 ,① 所以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考辩。一、《甘石星经》的版本与内容  为了说明《甘石星经》不是甘、石的著作合并而成 ,必须考查《甘石星经》的版本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各书提要与《四库全书》相应各书的书前提要并非完全一致,其差异表现在同书异名、卷数不同、作者情况不同、版本差异、内容不同、评价不同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七阁《四库全书》与总目的成书时间有先后之分,分纂官与总纂官的学术观点存在差异,《总目》提要与书前提要频繁修改导致失误增多。  相似文献   

13.
陈希亮 《云梦学刊》2009,30(6):18-24
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公认的研究晚年胡适的必备参考书。该书现有台北联经、北京友谊和新星三个版本。各版本均有不同程度的舛误,新星版的“技术处理”问题尤多。联系是书中胡适关于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的种种论述.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有一段名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从诗画互通,他进而有“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之说。宋人张舜民更直接地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然而,诗画毕竟是不同的艺术。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已谈到诗画的区别:“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摹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摹仿。”直到莱辛的  相似文献   

15.
敦煌写本《生经·佛说舅甥经》语词琐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写本《生经·佛说舅甥经》语词琐记方一新《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记述佛及弟子的本生故事,凡五十五篇。其中不少故事生动洗炼,可读性强,含有较多的口语词,是研究六朝佛典语言的宝贵材料。《佛说舅甥经》是此经有代表性的一篇,所叙的是这么一件事:舅和甥共...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诗品》一般认为是晚唐司空图所撰,近年来其真伪问题引起学界热烈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有关《诗品》文献的辨析、《诗品》的版本源流、司空图与《诗品》诗学思想的异同这三个方面,由《诗品》真伪的讨论还引起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如对古籍版本的重视,对《诗家一指》的研究等。本文综述了这场讨论中正反两方的意见,以见这场讨论的概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泰泉集》是明中期岭南著名学者黄佐的诗文全集,该集对研究黄佐本人、岭南历史文化以及明代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泰泉集》有60卷本、10卷本、1卷本三种本子行世,各本又有不同的刻本,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研究《泰泉集》的版本问题,对提高这部珍贵历史文献的使用价值,了解《泰泉集》的刻梓、收藏、流传,明清时期的私家刻书和文献流传情况,以及《泰泉集》历代收藏家的情况等,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唐圭璋先生编《金金元词》中,据明注砢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收入元人题《碧梧苍石图》“清平调”词十六首。1983年11月,我在故宫见到《碧梧苍石图》真迹,录下画中可见之题词。今将其中可资补正的材料略述于下: (一)此图为元人陆行直作,水墨立轴,画两株梧桐与一块顽石,故名《碧梧苍石图》。 (二)图上方有明代刘稽(绥轩)跋语:“……《碧梧苍石>一幅,姑苏汾湖湖天居士陆行直甫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藏西夏文献》辑录元代刻印的西夏文佛经21种,其中7种经首均有一组版画,有人物、护法神尊像及装饰图案等,题材大体分为情节性和非情节性两类。情节性题材版画有说法图、经变图、佛史图等;非情节性题材版画有人物尊像图及装饰图等,如佛像、护法像、上师像、云、龙、莲花、卷荷叶、莲蓬、节竹、菩提树、波浪形卷草图案等。这些版画题材丰富,人物造型多样,布局新颖,图案装饰风格独特,所反映出共同的艺术特征,是对西夏文化的继承、对中原传统绘画艺术和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吸收和交融,具有明显的时代艺术特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大一统的元朝对各种宗教文化及各民族文化包容并蓄、传承发扬光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荀子》与《管子》、《晏子春秋》的关系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儒家大师,《荀子》一书近年来已经被认作是荀子思想的实录。而《管子》、《晏子春秋》等书向来被学者们认为是比较复杂的作品。所以,近代以来将此二书判为“伪书”的情况是层出不穷的。《管子》、《晏子春秋》等书尽管成书比较复杂,但是却包含了诸多先秦时期的思想内容,是值得我们研究先秦思想史注意的重要资料。此外,《苟子》书中所见与此二书的相通相近的情况,也说明了苟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