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古老的裸猿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竞争历程中使其双手从大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又当他们茫然羞涩地抚摩着自己裸露的身躯力图自识为人时,人类的原始理性在其生命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朦胧地觉醒了。从生命本体论的视角审度,这朦胧觉醒的原始理性是从原始初民深层心理结构中萌发的原始心智智慧,是原始初民在生命实践的进化历程中力图对自我进行主体性反思的原始生理机能。因此,它的生命自律性决定了原始初民的生命本质是在自我规定的意义上被界定的。在这一点上,原始自律理性不  相似文献   

2.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7,(6)
庄子的生死观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道两家的思想,确立了作为生命本体的"生——身",区分了超越性的"心死"和经验性的"人死",提出了"齐生死"的生死观。庄子"齐生死"的逻辑理路,从本体论上建构生与死的同等地位,将生与死还原为自然现象,以祛除二者的神秘性,通过进一步强调生与死的社会性内涵,消解生与死的差异性,最后以庄周梦蝶的思想实验深化生与死的同一性。庄子的生死观在宇宙生成论、认识论和伦理实践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超越是庄子哲学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必须在哲学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的双向统一中才能得到透彻理解.在“道”本体论视域下,庄子透视了人的现实生命之存在境遇及其限制,并基于此开始了追寻生命本真意义的心灵超越之旅.此超越之旅表现为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向展开.在理论上,心灵的超越经历了三个层面:通过以流溯源的回溯和以源定流的观照,实现天对人的超越,到达自然之境;通过形上对形下的超越,实现“心”对于“形”以及“德”对于“命”的超越,到达自由之境;最后,心与道合一,到达“道通为一”的自得之境.在实践上,其通过直觉体验、理性觉悟、理想人格之感悟等功夫,最终实现心灵之真正逍遥.  相似文献   

5.
死亡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一种状态,是生命的终止,具有不可经验性。死亡作为认识对象具有二方面价值:一是使人向死而生,即以死为限面对死亡生存;二是死中有识,死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特珠的认识现象。死亡认识的历时结构包括死亡意识、垂死心理和濒死体验三个环节。死亡意识是人从小到老对死亡的个体意识,一般都是从死对于生的反面来看待的;垂死心理是人生接近死亡时的心理活动;濒死体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奇特心理现象。为使逝者能轻松顺利地死亡,需要良好的死亡教育和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善解生命,充实生命;强化社会对死者的临终关怀;采用安乐死等技术减轻死亡中的痛苦。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关情将把认识论带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尚子楠 《兰州学刊》2013,(12):220-221
神话中的生死与魂灵问题是中西神话共同的中心问题.死亡意识在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看做是神话产生的一大源泉.在我国上古神话中,死亡成为了开启生命与宇宙永恒循环、永恒回归的核心,文章以“借死而生”的神话逻辑为重点,以来源、空间、内部关系、神话内容为四个主要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死亡灵魂及冥界神话思想加以解读,从而窥探上古时期先民的生命观、灵魂观.  相似文献   

7.
论庄子的死亡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和生是传统中国社会里两大忌谈之讳,然而真诚面对自己生命的人就必须对"死"有所思考。死亡问题不单是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是你、我自己的问题。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曾经不受重视而事关生命根本的问题,诸如自杀、安乐死、死刑、战争等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生命伦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死亡伦理旨在探求生命死亡的本质和意义,以期建构起一套规范、指引人生正确面对死亡的道德体系。庄子对死亡有过深刻的领悟,也有着丰富的死亡伦理思想。但不同于现代死亡伦理学之拘囿于生物学、医学的精确测量,而停留于…  相似文献   

8.
精,是"道"内化于万物之自然生命力.赤子即这一自然、原始生命力的形象体现.庄子进一步把生命划分为"形"与"神"两部分,属神于心,赋予心"虚通"、开放、灵动之性.藐姑射神人,既保有赤子般的生命活力,又体现出精神的灵动性,生动体现了老庄生命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神话中的原始生命观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神话中展示的原始生命观,首先是生命的互渗.任何一个生命不是单一的,它和其他生命互渗,在某些关键时刻转化变形.其次,任何生命都会有魔难或磨难,尤其将要增益神性的生命之际,甚至要有死亡一类的经历.最后,生命的磨难不是消极的,它锻炼出来的是一个更具神性的生命,死亡的同时是新生的开始,是生命神性的真正显示.原始生命观给了小说家深远而又隐蔽的影响,溯本逐源,我们可以领略古代小说中承袭和发展的原始生命观.  相似文献   

10.
"生死齐一""悦死恶生"--论庄子的生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无疑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永生,注定是智慧人生永远的渴求。生与死锻造了庄子哲学的恢弘与博大;而对死亡的沉思,更显示了一代哲人的睿智与洒脱,甚至使死亡这一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具有了美学的意义和审美的价值。一、死亡的必然性庄子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死亡的必然性。《庄子·大宗师》明确肯定:“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杂篇·盗跖》云:“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意思是说,人的生死是必然不可避免的,就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般,是自然的规律。因此,《庄子·达生》云:“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相似文献   

11.
与肯定人的存在意义相应,《庄子》对生命价值也予以了相当的关注。但同时,它又由齐万物进而齐生死,并从自然的层面规定“死”的意义,这种视域一方面扬弃了对死的超验理解,另一方面也淡化了对“生”的有限意识及敬畏之心。基于以上立场,《庄子》进而赋予“死”以“反其真”的性质,后者既以独特方式表现了对理想之“生”的关切,也使积极的人生取向未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一、本体论及其原则、方法 (一)人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动物。他不满足于动物式的感官享受,向往着精神的崇高与完美;他虽生活在现实中,却始终仰望头上灿烂的星空,寻找普遍的法则;他发现自己和他人的欲念充满着邪恶,便寻觅人的理想状态;他面临终归一死的人生,便渴望不朽世界的出现。这些都深深植根于人的生命和理性之中。人的理性有一种思考整体化的需求:他生于现世,却要探求超世的东西;他身处个别的感性事物和现象,却要寻找某种普遍的本质;他体验到生死的变幻无穷,要探求某种永恒不变的规律。所以才有了基督教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佛教的空等普遍观念。因此,现实与理想、个别与普遍、暂时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是永远困扰着人类生存的问题。换句话说,由于这些关系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存在之中,贯穿于个体生命的一生之中,因此,人不得不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就是一个问题。这正是人的不可理喻性所在,也是人的命运与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中丰富斑驳的英雄死亡形态,既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和实现创作意图的手段,又涵概了作者对英雄死亡的伦理与价值的评判、情感与理性的取舍和超越死亡的理想寄托.作者在对英雄死亡场景的描写和对"舍生取义"死亡精神高扬的同时,又在心灵深处隐藏着一股悲观、虚无、孤独的潜流,而这正是作者真实生命体验和对历史、英雄、死亡予以思索、感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阎开振 《东岳论丛》2004,25(2):89-93
京派作家的自我生命体验与他们的中年心态密不可分。他们体验生死 ,虽然常常感到人生如梦和死的必然 ,但也并不陷入悲观、消极和颓废 ;他们体验性爱和婚恋 ,虽然主张顺从自然 ,可又强调理智对情感的节制  相似文献   

15.
寻根究底的超越本性驱使人们不断寻找现实存在的根基,引发哲学对于"存在"本质的探讨,开启了哲学追寻本体论的漫长征程.西方哲学自诞生起,就开始了对终极存在的探索.然而,超越性的理性思维逐渐将人们带入了忘我之境,构建了脱离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实体本体论,超越本性丧失了原始的"生活"根基,传统哲学最终陷入自我封闭的魔咒中无法自拔.马克思则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中,以人的感性生存活动为人的存在根据,以人的现实生命为思想主题,以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为终极关怀,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未来指向性的"生活"概念上升到本体论的境遇中,阐发了"生活"作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可能性,实现了本体论的革命性转向.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是我们民族纳入世界大潮的世纪。从传统的木乃伊般的古中国大梦中醒来,真正意识到生命存在的全部尊严、理性、良知、欢乐和痛苦,真正在魏晋、晚明等民族和个人的黑暗而残酷的挣扎中冲破了存在的依附罗网,真正意识到人的自觉和解放。尽管梦醒后的痛苦是深重的,尽管中国人个人的自觉少有自觉到“不自由、毋宁死”的目的,但中国人以“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和最大代价前仆后继寻求了整个世纪,中国人在各个方向的努力失败了而依然在努力向往人的解放和国富民强。无论是启蒙还是救亡,我们都是为了民族和个人进入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古神话和后起的仙话的重要歧异在死与不死。初民认为,“古代所有的神都住在地上”;神是“十分现实的人物”,喜怒哀乐无异常人。在我国上古,大巫颛顼“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前大致如此。故而神也有死;仙则反是,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奴隶制社会中晚期,某些人出于对死的恐惧和生的诱惑,幻想出仙人和成仙之道。仙话作为古神话的不肖之子,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道"是人类无数次生命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的理性发现.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庄子哲学的本根.在<庄子>的哲学世界里,"道"大体有三个基本象征:一是宇宙存在的象征,二是事物自身规律的象征,三是人的最高认识境界的象征.<庄子>的全篇都在言说"道".庄子对于"道"采取了一种诗意的象征表达,使得作为宇宙存在、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和人认识世界最高境界的抽象的"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示与确证.  相似文献   

19.
<正> “聚散”对偶范畴,从先秦至唐,接本上未脱《庄子·知北游》所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的路数,虽郭象将其与“独化”相结合,成玄英从“重玄之道”出发,进行阐述,使内涵有所丰富,但从总体上看,进展不大,把“聚散”推向本体论的中介范畴并对“聚散”内涵的规定以及其相互关系展开充分论证,应归之予宋明理学家。  相似文献   

20.
所谓《牡丹亭》的双重文化题旨,一是未来指向的:揭示封建时代闺阁少女的青春苦闷和反封建的情爱文明意识觉醒;二是原始指向的:对人类自然性爱的崇拜和张扬。以往的研究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这或许是由于对性爱问题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回避吧。其实正是二者的圆满融合才构成了《牡丹亭》人性丰满的文化题旨。汤显祖在剧本中通过“情至”论的直接宣扬并借助梦幻原型模式、死亡——再生原型模式展示了这双重文化题旨。 汤显祖认为情是高于生和死的生命第一要义。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