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死亡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死亡之于存在意义的投射具有三个维度:建构死亡自身的源始根据,即存在维度;终极可能性问题的生存论筹划,即此在维度;历史性能在的死亡现象学还原,即人之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洞察死亡,可以将诠释学和现象学融汇于同一参照系。而海德格尔在死亡思想意蕴上的变迁,则是存在意义在这三个维度框架中的交错重现。  相似文献   

2.
"存在之领会"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存在之领会"有三种基本形态:前存在论形态、传统形而上学形态和现象学存在论形态,使"存在之领会"得以可能的,是此在的有限-超越的在世结构。存在之领会的现象学意义在于揭示了存在与此在的相互共属关系,这种相互共属关系表明了存在的真理与人的在家之感的同一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这对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对于海德格尔思想的"Dasein"概念的汉译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窘境,即此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实际地推动我们的翻译实践。为此,我们将着重探讨"此在"这一目前最获公允的汉译名,既揭示其合理性又展示其不足,由此提出我们对此概念汉译问题的一个修正意见:我们应视不同语境将Dasein译为"此在"或"如此存在"。  相似文献   

5.
"人之为人"究竟何在,自古就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海德格尔与勒维纳斯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此在",而勒维纳斯则把人规定为"我在此".这两种对于人之为人的不同理解源自两种不同的视野:一是从人与存在的关系出发理解人之为人;一是从我与他人的关系出发理解人之为人.前者导致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存在的澄清;后者导致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他人的本质.这两种理解标志着西方思想在理解人之为人问题上的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此在”的审美之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此在"即"我的存在"为本体,反对一切主客二分和把艺术看成感性认识和体验的观点,主张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要将世界中的事物意义化,以特有的方式敞开存在者的存在,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获得人在异化世界中的诗意地安居。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此在”概念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海德格尔对“沉沦”和“良知”的思考打破了所有以前人们思想中固有的理论框架,让沉沦和良知在存在的深度上作为人最切己的生存现象,活生生地显摆出来。我们在沉沦中寻求解脱,召唤良知!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关于人的思想集中于他的范畴“此在”中。“此在”不是灵魂、精神和人格式的主体,也不是“意志”、“强力”等生命体。“此在”首先意味着生存,人通过生存,表明他存在;其次意味着“现象”或思想,通过思想显示或思念着而存在。最重要的是他的生存和思想是同一的过程,没有生存,“此在”无法存在;没有思想,生存无法得到显现,存在处于黑暗之中,无法得到澄明,而存在的澄明是海德格尔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对于海德格尔思想的“Dasein”概念的理解与汉译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窘境,即此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我们尤其应展开对此概念之基本内涵的追问,以求澄清Dasein问题为何决定了海德格尔思想的根本思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实际地推动我们的翻译实践,我们可视不同语境将Dasein译为“此在”或“如此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类型的科学空间观以及哲学史上主流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空间理论之外,海德格尔揭示出了以此在的生存论建构为视野的空间性新维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此在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它有着求近的本质倾向,"去远"(Ent-fernung)结构即体现着这种重要特征."去远"刻画着此在总是将事物以各种方式"带到近前"的行为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康德的先验哲学,自由源于理性存在的必然,其"实在性"的体现依托于理性存在者或人的"此在"事实;自由的"实在性"不是作为物的经验对象,而是作为经验对象之规定的纯粹形式存在;自由作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其"实在性"既指向理性原则的存在,又指向理性原则作用的存在,并必然地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的统一;任何在自由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是新的路径的选择和对以往方法的解构,而非对自由和存在本身的改变,康德哲学的建立是如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体系也不例外;因此,在不断面对困惑、重释自由之际,我们也在凭借自由的问题而进入自身存在之路,并获取人的"此在"之真实。  相似文献   

12.
在对技术的追问之中,海德格尔发现了技术之本质,他溯源而上寻得了现代技术之本质———"座架"。在座架中起支配作用的乃是一种命运,此命运把人带向一种可能性的边缘,即一味地去追逐、推动那种在订造中被解蔽的东西,并且从那里采取一切尺度。由于人被带到了上述这种可能性的边缘,人便从根本上受到了这种命运的危害。海德格尔说认为,如果命运以座架方式运作,那么命运就是最高的危险了。这种危急的情形着实让海德格尔深感忧虑,他深深地为此在而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人 ,海德格尔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先驱者。本文探讨了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意识 ,具体表现为 :1)将时间概念和作为存在者的人引入存在的讨论中 ,从而解构了经院式的传统形而上学 ;2 )将存在的真理作为一种存在者参与的开放式的运动看待 ,突破了僵化的超验存在观 ;3)人的当下性和日常性成为关注的对象 ;4)主张时间三维的互通性和空间多维的互动统一性。本文同时指出了《存在与时间》的后现代意识对当今社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世方式,展现出"用具"在构建"此在"与世界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此在"在"操心"中直面"用具"而敞开自身进入真理之领域,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后期在《技术的追问》中,他对现代技术进行了批判,追问得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此种本质将世界解蔽为单一的向度,造成了"此在"的遮蔽,使人的生存陷入困境。在这两个阶段,他分别使用了"用具"和"技术"两个概念,并指出两者是不一样的。"用具"和"技术"虽然指涉的对象一致,但是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海德格尔展现出的是此在的敞开与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通过时间而追问存在问题,在前期,他试图通过从时间性到时态性的跳跃来实行转向,以把握存在本身之意义。但是这一方式后来被他放弃了,因为在形而上学语境中,这种方式会使存在被误解为存在性,时间又被误解为当前在场。由此就形成了海德格尔从前期到后期的转向,而通过转向,海德格尔致力于消除误解,并更源始地追问存在之真理和理解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执着于存在问题的海德格尔同时也在深思人的本质,在他的思考中,"存在-此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在后期,海德格尔跃出了早期思想以之为前提的存在论区分,通过对"此在"学说的具体深化,其思想道路从"超越-境域"转变为"本有-存在历史"模式,对"存在-此在"、人之意义的阐述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后期更为本源与自由的视野中,人与存在呈"归属-需要"关系,人应和存在的呼声、守护存在的真理,从而达成人本身的澄明。  相似文献   

18.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诠释一直是当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它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尼采的哲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哲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解读的基本论点和思路,然后揭示出尼采哲学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所起的作用,并由此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返回到尼采哲学自身,就此澄清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曲解和误解之处.最后,本文尝试对两位哲学家的共同哲学关怀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