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以剩余价值最初的具体表现形式——利润为突破口 ,从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态中抽象出了剩余价值一般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随着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当年建立的剩余价值理论中 ,那些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特性的具体内容 ,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特殊 ;而那些揭示商品经济运行、资本运行等规律的内容 ,则被历史性地凸显出来 ,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一般规律 ,并适用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而又表现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特殊。  相似文献   

2.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①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本论》就是这一整体的集中体现。《资本论》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因此,《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  相似文献   

3.
周新城 《中华魂》2017,(9):42-47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而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就颠覆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他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取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马克思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带有支持无产阶级解放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政治经济学,这首先从它的核心或基石——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上表现出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解决的一系列主要理论难题,它们同时贯串着科学原则和正义原则:解决剩余价值的存在与等价交换之间的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的表面平等实质上不平等;解决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率规律之间的矛盾,揭穿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假象;揭穿利润、利息、地租等独立产生的假象,证明它们都是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旨在不仅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而且给予受剥削的工人阶级以社会正义。《资本论》中的科学观点和正义原则的基本思想不仅仅适用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而是适用于全人类获得解放、走向自由幸福的整个时代。全面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这种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产品分配规律的科学专著.它通过深刻揭示“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转化规律”、“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剩余价值规律”,从而也就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普遍规律.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剩余产品”更为丰富的社会.但却很少见到有专  相似文献   

6.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是资本积累和集中的过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而剩余价值理论又是矗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开头,就分析商品和货币,深究价值内容和形式,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理论前提。因此,准确把握价值这个经济范畴,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学习经典著作论述价值问题所得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求索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思维进程,不仅有助于掌握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精髓,而且可以借鉴马克思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的思维进程是:第一步:在流通领域,首先分析了商品转化为货币,创立了价值范畴,铺设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台阶。其次分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给资本下了科学的定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过程。第二步:在直接生产领域,分析了资本产生剩余价值,创立了资本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第三步:在再生产领域,分析了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相似文献   

9.
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的最重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导致学界许多学者误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范畴。确定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有无,区别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异同,探寻创造最大劳动剩余价值的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他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他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剩余价值论的科学性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理解剩余价值论的科学性的重要维度:马克思对劳动主体和劳动过程的分析,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唯物史观基础;劳动辩证法作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是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石;剩余价值论借助劳动内在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和走向灭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否认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性的同时承认唯物史观,是当下《资本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倾向。要分析这种倾向就得重温马克思两大发现的诞生及其关系。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到了其第一个科学发现,即被称为唯物史观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发现的指导下,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作出了第二个科学发现,即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第二个发现对第一个发现又起到了证成作用。因而这两个科学发现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也不是两种哲学的关系。脱离剩余价值理论的唯物史观与脱离唯物史观的剩余价值理论一样,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在否认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性的同时承认唯物史观,是当下《资本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倾向。要分析这种倾向就得重温马克思两大发现的诞生及其关系。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到了其第一个科学发现,即被称为唯物史观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发现的指导下,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作出了第二个科学发现,即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第二个发现对第一个发现又起到了证成作用。因而这两个科学发现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也不是两种哲学的关系。脱离剩余价值理论的唯物史观与脱离唯物史观的剩余价值理论一样,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重大发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存在争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否存在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本质区别以及剩余价值如何分配等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根据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反映了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命运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为无产阶级反对资本压迫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列宁在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分子的斗争中,坚持捍卫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今天,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进一步考察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对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价值范畴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的发展、变化,揭示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创立了生产价格理论,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之间的表面矛盾.但是,长时期以来,人们总是把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理解为仅仅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因而否认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当前,我们贯彻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研究改革价格体系,探索社会主义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重新学习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对于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基础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对立的经济根源。二战后,西方对收入分配问题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尽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减少了社会动荡,促进了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在自身运动过程中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西方收入分配的某些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严整的学理逻辑架构.商品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商品的二因素使其天然包含买和卖相分离的可能.马克思剖析了商品内在的这一矛盾,并延伸到市场层面,解析了经济危机的两种抽象形式,进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货币与经济危机的真实逻辑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家无休止追求剩余价值而极力扩大资本的生产,货币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原因.要想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唯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剩余价值范畴,我国经济理论界至今未取得共识。马克思揭示的剩余价值范畴当然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殊范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但在特定社会中具有特殊的经济含义。因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范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都具有重大意义。一、经济范畴是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关于经济范畴的含义,马克思说:“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  相似文献   

20.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支配着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直至灭亡的主要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轴心。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改变,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具体形式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赋予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以新的特点。本文的任务正是要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去考察剩余价值规律在当代发生作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