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3年9月间,在崇安县武夷公社天心大队白岩生产队附近的观音岩西壁南隅石洞中,取下一具船棺(简称一号船棺),现存县文化馆。1977年4月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4级师生到崇安县调查架壑船棺、汉城和窑址等古迹,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我们除了考察船棺之外,还一起实地调查一些有船棺遗存的地方,时间前后一星期。现将一号船棺和实地调查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武夷山脉绵亘在福建崇安县全境,武夷山是福建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我国颇享盛誉的名山。  相似文献   

2.
“架壑船棺”是我省考古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曾先后二次参加了调查,现就调查所得,结合文献、考古、民族学资料,就族别、葬制、年代诸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由于水平低,寡闻陋见,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族别问题的探讨关于武夷山架壑船棺的族别问题,目前分歧较大,或曰属“山越”,或曰属“闽越”。据我看来,二说均美中不足。越,史称“百越”,支族很多。有见于史籍的,有未见于文献记载的。故武夷山架壑船棺究系属于越族中的那个支族,应予辨明。  相似文献   

3.
巴蜀文化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古代四川经济文化的基本情况二、蜀的历史三、巴地所在及其历史四、船棺葬与巴族关系五、巴族与錞于铜鼓的关系六、巴文与么些象形文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下半年,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再次申请“金骏眉”和“银骏眉”的商标,这一次它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审定,于2011年2月20日发布了公告。  相似文献   

5.
初冬的武夷山依然风光宜人。首届海峡蛇文化与生态研讨会日前在福建武夷山举行,海峡两岸200多名蛇类研究专家、名蛇医济济一堂,聚首研讨蛇类生态文化。温州市蛇类研究所所长陈俊标在此次研讨会上一鸣惊人,他的论文《中西医结合抢救银环蛇咬伤心得》,从实践到理论凭翔实的依据获得研讨会的高度评价。我国蛇类研究名宿、有中国蛇王之称的舒普荣先生点评说:陈俊标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银环蛇重伤病人已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陈俊标成长为一位名蛇医,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工业的产生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不仅是城市经济的标志,而且推动了城市社会的变迁。以位于福州的福建船政局为例来探讨近代企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福建船政局为福州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它促进了福州城市经济的兴盛,推动城市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引起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但由于福建船政局自身的缺陷和福州现代化的不足,限制了福建船政局对所在城市发挥更为深入的影响,没有带动福州成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7.
四川话虽然属于北方方言,同普通话比较接近,语法方面相似点较多,但是,四川话作为一地方言,仍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试图对四川方言的几种句法结构作一些探讨。 一、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提问式“A不AB” 四川话和普通话的动词和形容词都有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提问式。单音的动词和形容词的提问式都采用“A不A”式,如:交不交、抽不抽、细不细、胖不胖。双音的动词和形容词的提问式就不同了。先看四川话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悬棺葬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和沿海各省区,是我国古代先民的特有葬制.由于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它有不同的类型和名称,大别之有三种,一是在悬岩陡壁上,凿孔椓桩,置放棺槨,谓之“悬棺葬”;二是就岩石的裂隙,天然岩壁洞穴将棺木放上去,凌空悬置叫做“幽岩葬”.还有在悬岩上凿成小穴,纳棺其中.露出棺木一半,称为“岩穴葬”.可能还有其他型式,如所谓“竖棺葬”、”架壑船”等,与迷信传说联系起来,或称为“仙人蜕骨”之所.  相似文献   

9.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古老的封建的中国开始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变化是不平衡的,就四川来看,它比东南沿海要“变”得慢一些,晚一些,而就川边藏族地区来说,它就更加“变”得慢一些,晚一些,但是毕竟还是“变”了。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断从东、西两个方向渗入四川,这种“变”开始对四川藏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发生影响,并使其具有时代的和地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被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它位于福建北部,跨建阳县、武夷山市和光泽县.是绵亘在闽赣边界上的武夷山脉的事体部分,  相似文献   

11.
清末时期,重庆的开埠带动了川江木船运输业的发展,由此川江木船运输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川江木船运输的货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川江木船分为挂旗船和厘金船,挂旗船是外国侵略者进行经济侵略的运输工具,但是厘金船的数目和运输量还是大大超过挂旗船;同时,川江木船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川江上木船船帮的形成和发展,为四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资料内容丰富。船棺葬的发现应与古代"巴人善于驾舟"有关。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器物多寡不均,反映出了压迫与被压迫现象的存在。葬向上包含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的朝着故乡(祖源)的方向,也有的与太阳运行有关,还有的与河水的流向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从十六世纪起,俄国人就养成了嗜茶习惯,日常生活不可一日无茶。所饮之红茶,都是由晋商提供出口的。 早期,晋商茶叶采购基地是福建武夷山,那里是国内著名的茶叶产区,所产茶叶质量上乘。自清初起,由于晋商大量购买,下梅(属崇安县)已成为茶叶中心市场,生意相当红火。清代二百  相似文献   

14.
丽江金沙江河谷石棺葬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地区的“石棺葬”,通常为挖一个长方形的墓穴,以厚约半寸的板岩石若干块作“棺”的四边和底板,将尸体及随葬物有次序地放进“棺”内,上面用一块或若干块薄石板作盖板,再盖上土。这是一种独特的墓葬方式。 本世纪三十代末期,冯汉骥教授在四川岷江上游首次发现并清理了这种石棺墓。解放后,川西南地区的宝塘、巴兴,茂汶、汶川、木里、盐源、西昌、渡口及滇西北地区的禄丰、楚雄、祥云、大理、永胜、德钦等地都发现了这种墓葬,并及时地进行了清理和研究工作。对这种独特葬俗的综合研究,为我们弄清西南地区社会历史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归纳了福建茶叶地理标志背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对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保护与开发过程进行梳理,介绍了"印象大红袍"系列文化产品开发的成功案例,最后基于武夷山大红袍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积极申请并有效利用茶叶地理标志,挖掘整理相关茶叶文化遗产并进行申报,结合创意开发文化产品,整合资源以打造茶文化园区等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存在一种不同于土葬形式的崖洞“悬棺葬”。三十年代,这种“悬棺葬”在川南已被发现和报道,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根据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葬俗还广布于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平果县古城,四川奉节县夔峡、风箱峡、盔甲洞,巫山县错开峡,巫溪县荆竹坝,珙县麻塘坝,福建崇安,江西贵溪等地发现“悬棺葬”的考古物证。这些考古材料表明崖洞墓流行的时间很长,各地区时代有早晚之不同。福建、江西的悬棺葬相当于战国前后,广西的悬棺葬年代在汉代至明清,川东峡江地区的悬棺葬年代包括战国、西汉、东汉,珙县悬棺葬年代最晚,可能至明代。各地埋葬形式也不尽相同,多数是一次葬,也有二次葬。  相似文献   

17.
黄鱼圈遗址位于舒兰县法特公社黄鱼大队村西的珠山上(又名团山子),此遗址的文化面貌与相应阶段的“西团山文化”诸遗址比,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和联系.一九八一年十月,曾在遗址中清理出一座晚于房址的石棺墓,棺长2.2米,宽1米,高0.25米,方向45°.棺底及四圹均以自然碎石堆砌,未见盖石,棺外是土圹.棺内骨架已腐,葬式不明. 棺内西南角上出土有一组计12件随葬的小型陶器,除一件未能复原外,余皆完整.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18.
奢华寝宫"房中乐"5月22日上午八点,一个庞然大物从东室露出水面,其长宽约莫3×2米,斜躺在水里。是何物呢?为何斜躺着呢?——人们纷纷发问。随着水位的逐步下降,慢慢地才看清了它的全貌,原来是一副大棺,分内、外两层。其外棺制作与常见的木棺不同,是以青铜为框架嵌厚木板构成的,结构十分巧妙、牢固。棺高2.19米,长3.2米,宽2.1米,周身髹漆绘彩,十分华丽。出水时棺盖东南角与棺身脱离,侈出的铜环钮嵌入椁  相似文献   

19.
1895—1900年期间是我国小轮业发展史上的转折时期。尽管存在着诸如船资少,船吨位小,发展不平衡以及未能形成航运体系等不足之处,但是我国东南沿海、长江珠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上海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小轮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我国以后的轮运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悬(船)棺葬,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岭南、以至陕西等地。近年来考古学、民族学界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本人近年忙于杂务,未作深入研究,仅据手边一九八○年前的材料谈一点看法,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当时调查整理的部分悬棺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