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智慧结晶,乡村振兴要靠文化振兴来铸魂。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传统农耕文化自身传承发展的需要,都决定传统农耕文化必须不断传承创新。乡村振兴视域下传承创新传统农耕文化是切实可行且具有深厚现实基础的,其不仅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更与现代文化的价值共享与实践层面具有可融合性。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主要从激活传统农耕文化内涵、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丰富传统农耕文化形式、夯实人才队伍来推动。 相似文献
2.
3.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发展阶段农民创业的环境日趋优化。 宏观大局动因、 中观市场动因、微观协同动因构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的逻辑前提。 但在乡村振兴战 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仍存在许多问题。 从总体上观察,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信息知晓率低、农民工 返乡创业资金匮乏、农民工自身能力不足、农村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构成了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 振兴联动机制的堵点。 在新发展阶段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优化路径主要有:加大返乡 农民工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政策知晓率;拓宽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渠道,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 意愿;加强农民工创新创业培训,提升返乡创业农民工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农民工返乡 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4.
牛绍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9-38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铸魂应以家文化为着力点。因为“家”在中国有着“根”的意义,中国拥有浓厚的家文化传统。同时,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而家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源头抓手。然而,当前中国部分乡村乡土文化凋敝令人担忧,表现为敬畏农耕文明意识弱化、否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人情淡漠等。这种精神文明的衰落是乡村更为致命的伤痛,精神的脱贫、文化的兴盛才是深层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基于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要以家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应从以下路径做起:培育优良家风,夯实农耕文明的复位与新农耕文化的弘扬;挖掘地方优秀家文化思想资源,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传统家文化和睦向善之精髓,构建乡村新型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5.
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共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一项战略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补短板、克难点的任务尤为繁重紧迫。优质高效的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宜居宜业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农民富裕富足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大量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主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乡村振兴整体,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乡村振兴主体保障。 相似文献
7.
8.
王雯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575-582
农耕文化维持的是一种文化特质,传承的是一种文化精神,重构的是一种文化和谐,实现的是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化源自中国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实现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生态保障、市场驱动和产业优化等机制,依托文化特色资源,增强内生动力;立足实践教育,促进农耕文化传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农耕文化复兴,进而形成农耕文化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刘迪翔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5):64-6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予以明确的重要战略安排,乡村文化振兴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想科学审视和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尤其是避免一些误读曲解或错误倾向的发生,必须围绕实现什么样的乡村文化振兴和怎样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两个基本问题,做到“一”与“多”的统一、“传承”与“革新”的交织、“质...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农牧交错区355份农牧户微观数据,运用最小二乘与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补奖收入对贫困农牧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检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助力农牧交错区脱贫攻坚的有效性。研究得出:(1)补奖收入对促进贫困农牧户增收,尤其是对促进贫困农牧户中的中等收入水平群体增收效果显著,表明草原生态补奖能够缓解贫困农牧户的贫困程度,具有显著的益贫效应;(2)补奖收入能够显著促进贫困农牧户牧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农业与非农牧业收入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草原生态补奖的益贫效应主要通过促进贫困农牧户牧业收入的增加来实现;(3)补奖收入能够显著促进贫困农牧户收入稳定性的提高,表明草原生态补奖能够抑制贫困农牧户返贫。基于此,农牧交错区在推行草原生态补奖的同时,应通过“草原生态补偿+牧业产业发展”的生态扶贫模式,合理地利用和发挥当地的牧业资源禀赋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草原生态补奖缓解贫困、抑制返贫、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国情和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建设、发展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固本、民本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新时代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首要前提,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农业科技和创新驱动为内在动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政治保证,实现农民美好生活为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3.
李凯中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43-4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必须使农民组织起来。农民组织化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组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因而推动各类人才尤其是吸引新乡贤参与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新乡贤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对新乡贤认识定位不清晰、缺乏情感沟通、实践渠道受阻以及权益保障不到位等。为此,需要通过多种舆论宣传确保新乡贤“时刻挂念家乡”、加强日常情感联系推动新乡贤“经常回来走走”和注重多措并举鼓励支持新乡贤“共谋家乡发展”等实施路径,来不断提升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姚小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30-3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国时期,为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时的优秀知识分子提出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系列思想: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提出的把重心放在乡村建设进而振兴中国的乡村建设理论,以吴景超为代表的都市救济学派从城乡关系一体化的视角提出的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理论,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提出的从土地里长出乡土工业进而长出民族工业的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农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审视这些理论观点,从中可以发现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和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宝贵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背离了正义原则的制度缺陷。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基本前提。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科学的审视是一种必然。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废除城乡差别,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17.
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新发展阶段,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升级,旨在构建农村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乡村绿色和美环境,传承民间优秀绿色文化,构建生态共治格局,突出生态富民效益。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依循全面性、持续性、共生性和有序性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人类与自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制度设置层面应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绿色政策体系;具体实践层面应全面准确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新运用绿色技术,营造绿色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农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8.
喻国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46-149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原因,提出现阶段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应该是大力依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全体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9.
罗心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28-34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围绕地方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耦合机制展开研究,符合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的时代趋势和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运用历史和理论相统一的逻辑,可以引申、推导出乡村振兴的文化向度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对应性。地方特色文化之所以能助推乡村振兴,在于乡村振兴的文化向度和两者间的多重价值契合。在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及其嵌入、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着眼于乡村社会结构的系统性、整体性,牢固树立乡村大文化观、全面振兴观,构建系统完善的文化开发嵌入机制和体系,最终优化乡村振兴效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