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素英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87-90
"都"是中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副词,但对其具体用法的归类以及产生时间的先后,却是观点不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指向的角度重点探讨了典型总括范围副词"都"与典型语气副词"都"的认定标准,并就述补结构和歧解句中"都"的归属作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古汉语中副词"都"多为具有明显形式标志的语气副词,但它作为总括范围副词的用法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2.
李斌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1-35,60
考察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都"类范围副词的分布情况,42本方言词典中收录的"都"类范围副词共54个,"都"基本上是一个南北通用、方普共用的范围副词,除"都"外,某一方言区不存在占绝对优势的通用"都"类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3.
副词“都”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宝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副词“都”是语义所造 ,即由“聚集”义动词“都”语义引申而来。其产生于东汉 ,发展成熟于南宋 ,普遍使用于元明 ,元明时代副词“都”的语法、语义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在语法方面 ,副词“都”一般位于谓词性成分前 ,修饰其后的谓词性成分 ,与其后的谓词性成分构成语法结构关系 ;在语义方面 ,副词“都”均为“全部”义 ,表示对复数或整个人事物以及时间、方位、处所等的总括 ,与其所总括的复数和整个人事物以及时间、方位、处所等构成语义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于红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8-69
副词"都"的研究一直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从副词"都"的义项、语义指向、量化和语用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述评,指出了目前对副词"都"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彭砺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0.1 “都”是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率较高的一个副词。其语法意义,以前的研究者曾作过不少有益的归纳和分类。但多囿于句法格局内的静态描写,缺少一种形式化的方法和语义上的参照系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主观性和片面性;加之又过分强调其所谓“总括”前指的用法(其实对这种现象也没有作很好的说明)与其它用法的区别,因而更难看出各种语义值之间的联系。本文想在对“量”的总括用法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并借助于语义和语用因素的综合分析,力求在动态中多侧面地发现其语法语用义,沟通其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7.
中古汉语副词“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育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91-94
中古汉语副词“更”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表示转折或反诘语气,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反复、轮迭进行或出现,还可表示程度的加深;在语义指向上,副词“更”既可指向主语、谓语,还可以指向多个成分。在整个中古时期,各种用法的发展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程度副词"都"表示"某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在语义上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而且无一例外"的语法意义。"同乡"一类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都"的语法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副词“还”的功能具有多维度特征,这也是副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还”在句法结构中语义、语用和语篇等不同维度的语法现象,发现各功能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在此基础,进一步分析指出主观化对语境的影响、认知域的不同图解方式以及句法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是“还”具有多维度功能的几种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
表程度高的副词“十分”是近代汉语中才开始使用的副词,虽然它不是一个使用频率高的副词,但在近代白话小说及近代戏曲中也能见到相当一部分用例。从用例中可看出,程度副词“十分”在近代汉语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基本一致,即:修饰形容词和一部分动词。如: 相似文献
11.
施建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81-84
在先秦作动词用的"竟"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其他用法,但一些用法陆续被时代淘汰,而作为副词的"竟"在明末的《型世言》中则用法多样。通过历时角度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竟"从古代汉语的动词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跨类副词,乃至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12.
徐武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1):93-97
时间量度词是汉语和泰语都存在的词类,但它们在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汉泰时间量度词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汉语时间量度词在组合能力、句法功能上都比泰语丰富和复杂。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6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既有个案的考察,也有专书的讨论,还有专著中专章专节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成果中注意吸收计量统计等新方法以及三个平面、认知语言学等新理论,从而使研讨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总体而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不少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4.
柴文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3-116
从句法分布、语义指向和语用前提三个方面描述了现代汉语副词"幸亏"的使用特点。在Giannakidou提出的极性词语在(非)真实性语境中得到允准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幸亏"的允准条件进行了探讨。文章论证了"幸亏"具有极端敏感性,需要真实性算子对其进行允准,它的允准条件与肯定极性词一致。 相似文献
15.
黄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68-70
"看即"是唐宋时代常用的时间副词,词义较为费解,辞书又未立目."看"由动词虚化为副词,表示"随即"、"随后"之义,是由动词的隐喻机制造成的."看即"属于同义连文,唐诗宋词的形象性促成了"看即、转面、转转"等一系列时间副词的产生,同时又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元明以后基本未见其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16.
魏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3):85-88
中国南方省份尤其是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移居暹罗者较多。移民给泰国本地带来了不少中国文化,尤其是语言。如今泰语中的汉语词汇借词以潮州话居多。最明显的是“称谓语”。汉语的称谓语在泰语中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华人家庭,在泰国人当中也普遍使用。泰语里的汉语称谓语借词包括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汉语称谓语在泰语借用时音义及词法有所变化,尤其是语义在泰语中的使用已逐渐离开其本义并产生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17.
黎琤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77-8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属性.颜色词作为最典型的语言模糊性现象,其模糊性不仅表现在概念上,而且渗透到了文化内涵之中,使颜色词包含了丰富的联想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汉泰语言对比,主要从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方面来分析颜色词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邢晓姿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5):115-119
汉泰语都出现以隐喻的形式表达各种情感。文章对汉泰语的“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情感概念的形成和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汉泰语都借用自然现象、人体器官、容器中的液体等的某些特征来隐喻这些基本情感。这是因为人类的生活体验、认知心理具有共通性。然而,中国和泰国的不同民族文化、地域环境、思维方式等使一些汉泰情感出现不同的隐喻来源域,比如说中国人以方位概念隐喻情感而泰国人没有。 相似文献
19.
谈"一NX"结构——兼谈与"满NX"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4):73-76
“一N”是一种临时性的量词短语,能够做临时量词的“N”都具有“处所”这一语义特征;并且由于“一N”的非量化作用,使得“一NX”具有了描述性语义功能;“一N”在句法分布上也受到了非量化语义特征的约束而有所限制。相比之下,“满N”在时于“N”的选择、语义功能、句法分布等方面更加灵活和多样。 相似文献
20.
戴红亮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95-98,130
傣语、壮语、泰语等语言。同属壮傣语支,因此这些民族语的地名通名有许多共性,而且傣族和泰族后来在文化上接触频繁。而且都信仰小乘佛教。都从巴利语中借进了一些通名;这些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又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地名通名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比较这些地名的异同不但可以了解历史上这些民族的分布和迁徙,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