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自2010年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以来,保护、研究、展示工作得到国家各级文物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甚至荣登"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围绕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考古规划、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等议题,本刊特别整理了文化、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们对老司城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3,(5):65-65
日前,《永顺老司城——八百年溪州土司的踪迹》一书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发行,实现了土司遗址在价值研究领域零的突破,是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的重大成果之一,为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遗、通道侗族自治县与绥宁县的侗族村寨,凤凰县的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榜上有名。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这个关键环节被突破,老司城正带着600年的土家历史传奇走向世界。永顺县的老司城遗址,将代表湖南,向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发起冲刺。600年传奇老司城老司城遗址是国家考古专家认定  相似文献   

4.
正1987年深秋,我奉命前往永顺老司城对土司墓葬的保护状况进行调查。行走在一路崎岖、尘土飞扬的村道途,我联想着那隐藏在万山荆棘中的每一处遗存单位与一组群体的内在关系,它们都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但老司城遗址进入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发掘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的。1995年,刚援藏回来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凭着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热爱,超出了当时国内普遍热衷于先秦以前考古的范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2,(19):65-68
<正>励小捷考察湘西州老司城遗址永顺县委宣传部9月6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率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来到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考察老司城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阳宝华及省、州、县有关领导、专家陪同考察。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博射坪、祖师殿、土司墓葬群、土王祠等地,通过实地调查、观看宣传片、听汇报、座谈等方式对老司城遗址规模、功能分区、现有文物资源和考古工作进展情  相似文献   

6.
张凯 《民族论坛》2012,(16):18-20,23
2011年8月在湖南湘西召开的首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就"土司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土司的历史与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永顺老司城土司遗址与土司历史文化"进行了重点关注,为老司城申遗注入了文化因子。此次会议提出了引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形成土司研究的大视野。  相似文献   

7.
张连君  何源 《民族学刊》2014,5(1):70-75,113-116
永顺老司城遗址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终跻身于申报世界遗产行列,经历了长达五十三年的准备期。老司城遗址申遗个案表明:土司遗产走向申遗,主要是能够揭示价值、凸显价值、宣传价值和肯定价值。申遗准备的周期可以缩短,关键是要有效地整合地方考古、高校调研、权威媒体报道、大型会议肯定和政府的决心等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大遗址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考古调查、考古勘探以及考古发掘等,其中考古勘探对大遗址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此篇文章首先对考古勘探工作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其次对考古勘探对大遗址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考古勘探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17):67
<正>8月9日,副省长李友志带领省财政厅、文物局等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老司城考察申遗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老司城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李友志一行考察了老司城博物馆建设地址和考古发掘现场,并听取了永顺县关于老司城遗址保护情况和申遗进展相关工作的汇报。李友志要求,要尽快完成老司城遗址的相关规划编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     
《民族论坛》2012,(23):65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共45项,湖南的永顺老司城遗址、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通道、绥宁侗族村寨成功入选,今年以来,这4个申报单位在编制申报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疆佛教遗址考古陆续有新的发现,调查和发掘的重要佛教遗址有库车苏巴什,哈密庙尔沟、白杨河、拉甫却克,焉耆七个星等。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发掘中也清理出了佛寺遗址,而喀什市莫尔寺遗址考古从2019年起就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这里是画、是歌、是诗,也是谜。以武陵山为脉,沅、澧二水逶迤萦绕着这片大中国神奇的地带——大湘西。"从"中国的马丘比丘"到中国南长城,从"夜郎古国"到"东方庞贝城",从苗疆高腔到侗寨大歌,一路风情一路浪漫。芙蓉镇、边城、里耶、蒲市,四大古镇今犹在;素有"西楚咽喉、滇黔门户"之称的怀化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城古镇古村群落";老司城、凤凰入选世界文化申遗预备名录。历史的沉淀与文明的遗泽,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大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就职后参加的第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尼雅遗址对我来说终身难忘。1995年10月8日,我们终于抵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并在其中心位置的佛塔处安营扎寨。在我震惊于支离破碎的废墟的同时,紧张有序的工作已徐徐展开。没有想到,仅仅时隔两天,我们就拉开了新疆首个“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序幕——尼雅遗址1995年I号墓地。高等级墓葬、精美丝绸……这些都让我们感到震惊、振奋和好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对考古遗址的认识不断加深,空间考古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空间考古中重要元素的识别是确保发掘项目质量及安全性的前提。因此,研究方法和数据对遗址探测和发掘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考古学中,遗址位置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遗址所处位置不仅关系到遗址自身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进程,也是探索中国早期大型城市发展体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研究方法以不同时间尺度开展考古遗址空间定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遥感数据空间使用及研究以及遥感应用于考古勘探中。在此基础上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以获取更多重要发掘信息和研究成果,为考古学服务于人类健康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立 《民族论坛》2013,(1):18-20
正郭伟民,1964年11月出生,湖南汉寿人,1987年7月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6月湘潭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组组长。一进到郭伟民的办公室,记者的脑海中马上联想到一个成语:汗牛充栋。因为,在这个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两面墙都是书,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谈起老司城的考古发掘,郭伟民滔滔不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走进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唐安西大都护府文化园,浓郁的唐风古韵迎面而来。文化园中,按比例复建了通古斯巴什古城。通古斯巴什古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证实,古城始建年代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西晋时期,是唐代安西大都护府下辖龟兹都督府所在地,是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重要历史见证。新疆的考古遗址、历史文物,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物证,对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90公里,地处罗布泊荒漠无人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2019至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烽燧遗址实施考古发掘。这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遗址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收获,先后获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18.
大遗址是与城市化发展联系密切的文化遗产资源,当前,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突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化解遗址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曲阜鲁国故城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鲁国故城遗址为例,探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论坛》2014,(5):67-67
4月16日,省民委主任徐克勤一行赴永顺县调研,考察了老司城遗址博物馆、祖师殿、墓葬区、衙署区、城墙等,并详细了解了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彭氏土司历史沿革以及申遗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20.
霍巍 《中国藏学》2017,(2):135-143
位于今山南琼结县境内的青瓦达孜遗址,据历史文献记载曾为吐蕃时期的早期王宫所在地,历年来也做过一些考古调查,近年来对该遗址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小面积的考古试掘,获得了一些新的信息和资料。文章对于青瓦达孜遗址的布局、功能、各期建筑的演变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文献所记载的吐蕃时代始建的青瓦达孜城堡与宫殿,其遗址就在现今山南琼结县的青瓦达孜山体上,文献和考古两方面的线索表明:西藏古代史上素负盛名的青瓦达孜遗址早期的全貌已经难再寻觅和复原,原因是它已经和后期的建筑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